第四节
4、“三叔”的监殷和叛周
周武王灭商后,封纣子武庚为禄父,但并没有放松警惕,恐武庚有变,遂采取了“三监”之法,对武庚进行明察暗访,实行监督和约束。 《史记·卫康叔世家》曰:“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 三监是指哪三监?其疆域地望在何处?从汉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争论颇大,莫衷一是。 《汉书·地理志》曰:“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班固以武庚、管叔、蔡叔为三监。 郑玄《毛诗谱》谓:“邶、鄘、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东,北踰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郑玄以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 陈石远、陈隆文先生撰文指出,周设三监的目的主要是为监视武庚。重点而不是监视殷民。“监”有监视、监督、监护、监管之意。在商周时期各诸侯国普遍设有监官,称为监国。在先秦文献里找不出一条材料说明管叔、蔡叔与武庚并称为“三监”的根据,武庚自己也不可能监督自己。 杨宽先生在《西周史》一书中指出,关于武王设置三监的传说,有下列四种: 第一种说法,把商代王畿分为“殷”和“东”二部,在继续分封王子禄父(即武庚)“俾守商祀”的同时,封管叔于东,封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见于《逸周书·作雒解》。 第二种说法,把商代王畿分为邶、鄘、卫三部,封武庚于邶,管叔于鄘,蔡叔于卫,“以监殷民,谓之三监。”见于《汉书·地理志》。 第三种说法,在继续分封武庚于殷在京师的同时,分商代王畿为邶、鄘、卫三部,使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自纣城以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见郑玄《诗谱》。 第四种说法,认为“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谓三监”。见皇甫谧《帝王世纪》、《史记·周本纪》(正义引)。 《逸周书·作雒解》既说:“建管叔于东,蔡叔、霍叔于殷”,又在叙述叛乱发生和平定的过程中两次提到“三叔”。而且先秦古书也有提到霍叔的,如《商君书·赏刑》说:“昔者周公旦杀管叔,流霍叔,曰犯禁者也。” 《尚书·多方》记载成王告诫殷和方国的“多士”,还说:“今尔奔走,臣我监王祀,”明白指出这些殷贵族曾经臣服于周朝的“监”有五年。武庚应该包括在被监督的“殷臣”之内,是被监督的对象,一个被推翻了旧王朝的继承人,怎么可能列为“三监”之一而“以监殷民”呢? 我个人持“三监”为管叔、蔡叔、霍叔的观点。并引用《淇县志》的说法,周初“以朝歌为中心设立‘三监’,即在朝歌周围设立邶、鄘、卫三个封地小国,分别由武王三胞弟管叔、蔡叔、霍叔统治,以监视纣子武庚的动向。”“三监”各居何处?据实地考察,自殷都朝歌以东为卫,国都在今浚县卫贤镇,辖区包括朝歌东境,由管叔从管(今郑州管城)徙封来卫监之;殷都以西为鄘,国都在今新乡市大家店至店后营,辖区包围朝歌西及南部,由蔡叔从蔡(今上蔡县)徙封来鄘监之;殷都以北为邶,国都在今汤阴县邶城,辖区包围朝歌北境,由霍叔从霍(今山西霍州)徙封来邶监之,史称“三叔监殷”。 管叔,一作关叔,姬姓,名鲜,在武王姬发的众兄弟中,他是老三。在西周初期,其地位非常重要。《逸周书·大匡解》及相关史料中关于管叔的史料说明管叔是兼王官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受周王之命握有控制东方大权,相当于方伯的重要诸侯。方伯出现在西周初期,是商朝方伯制度的继续。管叔作为“三监”之首, 实际上是周初第一位被授予方伯地位的重要诸侯。 蔡叔,周初三监之一,姬姓,名度,周武王同母弟。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曾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霍叔,周代霍国的始祖,也是霍姓的始祖,姬姓,名处,周武王分封时,将其封在霍地建霍国(今山西临汾霍州市西南),并与管叔、蔡叔一起,共同监督纣子武庚,史称“三监”,具有很高的权力。 《史记·卫康叔世家》曰:“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治,当国。管叔、蔡叔疑周公。乃与武庚禄父作乱,欲攻成周,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遗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 也就是说,周王朝建立两年后,武王死,子成王诵立,因年幼,无力管理国事。武王弟周公旦即代行天子命,周公旦这一举动,引起三监之国中的管叔、蔡叔二位武王胞弟的强烈不满,他们散布舆论说周公打算谋害成王,窃取王位。于是,串通武庚,联合东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部落,发动大规模的反周复殷战争。 在此之前,据《逸周书·度邑解》的记载,武王克殷之后,回到周都,因国事繁忙,十分劳累,常常睡不好觉,周公就去慰问,武王以“未定天保”为忧,并把在新都建筑明堂举行殷祭的重任托付给周公办理。武王认为周公既勤于政务(不遑暇食),又多才多艺(大有知),因而要依兄终弟及的继承法,传位于周公。但周公惶恐而不敢接受。在武王病重期间,周公亲自到太庙祭拜,情愿代武王去死,此事被史官纪录了下来,为成王时受流言所困的周公辨了冤。 武王克殷后二年便去世。《尚书·金滕》说:“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既克商二年指的是克商后二年。《史记·周本纪》把“武王病”及“崩”也都记在克殷后二年。《封禅书》也说:“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 《礼记·文王世子》谓“武王九十三而终”。《古本竹书纪年》记为五十四岁。 《史记·鲁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襁)葆(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衅,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成王姬诵即位时究竟有多大岁数?古书上有六岁、十岁、十三岁三种说法。多数人从十三岁之说。因为后人相信成王二十岁行冠礼而周公摄政七年后归政,以此推定为十三岁。 周公摄政,由于权力增大,引起了管叔、蔡叔等人的不满,他们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独揽大权,将对成王不利!”一时欺骗了很多人,连与周公共事的燕召公也对周公产生了怀疑。周公向周王朝的重臣师尚父和召公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指出了代行摄政的重要性,得到了吕尚和召公的理解,支持他辅佐成王并帮助他安顿了其他的姬姓兄弟。 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不甘心商朝的灭亡,利用武王新死、成王年幼和管叔、蔡叔、霍叔与周公的矛盾,想乘机摆脱周王朝的控制。他与管叔、蔡叔、霍叔勾结起来,并纠合了东方的徐、奄、熊、盈、薄姑等殷王朝的属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 徐和奄,是东夷族嬴姓的两个方国。《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杜注“二国皆嬴姓。”《史记·秦本纪》称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运奄氏等,运奄氏即是奄氏。徐,又称徐戊,亦称徐夷或徐方,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山东郯城一带,奄是商末周初山东曲阜之东的一个小国,国都为曲阜。当年,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回师东进,继续攻打东方叛乱各国。他采取了辛公甲“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见《韩非子·说林上》)的建议,先攻淮、泗间九夷诸小国。周军克服地势低洼、河湖众多,兵马水土不服,行动不便的困难,连续作战,终于征服九夷熊盈族17国。接着,周军北上攻打奄国。周军占领奄国西、南两边邻国。奄国势孤,国君被迫投降。以后丰(今山东青州市西北)、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等国也相继投降。周公东征胜利结束。封周公长子伯禽以奄国之地,成立鲁国,赐殷民六族。 熊盈族指嬴姓的东夷和淮夷,“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薄姑也是东夷中的大国,其地在晋代乐安国博昌西北,亦即临淄西北五十里,靠近济水。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管叔是周公之三兄,也有说周公没有杀管叔。梁玉绳曰:“周公杀管叔一事,千古厚诬。夫周公宁有杀兄之事哉!自《左传》言之,《史记》著之,诸子述之,遂构虚成实。然则管叔何以死?曰:《周书·作雒》云:“管叔经尔卒”,知罪自缢,未尝杀也。使管叔不死,当亦与蔡同放焉;杀之乎哉?” 现在,河南荥阳广武南面得平桃城,当地人也叫南城,还留有管叔鲜的坟墓。 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蔡叔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 霍叔处被降为庶人。不过霍国并没有破灭,而由霍叔处的儿子继任霍国的君主。春秋时期,霍国被晋献公灭掉。 也就是说,周初的平定“三监”和周公东征,取得了重大胜利,稳固了新生的周朝政权。 在淇县,自太石岩通往朝歌寨的路上,有一小山包,人称太子武庚墓。有泉一曰太子泉。据说武庚畔周,周公二次东征,攻下朝歌,武庚西逃,欲登朝歌寨拒守。中途为流矢所亡,有说被康叔所追杀,殷人遂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