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康氏形成了京兆、会稽、东平、华山、晋阳五大郡望。其中京兆、会稽、华山、晋阳四大郡望古代史籍记载都比较详细、系统,唯东平郡望史籍记载中却是有点儿语焉不详。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古及今没有人对历史遗存的资料进行深入钩稽和系统梳理 ,从而给世人造成了语焉不详的错觉。
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卷二十八“以谥为氏”条:“康氏,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前赵有黄门侍郎康安。前燕有康迁,官归义侯。(刘)宋有康谧。梁有康说。望出会稽、东平、京兆。宋朝登科有康戬、康亚之,为盛族。”文中三大郡望中的康氏子孙,都是康叔的后裔。但所提到的康安等六人,孰在会稽,孰在东平,孰在京兆,《通志》的作者没有说明,读者自然也无法分辨。要弄清这个问题,只能借助于其他史料。
山东临沂《康氏族谱》:“(康叔)四十八代(孙)炳,仕南梁,天监(梁武帝萧衍年号,公元502—550年)间为散骑侍郎,生子名说。说仕南梁,功臣子,生子名凯。凯仕南梁。簡文帝大宝元年(550年),侯景作乱,惟歙州保全,皆凯之力也。至梁元帝,授以本郡太守。”由临沂谱可知,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载康姓六人,属于东平郡望的应该就是康说。康说家族三代仕南梁,屡有功勋,康说子康凯还因军功被授本郡太守,因此在故乡山东东平一带形成望族,这应该就是康氏东平郡望的由来。
可以对此形成佐证的是使东平康氏大放异彩的金元之际大儒康晔及其家族。康叔七十代孙、康说二十一代孙名康枢。枢生逢宋末乱世,仕不得志。枢生二子,长子晔,次子恭。《万姓统谱》记载:“康晔,山东高唐(此处指的是迁居地)人,后任东平府学祭酒,学问渊深,著有《淡轩文集》。”《万姓统谱》中对康晔的记载仅此而已,特别是在做东平府学祭酒之前的经历,一字没有。网上也有康晔是元代进士的说法,笔者以为绝无可能,因为这是有确凿的史料可以证实的。近来笔者对自己能见到的古代典籍认真钩稽,就发现了不少能说明以上问题的材料,现梳理出来,与东平和源于东平的康氏族人交流。
对康晔在东平府的地位记载比较详细的是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他在《东平府新学记》记载:“在东序,隶教官梁栋,孔氏族姓受章句者十有五人。在西序,隶教官王磐。署乡先生康晔儒林祭酒以主之。盖经始于壬子六月,而落成于乙卯六月初五。”查元代乙卯年为公元1255年。
有关康晔的记载还见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孙楷第的《元曲家考略》。孙先生的记载很详细。孙先生在介绍康进之时连带介绍了康晔:“康进之见《前辈才人篇》。天一阁本无注,曹本注云‘棣州人’(今山东惠民人。棣州北魏时属沧州乐陵郡,宋时属河北东路)。按元初有康显之,名晔,高唐人。明《尚书义》,金末进士。宪宗二年(公元1252)壬子,东平帅严忠济创府学,五年(1255)乙卯落成,招诸生肄业。东序隶教官梁栋,西序隶教官王磐,署晔儒林祭酒以主之。弟子百余人,后皆为闻人,如阎复、徐琰、李謙、孟琪、张孔孙、夹谷之奇等是也。元好问北渡后、屡至东平,与晔周旋。今《遗山集》卷九有《官园探梅同康显之》诗,又有《别康显之》诗。诗有‘郑监才名四十年句。’‘郑监’施国祁无注,似用郑虔为广文博士事。苏天爵《国朝文萃》卷四十载晔《谢严东平赐马启》云:‘诗书废弛,难追韩愈之飞黄;乡里归来,亦乏少游之款段。不图衰朽之踪,曲被闲驰之惠。’‘韩愈飞黄’,似用为国子博士及劝子符勤读书故事。知晔主东平府学时齿已暮,盖于王磐犹为前辈。所著有《淡轩文集》,今已佚。其卒不知何年。惟袁桷《清容集》卷二七《文康阎公神道碑铭》称阎复‘幼从赠翰林学士康公,康大器之,’知晔卒赠翰林学士而已。《錄鬼簿》康进之,疑与晔为兄弟行。其剧《老收心》、《杏花庄》演梁山泊李逵事,皆涉东平,盖亦曾寓东平者也。”
孙楷第虽然本意是重点记述康进之的,但同样也保存了很多关于康晔的信息。首先,康晔是金代末年考中的进士,而不是元代进士,关于他举进士的时代,我们后面还会有较详细的论述。其次,明确他主政东平府学的时间,这点可以和元好问的记载互为佐证。再者,从相互酬唱上看,他和金代唯一的大诗人元好问有很深的交往。还有,主政东平的严忠济对他极为器重,因为当时在东平严忠济幕府中,人才济济。据《元史·严实传》:“次子忠济,字紫之,袭东平路行军万户,开府布政,一法其父。幕僚宋子贞、刘肃、李昶、徐世隆皆为名臣。”《元史·宋子贞传》:“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见周给,且荐用之。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辈于羁旅,与之同列。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才多于他镇。”当时进入东平府学的人,皆一时名士,东西序的教官梁栋、王磐皆有重名,但在东平府学中地位皆在康晔之下,可见严忠济对康晔人品学识的认可。还有,就是关于康晔和康进之的兄弟关系的推断,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一是他们生活的时代相同,二是他们的字派相同,康晔字显之,晔弟康恭字辅之,三是他们都曾寓居东平。
康晔主政东平府学之后,东平康氏的位望影响都达到了鼎盛时期。造成这种影响的,首先是东平府学在元代的崇高地位。东平府学历史悠久,北宋时称“郓学”,有唐代讲堂“成德堂”。北宋资政殿大学士、沂国公王曾扩为府学。历任郡守不断增葺。至金元战乱之际,府学中断。严忠济主政东平后,“养老尊贤,治为诸道第一。东平庙学故隘陋,改卜高爽地于城东,教养诸生,后多显者。”此后,东平府学培养出了李謙、阎复、徐琰、孟祺、申屠致远、张孔孙、李之绍、吴衍、马绍、王构、杨桓、曹伯启、刘赓、夹谷之奇、周砥等优秀学生,使东平府成了东平学派的学术基地,东平派也成了北方第一大学术派别。元代人袁桷《送程士安官南康序》:“朝廷清望官,曰翰林,曰国子监,职诰令,授经籍,以遴选焉始命,独东平之士居十六七。”后出自东平府学的学子逐渐在朝廷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充分说明在康晔的主持下,东平新府学取得了很高的教育成就。《全元文》卷二五五阎复《乡贤记》列举了康晔九个著名的弟子:“自复斋徐公接武始,国子祭酒、集贤学士周砥,翰林学士承旨李謙,江西行省参政、翰林学士承旨徐琰,翰林供奉、淮东提刑按察使孟祺,礼部尚书、集贤大学士张孔孙,集贤学士刘赓,国子司业杨桓,礼部尚书、翰林直学士夹谷之奇,扬厉馆陶者十余人,司凤宪、握郡符及不求闻达者甚众。”有这样一群出类拔萃的弟子,再加上中国古代向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康晔当时能享誉儒林也就不足为怪了。
提升康晔名望的,除了上述一群弟子外,还有他的师友和僚属。从现存史料看,康晔与金代大诗人元好问交谊很深。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东平新府学落成,好问不顾六十六岁的高龄,自镇阳赶赴东平,参加新府学的落成典礼,同时还参加了新府学的校士,选拔了李謙、阎复、徐琰、孟祺等士子。自此之后,好问就在康晔属下作府学教授。公余之暇,二人诗酒流连,十分相得。在《别康显之》一诗中,元好问用“玉川文字五千卷,郑监才名四十年”、“耻居王后子当然”对康晔的才情学识作了极高的评价,并且用“里社追随失后缘”表达了对不能长久追随而不得不别的深深惋惜。
和康晔过从甚密的僚属和朋友皆一时贤俊。主持府学东序的梁栋成名于南宋末期,本是有节概的南宋遗民,在明代程敏政的《宋遗民录》中,将其与张宏毅、方凤、吴思齐、龚开、林德、汪元量、郑思肖并列。主持西序的王磐,虽于康晔为晚辈,但据《元史》记载,“年二十六,擢正大四年经义进士”,“东平总管严实兴学养士,迎磐为师,受业者常数百人,后多为名士” 。王磐入朝后任翰林学士,封洺国公。府学教授李桢,其祖上是西夏皇族。金末,以经童中选。元太宗时,以功佩金符,授军前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定宗时,拜襄阳军马万户。府学教授徐世隆,金大定年间进士,曾在严实幕府掌书记,历官翰林侍讲学士、集贤学士、知制诰、正议大夫、户部侍郎、吏部尚书。当时,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策多出其手。余如宋子贞、刘肃、张特立等,不可一一列举。康晔若没有卓荦的德行和才识,很难侧身于这些名流之列,并且成为东平学派的领袖人物,康氏在东平也不会获得那么高的社会地位。
据山东汶上《康氏族谱》记载,康晔有四子:成、明、保、泰。长子康成洪武十三年自山西平阳迁河北鸡泽,膝下三子:仁美、仁赞、仁聚。长子仁美明永乐年间为兵部郎中,靖难将军,受命在济宁军屯,兼理运河事务,后落籍汶上康驿镇康庄。康晔次子康成,迁陕西巩昌府;三子康保,迁济南卫;四子康泰,迁河南上蔡。
康晔弟康恭,子辅之,元进士。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于平邑狄里(今康家寨村)创义学,后为谏官,以谏诤死,追赠中顺大夫、礼部侍郎,赐祭葬,葬山东费县仲村镇西北五里梅鹿山左,并设御祭林。康恭有三子:长若泰,次若孟,次若霖。据《万卷统谱》卷五十二记载:“康若泰,字鲁瞻,元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授浚州判官。下车视事,门无私谒,务尽公勤。天历二年(1329年),岁大饥,民食缺,泰恻然,于是召富人家宴集,募之,得粟二千石,以给贫民。”杨维桢《东维子集》卷二十九《送康司业诗序》:“后入成钧馆为国子司业,时至正七年(1347年)秋。即‘天子以成钧司业之乏,山东康公若泰以佥宪转是职。’未几,台评夺职,副庸台司使。不三月,转湖南宪使,未行,而中书以国学公论,又立挽于司业。”由上可见,康若泰与其伯父康晔一样,都曾在不同级别的官学中做主管官员,为国家培养人才。若泰还将其父在平邑康家寨村创办的义学扩建为东山书院,若泰的弟弟若孟、若霖都在书院教授生徒,二人皆以经学名闻天下。
自康晔、康恭兄弟二人在元代前期显名以后,子孙继承家族传统,累代皆以经学起家,或为名儒,或为显宦,簪缨不绝。子嗣流布山东汶上、平邑,临沂、费县、郯城、日照,章丘、泰安、东平等县市及河北鸡泽、清河,河南上蔡,甘肃陇西、甘谷、武山等处,大多人烟腾茂,各自都为光大东平康氏作着自己的贡献。
最后,再谈谈康晔举进士的时间问题,来和源自东平的康氏族人交流。如有不当,以源自东平的康氏族人掌握的材料为准,也欢迎有识之士进行驳正。前面我们提到,康晔是金代末年的进士,而不是元代进士,孙楷第先生在他的《元曲家考略》中持相同的观点。我之所以支持孙先生的观点,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康晔在主持东平府学时,它的属下皆是成名于南宋金代后期,已过知命之年的人,康晔的年龄应该比他们稍大或相近。《元史》卷一百六十《列传》四十七《王磐传》:“年二十六,擢正大四年(时金哀宗在位,公元1227年)经义进士。”王磐入东平府学在1255年,当时王磐已五十四岁。《元史》卷一百六十《列传》四十七《李昶传》:“兴定二年(时金哀宗在位,公元1218年),父子廷试,昶果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至元二十年(1289年)卒,年八十七。”可知李昶生于1202年,1255年入东平府学时已五十三岁。《元史》卷一百六十《列传》四十七《徐世隆传》:“弱冠,登金正大四年(1227年)进士。”“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赐田十顷,时年八十,卒。”由上可知徐世隆生于1205年,入东平府学时正好年届五十。而元好问生于1190年,金兴定五年(1221年)进士及第,入东平府学时已六十五岁。职位在诸人之上的康晔,绝不会是一个没有中过进士的白丁,年纪也不会和他们差得太远。况且,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孙楷第先生认为:“知晔主东平府学时齿已暮,盖于王磐犹为前辈。”康晔自己在《谢严东平赐马启》中也说:“不图衰朽之踪,曲被闲驰之惠。”以上事实都可以说明,康晔入主东平府学时,肯定已过了知天命之年。这样,他就没有机会参加元代的科举考试了。
蒙古族立国后,从太祖忽必烈到宪宗蒙哥诸帝,于文治、武功二道,是重武功而轻文治的,因此,科举考试并未提上议事日程。《元史·选举志》:“太宗始取中原,中书令耶律楚材请用儒术选士,从之。九年(1237年)秋八月,下诏令断事官术忽斛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听者,但以不失文义为中选。其中选者复其赋役。”其实,这次考试只是一次尝试,不算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因为它只有各路的考试而没有会试。到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虽征得了世祖的同意,但因故未实行。直到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八月,元朝全国各州郡县推选出参加科举考试的试子,于延佑二年(1315)会试京师,这才是元代第一次真正的科举考试。这次科举考试距康晔入主东平府学已经整整六十年了,若以康晔入主东平府学时年五十左右计,此时已逾百岁,再参加科举考试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元代,康晔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显然,康晔考中进士是在金代,这是确凿无疑的。
现在虽然还没有发现康晔在元代担任过其他官职,前面我们也提到,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七中有“卒,赠翰林学士而已”的记载,但他在任东平府学祭酒时为国家培养一批栋梁之才的功绩,已足以让他彪炳史册,为东平康氏添彩了。而起家东平的康氏,也成为康姓大家庭中十分显赫的一个宗支。
望东平康氏子弟毋忘祖上重学兴教,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传统,更毋忘祖上正道直行,敢于逆龙鳞,为坚持真理不惧牺牲的铮铮铁骨,为光大东平康氏做出自己的贡献。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