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古卫国地区是一方文化沃土

浏览: 次 日期:2012-07-31

 

卫国是康氏始祖康叔的故国乡土,也是西周初期始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而且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动荡,直到秦二世时才退出历史舞台。卫国存在时间比周朝还多出40年,社稷传承44位国君,创下延时840年的历史奇迹,孕育了独特而深厚的卫国文化。 孔子游说列国时,先后在卫国住的时间最长,他考察康叔以德治国的传统,研究卫人追求康叔德政爱民的精神文化。他不仅“取经”,还多次在卫源地野王(今焦作沁阳市)传学,使卫国德政传统深入人心。这在当时,可谓是先进的政治文化,也成为卫国文化的主要特征。 卫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层潜在的复杂原因。不仅有康叔德政传统的影响,更有其地理人文及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孕育,因为这是一方文化沃土。 卫国地处黄河中下游衔接的大拐弯处,是禹分天下九州的冀州覃怀地,清雍正《覃怀志》引朱子释诗曰“今怀、卫、澶、相、濮等州,开封、大名府界,皆卫境也。”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是平原省。当初卫国活动的主要地带,就是现在河南省的豫北地区(含6市27个县)。 早在8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卫国地区就有人类部落。从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裴里岗文化遗址,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等,在卫国地区都有密集分布。古代“三河“地带缔造了华夏文明,《史记·货殖列传》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也”。三河地带乃是政治、经济的中心,而其中的河内更是处在中间部位,卫国即河内地区。可见,卫国地区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居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卫国背靠八百里太行,东接华北大平原,南依七百里邙岭,西望八百里秦川。黄河、济水、卫河在境内形成一个“川“字穿行其间。巍巍太行山和烟波浩渺的黄河,被卫人歌为“太行不墨千秋画,黄河无弦万古琴”。卫国太行山,史称天下之脊,有过五行山、盘古山、皇母山、女娲山等创世纪的美妙传说。黄河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华夏文化的摇篮,是母亲之河。它将卫国怀抱其间,古铜色的邙岭,夹着黄色的河水,卫人说黄河是铜壁金汤。济水是直接流入海洋的大河,是被封禅的四渎(黄河、长江、济水、淮河)之一。它发源于卫国西部的昆仑山(今王屋山,在济源县),流经野王、修武、济宁、济南、济阳等地注入渤海莱州湾。它造田万顷,水利兴农,哺育了华北地区的华夏文明,千秋功德永载史册。卫河全线贯穿卫国,卫国也是因为卫河得名。初期的卫国在卫源地,由蔡叔驻守监殷(见清雍正《覃怀志》715页),治所在卫国山阳城(今焦作市区)。以后康叔的卫国,包括卫河中上游地区的“三监国”(邶、鄘、卫)与朝歌和徐、奄等方国。卫河发源于山西陵川县夺火镇,在卫国西部净影山大峡谷携带峡涧塔水河、傍水河、云泉河、棒槌河等六条支流,冲出峰林峡注入卫国怀川平原。然后由小丹河、蒋沟、灵泉河、大狮涝河等注入卫河,形成卫源水系(见《河南省志》沁河、卫河航道走势图)。卫源地包括野王至朝歌的广大地区(见《覃怀志》200页),卫河从大名府出卫国境地流向天津海河。清道光二十年《修武县志》记载,卫河宽200米,深3米,是重要的交通动脉,主要负担漕运,其次是客运和商运,帆樯往来不绝,河上十分繁忙。每当傍晚时分,游船上经常传出笙簧鼓瑟之音,交融的吹奏弹唱,声韵清细地飘荡在夜幕的田野上。 古代卫国地区称为大陆泽或洪水泽国,山西高原下来的多股洪水将济水和卫河冲得肢体破碎,“荡荡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鲧开始治水时,住在卫源地鲧镇(今焦作市恩村)填堵洪水,在卫源地治理黄河、济水、卫河,《史记》都有明确记载。大禹在这里带领民众疏通卫河,释放水泽,使大陆泽变成可耕之田。《尚书·禹贡》“覃怀底绩,至于衡章”句,就是说大禹一开始治水,就把卫河疏浚到衡水、漳河那里,充分彰显了大禹治水的才华和功绩。从鲧禹治水可知,卫国地区也是中国治水文化的发祥地。 中国社会初期,人们把自然的天、地、山、水等等形象视为神灵加以崇拜,借以寄托自己的精神和愿望。从此,各式各样的祭祀活动应运而生。相传炎黄神农氏在卫地野王的紫金山上举行祭祀大典,礼仪十分隆重。轩辕黄帝在卫国地区天坛山设坛祭天破蚩尤,中国四渎之黄河、济水,首先在卫国地区受到古人的顶礼膜拜,这是中国山水文化最早的表现形式—祭祀。 先秦的学者、思想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见解.如庄子曰“天地大美而不言”,孔子多次游历卫国山水后,从野王邑北去晋国时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仁者寿,智者乐”,孟子认为“人之浩然正气塞于天地之间”等等,展现了天人和谐的思想,也是以山水美比喻君子之德,在中国山水审美史上称为“比德”。中国山水文化不仅起源于卫国地区,而且,此后的山水宗教、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文学、山水园林等等,这一由主体审美到美化自然的发展过程,在卫国地区也一直显现着中国山水文化发展的主轴线。山水文化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化史、美学史上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卫国地区,有着丰富古老的神话传说,远古至今,不绝于书。“盘古怀在地中央”的说法,所指在“三河”的河内。盘古出生和开天辟地是在卫国地区的南太行山,古称盘古山,古籍《淮南子》、《山海经》、《隋书·地理志》等都有盘古开天地的记载。现有2亿年前的巨大溶洞,名曰盘古洞。河南大学张振梨教授的《中原神话考察》中说:“可见,太行山又名盘古山,这里流传有盘古降生和开天辟地的神话,是有根据的。”由此可见,卫国地区是中华历史的源头。《易经·系辞上》、《龙文鞭影·伏羲画卦》、《精编二十六史·五帝》等史籍均有伏羲在卫国地区的孟州画河图、作八卦,女娲在黄河滩“抟土造人”、在神农山炼石补天,黄河出现龙鱼、龙马,起始阴阳、五行,神农尝百草祭天地,黄帝祈天破蚩尤、愚公移山、尧帝龙指造池等等神话传说。而且,这些传说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都是在卫国地区完成。 以上众多创世纪的传说,都出现在卫国这片九州之中的地方,说明卫国地区是人类始祖的所在地,是“龙”的发源地,中华文化的肇兴地。 经济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产生、发展、繁荣的物质基础。卫国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其次,该地区河网密布,水源丰富。由于黄河、济水、卫河的水流冲积及风吹黄土所致,营造了土质疏松,腐植质含量高的肥沃土壤,是理想的农耕之地。济卫平原是中国文明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从夏代开始,善于种植小麦的麦族人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井人在这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雍人在这里驯养牲畜,开辟牧场。夏时开创了灌溉农耕文化。殷商时期卫国地区是商王朝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中心。周时,卫国地区称“邦内旬服”,乃指收取租税供给衣食之地,也是天子衣食和祭祀物品的供应地,是西周王室的主要经济支柱。东周时期卫国地区始创了夏熟、秋收的轮作复种制,更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该地区仍然是天下的粮仓。不仅如此,先秦时代的卫国地区伴随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日益丰富,商业也异常繁荣。因此卫国文化具备丰厚的物质基础。        上古时期卫国属河内地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为人类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便成为原始社会末期东西南北各大部族集群的争夺区,又是四方百族的交汇区。当时炎帝、黄帝、蚩尤等族,在河内发生多次激烈的冲突,冲突后又融合统一,终于在中原地区形成混合的华夏民族。夏、商时代,从夏启征有扈氏到少康从康地迁都于原(野王西部),卫国地区一直是国都或畿内所在地。从商祖乙开始,商王朝后四百年的都城也在卫国地区。武王伐纣和其后的许多战争都在这里进行。所以卫国地域也一直是军事要地。军事斗争带动了人口流动,使文化构建带来新的思维,文化得到新鲜血液的补充,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繁荣的手段。        以上如数家珍地将卫国地区历史文化作了概述,说明这个地区适合产生、发展、繁荣文化的各种地理土壤。如果追根溯源,我国诸多文明肇始于斯。须知,卫国用“根文化名地”定位,再恰当不过了。        卫国周边地带,以后形成了多处地域文化,主要有齐鲁文化、汉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楚文化等,这些地区的文化著作都或轻或重,或多或少地记述卫国地区历史文化。卫国的各个地区仅有古代史籍和地方志书记载,而没有专题文化著作。因此,我们现在研究卫国文化,正是为着填补这一区域文化研究的不足,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近年来,地域文化的研究,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地域文化丛书也不断涌现。笔者呼吁康氏儿女及文化界的有志之士,要努力发掘和研究卫国文化,希望编著《卫国文化》丛书,以慰凭吊始祖的故国之情。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