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从康凯饰演李逵说到康进之的李逵戏

浏览: 次 日期:2012-01-16

2011年的新版电视剧《水浒传》的热播,再次激起国人对身怀侠肝义胆,勇于除暴安良的英雄传奇的崇尚与向往,同时饰演梁山泊好汉的众多影视明星也成为观众的热议话题。其中,康凯和他扮演的李逵,无疑是最为大家关注的人物之一。

康凯,北京人,1973年5月生,199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个身高1.84米,体重102公斤的魁梧汉子。他7岁习武,18岁就和朋友合开了一家武术馆,主教散打。从事影视以来,担任演员、武术指导或导演,已有20多部作品问世。其中,在高希希执导的新版《三国演义》里塑造的张飞,早已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所以,筹拍新版《水浒传》时,剧组、投资方、导演都给了康凯两个角色:李逵和鲁智深,而他选择了李逵。

毫无疑问,康凯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成功塑造了一个新的李逵形象,让观众领略了自己炉火纯青的高超演技,获得了普遍认可。其实,分析康凯取得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他与角色绝佳的“形似”条件和娴熟的武打功底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他对角色性格及内心世界的准确把握而升华的“神似”创造。这种创造有赖于演员独特而深厚文化基础之上的艺术素质,也是他之所以选择李逵的根本原因。康凯在谈到对李逵的理解时曾说,新版的李逵形象凸显了他的“可爱”,这来自人物本身的“率真”。“我觉得黑旋风的黑,是指杀人黑、下手狠,旋风是指动作迅速,像旋风一样,并不指他长得黑或者暴力狂。相反,李逵性格很可爱。他是粗人,但是很憨厚很率真,直来直去,所以在表演中增加了不少可爱的元素”。“喝毒酒”一场戏,把原著里被宋江骗喝改为自己主动喝,目的就是凸显他的率真、义气,突出“兄弟情义”的主题。他死在宋江怀里时,演宋江的张涵予真的嚎啕大哭起来。康凯这段真实心迹的披露,既是他执著于艺术追求的心声,更是他自身人生体验的真实写照。因为生活中的康凯就是一个直爽、率真的人,喜欢直来直去,讨厌拐弯抹角,粗中有细,爱憎分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是他为人做事一贯坚持的原则。

显然,康凯选择李逵,以及他超越《水浒传》文本对李逵所作的独特解读和创造性表演,还有着更深层的文化根源。探讨中国文学史中李逵形象的“原型”,我们发现,这原来是李逵形象数百年间的一次因缘际会,康凯扮演的李逵照应了元代杂剧作家康进之创作的中国戏剧中最早的李逵形象,再度凸显其率真、义气的可爱本色。

康进之,棣州(今山东惠民)人,是元代山东作家群的重要成员,生平事迹不详。《录鬼簿》吊曲云:“编集《鬼簿》治安时,收得贤人康进之,偕朋携友樱花市。编《老收心》李黑厮,负荆是,小斧头儿。行于世,写上纸,费骚人,和曲填词。”其作杂剧二种,皆是写梁山好汉李逵的故事。《黑旋风老收心》已佚;今存《梁山泊黑旋风负荆》,简称《李逵负荆》(或《杏花庄》)。

《李逵负荆》写梁山附近杏花庄酒店主人王林老汉的女儿满堂娇,被假冒宋江、鲁智深的贼人抢走,李逵闻知怒不可遏,上山寨严斥宋、鲁二人,欲砍杏黄旗,大闹聚义堂。宋江偕鲁、李下山对质,使真相大白。李逵自知理亏,深悔鲁莽,向宋江负荆请罪,最后擒住贼人,王林父女团圆。最早成功塑造了李逵这一气足神完、血肉丰满、令人喜爱的戏剧形象。他粗鲁莽撞里包蕴着嫉恶如仇与纯朴善良,勇于认错的行为流露出他的豁达与率真,刚强勇武的豪放之气中亦不乏细腻和柔婉。作品中李逵的性格,合情合理,真实可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而不是一个只会抡板斧的鲁莽汉。开剧第一折李逵下山,就以细腻委婉的抒情笔调写出李逵对梁山风光的赞美:

  

(云)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唱)

    【醉中天】俺这里雾锁着青山秀,烟罩定绿杨洲。(云)那桃树上一个黄莺儿,将那桃花瓣儿滔阿【滔】阿,滔的下来,落在水中,是好看也。我曾听的谁说来?我试想咱,哦!想起来了也,俺学究哥哥道来:(唱)他道是“轻薄桃花逐水流”。(云)俺【棹】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做笑科,云)你看我好黑指头也。(唱)恰便是粉衬的这胭脂透。(云)可惜了你这瓣儿,俺放你趁那一般的瓣儿去,我与你赶,与你赶,贪赶桃花瓣儿。(唱)早来到这草桥店垂杨的渡口。……

 

这一段景物描写,既是李逵性格中细腻柔婉一面的可爱元素的展现,又是他心目中梁山正义纯洁的起义事业的物化,隐含着他对梁山事业的无比热爱与忠诚。因此,他不容任何人玷污它,得知宋、鲁做出有损梁山声誉的事情时,才会有那样鲁莽的举动,而真相大白后又能主动认错负荆请罪。可见,《李逵负荆》塑造的李逵形象,是以憨直、率真、义气、善良等可爱元素为其性格底色的。早在1920年代,胡适先生曾就这支曲子发表过意见,认为如此写法不符合“那杀人不眨眼的黑旋风的心理”,这样的李逵“竟是一个细腻风流的词人了”,并以此论断在《水浒传》成书前,梁山泊人物曾经历过一个“极自由的时代”(《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水浒传考证》)。正是经过了一段“极自由的时代”之后,李逵这个中国观众家喻户晓的人物,才定型为《水浒传》中的形象。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康进之在《李逵负荆》有限的篇幅里所塑造的原初的李逵,无疑是真实、丰满而又可爱的(我姑且称之为李逵“原型”)。无怪乎它成为现存元杂剧中唯一和《水浒传》故事相符的一个剧本,成了小说塑造李逵形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可惜,单一的戏剧故事原本的人物性格底色,被小说中李逵更多的故事所遮蔽、淡化了,致使接受大众在解读小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期待视野弱化了李逵形象中的可爱元素。

    由此,我做出一个也许大胆的枉猜,康凯与康进之在李逵人物的塑造上,几乎跨越了八百年时空而实现的因缘际会,是否就根于流淌在康姓人血脉里的崇德尚善的文化传统?康氏图腾和“康”字的含义,都凝聚着康姓人对安定、安乐社会生活的美好向往,而这又根植于康姓始祖康叔的德政传统。据《史记》记载,康姓始祖康叔西周初期被封于卫,即能“明德慎罚”,“保惠于庶民”,赢得了“和集其民,民大悦”的德政美誉。康叔这样一种布德施惠的治国理念,贯穿于卫国八百多年历史进程,并渗透进绵延三千多年的世代康姓子孙的血液,凝聚为他们崇德尚善的共同人生价值追求。由于典籍的局限,我们无以考究康进之的生平(在此,特呼吁山东的康姓族人在家谱文化研究中寻得其身世线索,以补文学史之缺憾),但可以肯定的是,流传于当地的那么多梁山英雄人物,流行于当时的水浒戏约有三十种,康进之唯独钟情于出身平民的李逵,个中必然存在着深层审美文化心理的相通。亦即李逵“原型”的性格特点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追求,正好应合了康进之流淌于血脉中的崇德尚善文化传统孕育的审美追求。今天,康凯在新版电视剧《水浒传》里对李逵形象的理解与再创造,之所以能跨越时空,再次凸显《李逵负荆》初创中人物“原型”的可爱元素,也根于同样文化传统的审美追求,因为文化的传承是超越时空限制的,甚至会积淀为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