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家族的始迁祖是在明朝洪武年间大移民时,由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河南巩县,定居在洛河岸边的一个村子。当时,康家在村子里开了个饭店,也留客住宿,门口挂的灯笼上写着“康家店”, 后来这个村就叫康家店,再后来改叫“康店”。洛河从这里向北二十里汇入黄河,顺黄河东下可通往大运河,连接大河南北。起初康家人以种地为生,经营店铺为副。因居住在洛河岸边,舟船便利,康家就开始利用水运,经营一些粮食、盐、棉花等生意。由小到大,由近至远,逐步依靠水上运输发家致富。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十二世康大勇至十四世康应魁,康氏家族达到富裕的鼎盛时期。富甲河南、山东、陕西三省,船行洛河、黄河、运河、沂河、渭河、泾河六条河流,商号所在之地都设立大小栈房,在鲁、豫、陕购置了大量土地,达18万亩,曾两次悬挂“良田千顷”匾。民间流行谚语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三省都有康家田。”
据说,“康百万”这个称号最早是在山东商界被叫起来的。当时,康家掌柜的去山东海边,看到当地的很多人在晒盐,就向他们打听产量和价格。因康家前几代创业者都很简朴,穿着不像很有钱的人。他们就说:“你打听那么清楚干什么,你能要多少?” 掌柜的说:“一年能产多少?所有的我全包了。”他们不相信,就惊奇地问:“你有多少钱?” 掌柜的说:“不多,百而八十万吧。”“康百万”就这样在当地被叫起来了,而且,“河南康百万”当时还曾被印上年画。明清时期,山东民间尊称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为三大活财神,至民国时期康百万仍是中原巨富之一。建国后,康百万庄园、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并称为全国三大地主庄园,康百万庄园无论时间跨度或占地面积都居首位。 康百万庄园总占地面积240多亩,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共有19个部分组成。现保留下来的有寨上主住宅区、南大院、栈房街、作坊区、康氏宗祠、金谷寨军事防御区等。另外还有饲养区、花园区、 菜园区、造船厂、木材厂、烧砖厂等。康百万庄园是个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庄园主建筑群为黄土高原和黄河下游封建堡垒式风格。2001年,康百万庄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百万家族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时代的原因和地理的优势,同时也离不开历代康家人独特的眼光、思想和理念,离不开康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浸润。 外因:天时与地利。 清朝到了康熙皇帝时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团结,开始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繁荣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庄园栈房里有一块匾,上书康熙皇帝53年(1714年)颁布的圣谕:“朕视商民皆赤子,无论事之巨细,俱当代为熟筹。”意思是:无论商人或农民,都是我的子民,无论大事小事,我都会仔细筹划,并且一视同仁去对待。这说明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商业,知道商业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繁荣经济方面更是占着主导地位。康熙皇帝在位61年,在他执政后期提出发展漕运,即从水上运输物资,以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物资。因当时的陆路交通不便,运输物资比较困难,发展水运就恰逢其时。 大运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82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发展漕运搞活全国各地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巩县地处洛河与黄河交汇处,沿黄河往东是七朝古都开封,西邻九朝古都洛阳,居于中心地带,水上运输可以四通八达,这对康家来说是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十二世康大勇才智过人,目光远大,不为世俗观念所束缚,打破了“仕不经商”的观念毅然走向经商之路。在康熙皇帝提出发展漕运后,他审时度势,捷足先登,利用家门前洛河的便利条件,开始用船做运输工具,把粮食、棉花、布等运往开封、洛阳、西安,进而发展到山东、北京、杭州等地。再将山东的食盐、海产品以及南方的茶叶、丝绸等运回来。康大勇尽占天时、地利,抓住了发展漕运的天赐良机,建立了自己的水上运输船队,给康氏家族兴旺昌盛打下了牢固基础。 主观因素:尊崇儒家思想,秉承康氏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经商理念和管理模式。 康氏家族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上述坐拥地利优势,时逢康乾盛世的条件外,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因素。康氏家族世代深受河洛文化的熏陶,尊崇儒家思想,有着典型的儒商特点。康氏文化倡导崇德尚善之风、祈望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要义更为这个家族所世代践行。他们坚守中庸之道,诚信经商,真诚待人,克勤克俭,不事张扬,为人处事留有余地。现仍悬挂在庄园的“留余匾”就是康氏家族精神的见证。 康大勇识时务,敢拼搏,顺应时代需要发展漕运,给康氏家族创下丰厚的财富,成为划时代的奠基者。其孙康应魁继往开来,年轻有为,时值康乾盛世,在祖父创下的产业基础上,又大大向前拓展,再创辉煌。他将航运船队扩大,行至全国,商号在山东、陕西重点发展,建立多处栈房,大量购置土地。 此时,白莲教在四川、湖北、陕西一带起事,清政府派十万大军围剿,如此一来,清兵吃穿用品等补给急需解决。当时康氏商号在陕西经营棉花、布匹生意,资金雄厚,规模庞大,而且信誉度很高,远近闻名。清政府就将这项军需品供应交给了康家,长达十年之久。这笔生意无疑给康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商业经营管理方面,康氏家族在各地都设有独特的机构——栈房。从狭义上讲,这是管理财务的账房,存放货物、粮食的仓库,住宿的客房。而实际上,它就是商业贸易,经济往来,制定计划,人员管理,土地购买等对外全部业务安排的一个全方位管理机构和指挥中心。十四世康应魁时,商号及土地经营从山东进一步拓展到陕西等地,各地都设立了大小栈房。康氏家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到巩县,几百年来一直就居住在这里,扎下了根,恋家思想特别重,这也是豫商特点。所以,将总栈房设立在扎根之处——巩县康店。总栈房按现在的说法是总公司,外地的商号、栈房都是分公司,全部由康店的总公司领导。人员的称谓分:老掌柜、老相公、大相公、小相公。老掌柜即董事长,就是康应魁。董事长有一个由数名助理、顾问组成的智囊团。老相公即总经理,大相公,为各分公司的经理,小相公,相当于业务办事员。总公司设有多个部门,财务、业务、人事、管理、接待等。财务与外地商号财务是垂直领导,每年末把一年的赢利上交给总公司账房。总公司主要是管理指挥发号施令的机构,并设有存放银子的密室。 每年年终外地各分公司经理都要回到总公司向董事长述职。平时分公司所在地有特殊情况时,如有灾情或其他问题要到总公司汇报请示。所以总公司的接待工作很忙。除此之外,还要接待亲朋好友和一些达官贵人,因董事长康应魁也是有官衔的人,少不了应酬。 栈房里的相公人选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精心挑选德才兼备,有相当管理水平的人,需久经考验,要对事业热心,对主人忠心,廉洁奉公。老相公和大相公,是董事长最信任的人,知人善任,赋予的权力最大,待遇也非常高,所以他们对主人也非常忠心,有的甚至奉献出毕生的心血,把康家的事情当作自己家的事情来做,所以康家人对他们很尊重。商号里的所有事,都要请老相公定夺。非经他同意,家里任何人不得擅自到财务处去支银子。大相公对小相公要求很严格,学经商必须先学会如何做人。诚信是经商的根本原则,廉洁奉公是做人的本分,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堪当重任。 康氏家族非常重视土地,以土地为本,哪里有商号哪里就有土地。商号和土地是相辅相成的,各地大商号之间互建经济链条。如河南、山东、陕西之间,不论哪个地区商号急需资金周转时,都可以互补,土地是各商号的经济后盾。 康氏家族到康应魁时代成为中原巨富,达到鼎盛辉煌时期。 其实,全国各地媒体和游客到康百万庄园参观,除了观赏古建筑之外,另一个关注的焦点就是: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而康氏家族为什么能够创下富裕十二代,兴盛400年的历史奇迹? 我是康百万家族的十九世孙,在庄园里生活了二十年,耳闻目染,也有自己的感悟。尽管由于不断的经历战乱和多种原因,家里没留下有关文字资料,但是从我记事起,除亲身经历的事情外,经常听家中长辈及知情人在茶余饭后、乘凉聊天时,说起上几代人经历大风大浪,付出毕生精力,艰苦奋斗,才创下了偌大的家产。创业者从不挥霍浪费,仍勤俭持家,身体力行,但该花的钱绝不吝啬,如修黄河大坝、修桥建学校、灾荒年开仓放粮,更甚者不惜倾家荡产向朝廷捐助白银。每当家里人谈到祖上所做的善事义举时,都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为不肖子孙的败家行为义愤填膺。老人的谈话,有的听得懂,有的听不懂,总之对老辈的陈年旧事,只当是听故事罢了。但有一条,家规、家训必须认真聆听教诲,恪守不渝,铭记在心,这是康氏家族的永恒话题。再看看庄园的建筑、装饰、碑刻、匾额、楹联等现存的实物,经过深思体会、认真品味,就会悟出其中的一些奥秘。我把这概括为康百万家族的文化精神,或者说是康氏家族的处事原则,这是其兴盛的内因。概括起来,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教育 康氏家族的居住地是河洛文化发源地,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得天独厚,人杰地灵。康氏家族深受河洛文化的熏陶,尊崇儒家思想,历来重视教育,以农为本,耕读传家。康家在庄园里建有自己的私塾学校、藏书楼,聘请当地的名师任教。自明代以降,家族中留有功名的人物达400多人。 十四世康应魁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喜欢读书,二儿子喜欢经商理家,三儿子喜欢习武,他并不强调子孙们必须做什么,而是按照个人所好来安排。但不论做官也好,经商也罢,都必须好好读书,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2、诚信经商 诚信是经商的根本原则,也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诚实守信用。在同行之间和谐相处,公平竞争,诚恳待人,货真价实,不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不损人利己。庄园栈房里有对联曰:“商道无形,商道即人道;商品有形,商品即人品。”大意是:商品有其形状,而经商没有固定的模式;从商是人与人打交道,从商懂得先做人,做人要讲诚与信,经商讲诚信,即做人的道德。诚信经商,是儒家之道,也是康氏文化传统的精髓所致。 3、重仁义,回报国家与百姓 进入庄园的路边竖立着两座高大的双碑楼,这是众乡邻为康应魁、康道顺父子树立的纪念碑。咸丰二年和咸丰十年,巩县境内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民不聊生,十四世康应魁、十五世康道顺父子二人,慷慨解囊,放粮赈灾,救助了五百户灾民渡过难关。庄园里有块“涛平庶安”匾,是清道光21年(1841年)、23年(1843年)河南境内中牟、开封两次黄河决口,康应魁捐巨款资助修河堤,事后山东河南总督兼兵部侍郎副都御史钟祥赠送的。另一块“万金济黉”匾,是表彰康应魁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捐了大量银子,独资建成了巩县的一所学校。除此之外,他还捐资修筑庙宇、修桥建路。康应魁75岁生日那一天,家族和乡亲来为他祝寿,他当场拿出乡亲们借钱的债条,逐一向欠债人核对无误之后,当众一把火全部烧掉,欠债一笔勾销。欠债人感激得不知所措,纷纷下跪致谢。 4、克勤克俭 康氏家族鼎盛时,十二世康大勇、十三世康云从、十四世康应魁都是家产丰厚,富甲中原,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非常简朴。庄园老宅里有对联曰:“志欲光前,唯是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意在警醒康家人,世代不忘读书教子,勤俭持家。 5、不事张扬 康家历来严禁张扬霸气,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处世皆毕恭毕敬,谦虚谨慎。康氏家族尽管富甲三省,世代功名,但与乡邻友好,对相公、伙计、佃户、仆人皆真诚关爱,视若亲人。虽时过境迁,他们的后人都能从其前辈的讲述中记得康家的仁义忠厚。也因做事低调,十七世的康建勋专攻医术,悬壶济世,扶贫救急,对患者悉人诊疗,妙手回春,赢得“康善人”之美誉,乡亲们为其立的“德荫广被”碑至今存于庄园里。 6、留余 凡参观过“康百万庄园”的人,都会记住庄园老宅东院大厅正上方悬挂的,那一块造型别致铭刻着康氏家训的“留余匾”。康家把古人颇具哲理意味的留余忌尽思想,作为自己的家教世代传承,其实已高度概括地说出了康氏家族辉煌兴盛十二代400年的关键所在。康百万家族的文化精神,于此也可见一斑。因为“留余匾”内涵丰富,吾欲单独撰文阐说,此不赘述。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