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新化、涟源两地迁往四川先祖列--迁徙表之一

浏览: 次 日期:2011-05-10

 福三公下四个儿子琅华、珍华、理华、琦华和福五房     


琅华房:

 1.祥甫支系国晚之子----世兴,在明代年间迁往四川。

 2.祥甫支系国米之子----世泰,在明代年间迁往四川。

 3.胜甫支系光映之子----明松,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4.济甫支系世叔之子----天庭,在明代年间迁往四川。

5.汉甫支系华正之子----世承,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6.河甫支系廷四之子----显伦,在明代年间迁往四川。

7..浩甫支系明伟之子----历荣,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8河甫支系世孔之子----仁衢,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9.浩甫支系天季之子----兴业,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0.沂甫支系世增之子----天仁,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珍华房:

11.信甫支系仁裕之子----兴运,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12.信甫支系兴俭之子----光佑,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13信甫支系瑛兴之子----光任,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14.信甫支系兴隶之子----光静,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15.迈甫支系仁惠之子----兴叙,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6.迈甫支系兴孟之子----光弟,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17.迈甫支系兴商之子----光鹏,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8.迈甫支系兴佐之子----光育,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开县。

19.朝甫支系仁尊之子----兴忠,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东乡。

20.朝甫支系兴仪之子----光祜,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21.朝甫支系兴麒之子----兴荣,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安岳。

22.朝甫支系兴让之子----光叔,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23.朝甫支系世翼之子----仁阜,在天启年间迁往四川。

24.朝甫支系仁达之子----兴舜,在天康熙间迁往四川。

25.朝甫支系兴珙之子----光程,在天乾隆间迁往四川。

26.朝甫支系光捷之子----明命,在天乾隆间迁往四川。

27.朝甫支系光祖之子----明虎,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云阳县。

28.朝甫支系明秀之子----代琦,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29.材甫支系天寿之子----兴羡,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安岳县。

30.材甫支系明位之子----历全,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31.材甫支系仁俊之子----兴柒,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32.材甫支系趾世之子----仁珏,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33.材甫支系兴美之子----兴羡,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安岳县。

34.材甫支系兴隆之子----光贵,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35.材甫支系仁伯之子----兴龙,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36.材甫支系正祥之子----世香,在顺治年间迁往四川。

37.材甫支系光麒之子----明智,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38.林甫支系仁辛之子----兴监,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39.洪甫支系天临之子----兴梅,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40.洪甫支系天良之子----兴爵,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安岳县。

41.洪甫支系世玖之子----天威,在顺治年间迁往四川

42.兰甫支系兴桂之子----光惠,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43.琦甫支系世默之子----天安,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44.琦甫支系天俊之子----兴礼,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45.琦甫支系天慈之子----兴彻,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46.琦甫支系兴议之子----光作,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47.政甫支系正涛之子----世夫,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48.政甫支系明泽之子----历选,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49.政甫支系历坤之子----代彬,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50.爵甫支系天旺之子----兴瑞,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理华房:

51.海龙支系海龙之子----镜甫,在明代年间迁往四川

52.金甫支系公正之子----世瑚,在明代年间迁往四川

53.金甫支系世侃之子----仁科,在明代年间迁往四川

54.金甫支系仁诰之子----兴远,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55.金甫支系仁护之子----兴伟,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56.金甫支系光芨之子----明序,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57.廷甫支系世玖之子----仁义,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58.廷甫支系世绩之子----仁米,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59.廷甫支系世绪之子----仁华,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60.罗甫支系世谱之子----仁阅,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安岳

61.罗甫支系兴宏之子----光纪,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62.罗甫支系兴齐之子----光梅,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63.千甫支系奇正之子----世福,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64.松甫支系显秀之子----国权,在崇祯年间迁往四川

65.松甫支系显智之子----国昌,在崇祯年间迁往四川

66.松甫支系国取之子----世禄,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67.松甫支系世果之子----天序,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阳县

68.松甫支系世盛之子----天琳,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阳县

69.松甫支系世畋之子----天孝,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70.松甫支系光亮之子----明泰,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71皇甫支系世宝之子----应兰,在崇祯年间迁往四川

72.皇甫支系世杰之子----天申,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73.皇甫支系天社之子----兴读,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74.皇甫支系希圣之子----天达,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75.皇甫支系光庭之子----明珍,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76.剑甫支系世彝之子----天汉,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在杰县

77.剑甫支系天龙之子----兴俊,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78.剑甫支系天龙之子----兴俊,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79.森甫支系天加之子----兴祯,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80.钊甫支系兴明之子----光京,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81.钊甫支系明德之子----历朝,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82.雄甫支系金正之子----世尊,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83.雄甫支系秉正之子----世忠,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84.玺甫支系传显之子----正极,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85.玺甫支系仁吉之子----兴陶,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86.省甫支系孝正之子----世富,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琦华房:

87.琦华支系瑞华之子----琼甫,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

88.俊甫支系卓显之子----国厘,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89.学甫支系候显之子----国昌,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90.学甫支系世亮之子----天圣,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91.琢甫支系世广之子----天为,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92.琢甫支系兴达之子----光信,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安岳

93.珍甫支系天泰之子----兴立,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94.篪甫支系国宁之子----世表,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95.篪甫支系国逊之子----世银,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96.篪甫支系国威之子----世琳,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97.篪甫支系世榜之子----天文,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内江县

98.篪甫支系仁北之子----兴明,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99.篪甫支系天岳之子----兴杰,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乾江马王排

100.篪甫支系仁共之子----兴玉,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01.篪甫支系兴镜之子----广福,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02.篪甫支系兴仁之子----光才,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03.篪甫支系兴陛之子----光珍,在嘉庆年间迁往四川开县

104.篪甫支系兴永之子----光朝,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乾江

福五房:

105.伯甫支系国职之子----世依,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白石铺

106.伯甫支系仁山之子----兴邦,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07.伯甫支系兴泰之子----光韬,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108.伯甫支系兴宁之子----光达,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109.伯甫支系兴秧之子----光禄,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110.伯甫支系光道之子----明凤,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11.伯甫支系明谱之子----历才,在咸丰年间迁往四川

112.甫聪支系世文之子----仁伐,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113.甫聪支系仁嘉之子----兴良,在乾隆年间迁往四川

114.甫裕支系世硕之子----仁绍,在康熙年间迁往四川

115.甫裕支系仁第之子----兴泰,在雍正年间迁往四川

 福十六房迁徙四川表录

(纪文整理)

派名 支属 父名 何时徙何省县地名
万蒋 应明 宗浩 嘉靖率妻子酉哥徙四川
行元 应明 显元 崇祯率妻子民安民阜弟则元徙四川
定元 应明 显族 康熙偕弟乾元率妻子徙四川
午元 应明 显赞 康熙率妻子民正民礼徙四川
迪元 应明 显赞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
韬元 应明 显瑛 康熙随叔显求显郎显猷显琼徙四川
民瓒 应明 孝元 崇祯率妻子自俊自杰自修自位徙四川
民秀 应明 忠元 顺治率妻子徙四川
民义 应明 泳元 康熙偕弟民英徙四川
祯毛 应明 进元 康熙偕弟侄自本自集自经徙四川
民美 应明 嗣元 康熙率妻子自宋自克自远自俊徙四川
兴蛟 应明 自禄 乾隆子五兄弟均徙四川
兴楚 应明 自富 乾隆徙四川
光孝 应明 兴远 乾隆徙四川
光豹 应明 光发 乾隆率妻子文德侄文思文性徙四川
光恭 应明 兴家 乾隆徙四川
光统 应明 兴业 乾隆率妻子徙四川
文近 应明 光群 乾隆率妻子历奉与弟文礼徙四川
桐廷 应祥 万通 乾隆率妻子徙四川
日廷 应诚 万虎 万历偕弟廷忍廷梅廷桥并妻子徙四川
万回 应诚 秉迪 嘉靖偕侄壬午率妻子徙四川
自昱 应诚 民仁 康熙徙四川
禄元 应诚 显烈 万历偕弟殿元徙四川

福一房迁徙四川表录                                      

(纪文整理)

派名 支属 父名 何时徙何省县地名
光郁 甫荣 明书 康熙率妻子明达明凤徙四川
正六 甫祥 显宪 乾隆徙四川
正熙 甫祥 显滔 乾隆徙四川
兴彝 甫祥 仁谋 顺治率妻徙四川
光贞 甫祥 兴甸 康熙率妻子五人徙四川
光麟 甫祥 兴安 康熙率妻子明惠明远明智徙四川
光春 甫祥 兴孝 康熙徙四川
光正 甫祥 兴先 康熙偕弟光值光贤徙四川
光映 甫祥 兴纪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安岳县
光昊 甫祥 兴守 康熙率子明造等徙四川安岳县附郭乡
光修 甫祥 兴节 顺治偕弟光俗徙四川
光颀 甫祥 兴爵 康熙偕弟光颐侄伦生男彩生徙四川
光顺 甫祥 兴禄 康熙偕弟光硕等父子兄弟徙四川安岳县
光须 甫祥 兴彻 康熙率妻子明岱等徙四川榘县流江溪
明桃 甫祥 光莹 康熙徙四川
明瑞 甫祥 光进 康熙徙四川
明铎 甫祥 光涣 康熙徙四川
历乾 甫祥 明佐 乾隆偕弟历正历岱徙四川
历济 甫祥 明政 康熙率妻子历准历颢徙四川
历志 甫祥 明凤 康熙偕弟历荣历华历富徙四川
历豹 甫祥 光炯 康熙徙四川
历华 甫祥 明吉 康熙偕历商历周子代福侄林?(此字为一少在上,虫在下) 徙四川
历奇 甫祥 明姬 雍正偕侄爱喜徙四川
历福 甫祥 明显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
历诚 甫祥 明极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
历兴 甫祥 明胥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安岳县政府
历作 甫祥 明道 康熙徙四川
历兴 甫祥 明杰 乾隆率妻子三喜晚喜徙四川
代淮 甫祥 历荣 康熙徙四川
代龙 甫祥 历裳 乾隆徙四川
代宇 甫祥 历讯 康熙偕弟代宙代定代宾代宜徙四川
代任 甫祥 历朝 乾隆徙四川
贵喜 甫祥 历清 乾隆徙四川
朝俊 甫祥 代乾 乾隆率妻子纲明徙四川
纪凤 甫祥 纲元 乾隆徙四川

福五房迁徙四川表录                                   

(纪文整理)

派名 支属 父名 何时徙何省县地名
世依 伯甫 国职 康熙率仁六六子徙四川永川县白石铺
兴邦 伯甫 仁山 乾隆率妻儿老小光谏徙四川
光韬 伯甫 兴泰 雍正偕弟光命徙四川
光达 伯甫 光宁 雍正徙四川
光禄 伯甫 兴和 康熙偕侄子徙四川
明凤 伯甫 光道 乾隆徙四川
历才 伯甫 明谱 咸丰徙四川
兴良 甫聪 仁嘉 乾隆率妻子光吉徙四川
仁绍 甫裕 世硕 康熙率妻子兴定兴正徙四川
兴泰 甫裕 仁弟 雍正率妻子光士光礼光仁徙四川

                      “湖广填川”说

       在巴中民间,广泛流传着“湖广填川”的故事。一些老人常在茶余饭后讲述着祖先们是怎样历尽艰辛、长途跋涉来到四川,是怎样反捆着手被押进四川的。他们说,而今四川人有两个习惯都与祖先被押着入川有关:

  一是人们散步或停留时,总爱把两手反扣在背后,据说这是祖先被反剪双手押入四川一路养成的习惯,遗留给了后人。

  二是把上厕所说成“解手”,也是因为祖先进川时被捆着手,在途中需要大小便时,就向押送的官兵请求解手,于是后人们便习以为常地把上厕所叫做“解手”了。

  “湖广填川”的人是否是被捆着押入四川的?无足够的史证。也许有官府强行移民的做法;也许有一家人移往四川时,年轻人不愿去,父辈担心他们半路逃离,押着一路前往。

  “湖广填川”是一个移民的大话题,在巴中,主要是说清朝初期的移民。湖广,是指今湖北、湖南两省。元朝设置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今湖南全境及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方。明朝的湖广布政使司,将今广东、广西辖地分出,只包括今湖北、湖南地,仍叫湖广。清朝初年,也称为湖广省,到雍正时,才分为湖北、湖南二省。但两湖总督仍有湖广总督之称。所谓“湖广填川”,就是指湖北、湖南两省人口迁居四川。

  其实清初迁入四川的外省人口,不只是湖北、湖南,还有其他一些省的人,如朱德元帅的祖先原籍是广东韶关,清康熙末年到川北,定居仪陇马鞍场大湾。而其中以两湖的人入川居多。

  据《巴中县志》载,巴中移民,不是起于“湖广填川”。早在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有李寿自贵州安顺一带引僚入蜀,次年诸僚至巴西渠州,汉昌一带始有僚人。其后蜀汉地区僚人居其半。古巴州乡间山野多有“蛮洞子”,据说这是僚人死后安葬的洞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僚人同当地土著人融合同化了。不过,清朝初、中期的“湖广填川”是巴中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

  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各地奉命招民垦田。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清廷颁行四川招民条例,命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可谓是清初“湖广填川”开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在四川实行招民垦荒,10年起科,就是移民开荒者,耕种满10年才征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廷又规定凡留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其地亩给为永业,后来人们称“插占为业”,就是垦荒者自己划占一片土地为自己垦殖的田业。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令各省编审人丁,将增加之数进行统计上报,另立清册,永不加赋;这一年湖广人民来四川垦荒者甚多,湖广人民来巴州垦荒者自此年开始,移民浪潮一直延续到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准各省入川人民每户酌分水田30亩,或旱田50亩。

  从清世祖顺治末年到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60多年间,入川移民达100多万,其中因湖广人民移居四川的占多数,所以“湖广填川”成了后代川人、包括巴中一带的人对移民的通用语。而且现今巴中一带很多人都说他们的祖先是来自湖北麻城、孝感。据考证,不一定都是来自那个地方,而是当时麻城、孝感是移民集中起程前往四川的出发地之一。由于一些移民文化程度低,或者人年轻,移居后对自己具体的出生地淡忘,而对移民的出发地印象深刻,所以大都说他们是来自麻城、孝感。

  一些史学家研究,秦灭巴蜀后,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四川大规模的移民有6次之多。

  第一次发生在秦灭巴蜀到灭六国之后。秦始皇迁六国富豪入蜀,如徙赵国卓氏,齐国程郑,秦国罪人吕不韦等入蜀。

  第二次发生在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东汉中原战乱,南阳、三辅居民数万家避乱入蜀,被益州牧刘焉收编为“东川兵”。三国时刘备带荆州兵万余人入川。西晋元康七年(297年),雍州、秦州大旱,次年略阳、天水、扶风、始平、武都、阳平等6郡流民数万家逃饥入蜀。

  第三次发生在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后,金兵南下,陕、豫、甘等地难民纷纷入四川避难。

  第四次发生在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后,近20年战乱。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湖北地区红巾军明玉珍部千人及随军乡民入川。明初,四川人口稀少,明王朝平定四川后,开始进行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主要是将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部分人口多的地方的人移往四川。这是第一次“湖广填川”。

  第五次发生在清初,就是前面所说的清初移民活动,也是四川巴中人民印象最深的“湖广填川”,应当说是第二次“湖广填川”。

  第六次发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东北、华北、华东大批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迁移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东部人口也随之内迁。 

  以上六次移民,唯清朝初期规模最大,在四川人民中影响最深。为什么会发生这次重大的移民活动?主要原因是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战乱、天灾、瘟疫接连不断,四川境内人口急剧减少。据通江县志载,清圣祖康熙四十年(1701年)清查丁口时,全县摊丁入亩数仅“九百七十三丁三分”,折合4867人。四川人烟稀少,大片田土荒芜,人口较多的湖广移民入川,成为历史的必然。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川”是否是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引起的?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是陕西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的农民,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率领米脂18寨农民起义,自称“八大王”,因身长面黄,人称“黄虎”,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他率领的农民军杀贪官污吏,诛土豪劣坤,所到之处,受到农民的欢迎。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对他十分痛恨,给他造了不少坏舆论,说什么“八大王”剿四川见人就杀,杀得鸡犬不留。张献忠为什么要剿四川?据说是因为张献忠儿时曾随父贩枣至四川内江,把驴子拴在一绅士的坊侧,粪尿污了石柱,绅士命仆人鞭打张献忠的父亲,张献忠怒目不敢争抗,临走时发誓说:“将来我再来时,要把尔等杀尽,方泄我恨。”又说,张献忠起义后,带兵从湖北进入四川时,在川、鄂边交界处的碚石扎营,第二天他在两省交界的地方大便,先在四川境内扯草揩擦,正好抓着藿麻 (即荨麻草——带毒刺的蝎子草,又名蛤蟆草),手背臀部都被刺痛。他又伸手到湖北境内扯草,但草并不刺手。张献忠就问湖北人,为什么四川的草刺人?回答说,这草叫藿麻。张献忠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说:“四川人真厉害,连草都这么凶!我就从这里杀起。”还谣传张献忠是“天煞星”下凡,并编出童谣唱道:“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使瘟疫在后头。”还有的说,张献忠好杀人,因为他有“神经病”。

  实事求是说,张献忠入川确实杀了一些人,杀的多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官军和反对起义军的人,但四川人口剧减,绝不是张献忠入川杀少了的,不能归咎于张献忠的农民起义。

  明末清初四川遭受长期的大规模战乱达数十年,张献忠亲率起义军两次入蜀先后只是5年短暂时间,而战乱最长的则是清军、地方武装对起义军的围剿和张献忠部反围剿的拉锯战;继而是南明军与清军的战争,以及南明军将领内部之间的相互争夺厮杀;其后是吴三桂反清,叛军与清军在四川的拉锯战,又称“三藩之战”。这些战乱,持续30余年,反反复复,四川人民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屠杀。正如郭沫若指出的那样:“‘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说法有些夸大,但在当时,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互相厮杀的数量一定不小”(引自《张献忠屠蜀辨》)。

  张献忠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从湖北谷城经陕西安康(兴安、平利)率军由渔渡溪第一次攻入四川,用“以走制胜”的战术拖垮敌人。但在太平即今万源县玛瑙山与明军左良玉相战而败,牺牲3500多人,3月,官军贺人龙、李国奇部又大败张献忠,起义军又牺牲1300多人。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率部转战川北、川东,在开县击破明军后入湖北。第一次入川在川东北部分地方活动仅两年时间。清世祖顺治元年至顺治三年(1644年—1646年)约3年时间,张献忠第二次攻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1646年8月,被官军逐出成都,赶到川北,是年11月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军豪格部突袭,张献忠不幸中箭牺牲。张献忠这两次入川只有5年时间,他根本不可能亲率其部把四川杀得鸡犬不留。

  1923年成书的《清代通史》所述:“献忠性嗜杀,屠戮之残,亘古无闻……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川中人迹殆尽。”可谓是离奇的夸大。明朝万历六年(1518年),四川人口仅310万,全国人口也才6069万,张献忠入川时,四川人口也不过三四百万,怎么能杀出6亿多人来?真是弥天大谎。

  那么屠杀四川人民的主要凶手究竟是谁?一是张献忠牺牲后,四川大部分地区为明军占有,他们变本加厉镇压农民起义,其内部互相攻伐,争权夺利,扩充地盘,拥兵自雄,给四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清初杨鸿基在《蜀难纪实》中说得具体:“(残明军)闻贼北去,相与倡言恢复……日以挞粮为名,日出抢掠,其难更酷于贼……每得一人,绑刺炮烙,必得财物而后已……故民虽免于刀刃,而死于拷掠者十常八九也……粮罄尽……已有人相食者,而诸兵搜劫无已,民不能出而求食,故不死于兵则死于饿。”

  再是张献忠牺牲后,清军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军,一方面与明军交锋,斗争十分残酷。《东华录》顺治七载,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突袭张献忠,“斩首数万计”;顺治四年(1647年)十一月,“清军将领梁一训驱残民数千北去,至绵州,又尽杀之,成都人殆尽”;顺治九年(1652年),清军在保宁“擒斩(王)复臣及伪将等二百余员、贼兵四万余级”。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才占领大部分四川。

  还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派王屏藩攻入四川,对四川的破坏也大。据《艳氵预 囊》卷五《王屏藩扰乱川陕》一文记:“所在地方,劫掠财贿,有不从者,即诬以罪,倾其身……广(元)、南(江)、通(江)、巴(州)、太平(万源)诸州县,宏(指王屏藩的北路将军谭宏)兵络绎不绝,勒索居民,十室九空,或涉深山穷谷人迹罕到之地,尚不得免。”

  以上三段时间,满人与汉人之间,地主与农民之间,汉人与汉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四川人民被大量杀戮。加之在这段时间里,四川天灾、瘟疫严重。《蜀碧》卷四记,顺治五年(1648年),四川“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睛,双目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肿如一,状似马蹄。三病中者不救”。又据新修《苍溪县志·大事记》载,顺治初年大旱、大饥、大疫席卷大半四川,川北苍溪、达县等地特重。顺治四年(1647年),“饥饿频仍,苍溪似洪荒之世。次年,又连遭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据一些地方传,当时四川一些地方还遭虎灾。川南泸州,岸上有数十虎鱼贯而行。富顺县境内,“数年断绝人烟,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城郭村圩之内……”在荣县,张懋尝主仆8人至荣县上任,城中四处无人,天尚未黑,群虎窜出,8人之中,5人葬身虎口。川北的南充县“群虎自山中出……”刘石溪在《蜀龟鉴》中述:“川南……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北……死于瘟虎者十一、二;川东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西……死于瘟虎者十一、二”(引自王纲《清代四川史》)。由此不难看出,战乱、天灾、瘟疫,是四川人丁剧减的直接原因。

  清初从湖广入川的移民,据说是走时自己带着本家前三代人的灵牌(死了的)或神位(没死的),作为到四川后敬奉祖宗的偶像,立在堂屋的神龛上,每逢佳节,必备香蜡纸帛和供品在神龛前跪拜。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间入籍巴州一带的湖广人,到了民国末年,已经是第9代、10代或11代人了。现在的巴中人(包括通江、南江、昌),在清代以前的土著居民是很少的,土著人仅存十之有二。巴州区《鼎山志·附录·考辨》中述道:“传说‘八大王’张献忠来鼎山,鼎山寨集张、梁、白、赵、董、谯、周、何、严、王这10姓人,在何老三的领导下,拒险自己获救……这10姓人就是后来鼎山的土著人口,其余则是湖广填川来的客家人。”访问不少老人,都承认这一说法。但经查阅这10姓人的家史、族谱、碑记,则不尽然,这10姓人的大多数,先祖还是湖广填川来的。就连何老三之弟何三禹的后裔,也说他先祖是湖广填川来的,有何应文的碑文可核。在巴州区鼎山一带,据说巩、康、刘三姓是土著人,因为刘姓祖婆朱氏与康姓结为夫妻,生二子,一姓康,一姓刘,所以后来每逢大的祭祀,刘姓敲锣打鼓去康家祠堂祭祖,且互不通婚。

  清初规模空前的南北各省客民入川垦殖,使四川在短短的数十年内,在战乱、灾荒、瘟疫的废墟上,恢复并发展了四川的经济社会。垦田数从康熙十年(1671年)的14810顷猛增到雍正六年(1728年)的431221顷,50余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29倍有奇。粮食、经济作物均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丝绸业、矿业、盐井、造纸、酿酒等手工业生产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移民入川,对四川的文化、习俗影响很大。最初移民入川在宗教、文化、方言、婚嫁、衣、食、住、行等方面均维持原籍方式,移民社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在四川遍布各地的客籍会馆、公所,就是保留下来的独特的移民异地文明。客籍会馆往往是入川各地客商集资建造,移民将其作为酬神演戏、联络同乡、款叙乡情的主要场所。所立会馆,两湖叫“禹王宫”,两粤叫“南华宫”,福建叫“天后宫”,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叫“万寿宫”。地方官叫“客长”,“设客民之长以约束之”,凡居民人等,小有牙角,即会客长、街保评议是非。在这种情况下,人多势众就强,就是一些土著居民,也依附和冒充入川最多的湖广省和麻城县籍人,以求得庇护和支持,于是就形成了“川地多楚民”了。

  福一房迁徙四川表录                                      

(纪文整理)

派名 支属 父名 何时徙何省县地名
光郁 甫荣 明书 康熙率妻子明达明凤徙四川
正六 甫祥 显宪 乾隆徙四川
正熙 甫祥 显滔 乾隆徙四川
兴彝 甫祥 仁谋 顺治率妻徙四川
光贞 甫祥 兴甸 康熙率妻子五人徙四川
光麟 甫祥 兴安 康熙率妻子明惠明远明智徙四川
光春 甫祥 兴孝 康熙徙四川
光正 甫祥 兴先 康熙偕弟光值光贤徙四川
光映 甫祥 兴纪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安岳县
光昊 甫祥 兴守 康熙率子明造等徙四川安岳县附郭乡
光修 甫祥 兴节 顺治偕弟光俗徙四川
光颀 甫祥 兴爵 康熙偕弟光颐侄伦生男彩生徙四川
光顺 甫祥 兴禄 康熙偕弟光硕等父子兄弟徙四川安岳县
光须 甫祥 兴彻 康熙率妻子明岱等徙四川榘县流江溪
明桃 甫祥 光莹 康熙徙四川
明瑞 甫祥 光进 康熙徙四川
明铎 甫祥 光涣 康熙徙四川
历乾 甫祥 明佐 乾隆偕弟历正历岱徙四川
历济 甫祥 明政 康熙率妻子历准历颢徙四川
历志 甫祥 明凤 康熙偕弟历荣历华历富徙四川
历豹 甫祥 光炯 康熙徙四川
历华 甫祥 明吉 康熙偕历商历周子代福侄林?(此字为一少在上,虫在下) 徙四川
历奇 甫祥 明姬 雍正偕侄爱喜徙四川
历福 甫祥 明显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
历诚 甫祥 明极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
历兴 甫祥 明胥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安岳县政府
历作 甫祥 明道 康熙徙四川
历兴 甫祥 明杰 乾隆率妻子三喜晚喜徙四川
代淮 甫祥 历荣 康熙徙四川
代龙 甫祥 历裳 乾隆徙四川
代宇 甫祥 历讯 康熙偕弟代宙代定代宾代宜徙四川
代任 甫祥 历朝 乾隆徙四川
贵喜 甫祥 历清 乾隆徙四川
朝俊 甫祥 代乾 乾隆率妻子纲明徙四川
纪凤 甫祥 纲元 乾隆徙四川

福五房迁徙四川表录                                   

(纪文整理)

派名 支属 父名 何时徙何省县地名
世依 伯甫 国职 康熙率仁六六子徙四川永川县白石铺
兴邦 伯甫 仁山 乾隆率妻儿老小光谏徙四川
光韬 伯甫 兴泰 雍正偕弟光命徙四川
光达 伯甫 光宁 雍正徙四川
光禄 伯甫 兴和 康熙偕侄子徙四川
明凤 伯甫 光道 乾隆徙四川
历才 伯甫 明谱 咸丰徙四川
兴良 甫聪 仁嘉 乾隆率妻子光吉徙四川
仁绍 甫裕 世硕 康熙率妻子兴定兴正徙四川
兴泰 甫裕 仁弟 雍正率妻子光士光礼光仁徙四川

                      “湖广填川”说

    在巴中民间,广泛流传着“湖广填川”的故事。一些老人常在茶余饭后讲述着祖先们是怎样历尽艰辛、长途跋涉来到四川,是怎样反捆着手被押进四川的。他们说,而今四川人有两个习惯都与祖先被押着入川有关:

  一是人们散步或停留时,总爱把两手反扣在背后,据说这是祖先被反剪双手押入四川一路养成的习惯,遗留给了后人。

  二是把上厕所说成“解手”,也是因为祖先进川时被捆着手,在途中需要大小便时,就向押送的官兵请求解手,于是后人们便习以为常地把上厕所叫做“解手”了。

  “湖广填川”的人是否是被捆着押入四川的?无足够的史证。也许有官府强行移民的做法;也许有一家人移往四川时,年轻人不愿去,父辈担心他们半路逃离,押着一路前往。

  “湖广填川”是一个移民的大话题,在巴中,主要是说清朝初期的移民。湖广,是指今湖北、湖南两省。元朝设置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今湖南全境及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方。明朝的湖广布政使司,将今广东、广西辖地分出,只包括今湖北、湖南地,仍叫湖广。清朝初年,也称为湖广省,到雍正时,才分为湖北、湖南二省。但两湖总督仍有湖广总督之称。所谓“湖广填川”,就是指湖北、湖南两省人口迁居四川。

  其实清初迁入四川的外省人口,不只是湖北、湖南,还有其他一些省的人,如朱德元帅的祖先原籍是广东韶关,清康熙末年到川北,定居仪陇马鞍场大湾。而其中以两湖的人入川居多。

  据《巴中县志》载,巴中移民,不是起于“湖广填川”。早在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有李寿自贵州安顺一带引僚入蜀,次年诸僚至巴西渠州,汉昌一带始有僚人。其后蜀汉地区僚人居其半。古巴州乡间山野多有“蛮洞子”,据说这是僚人死后安葬的洞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僚人同当地土著人融合同化了。不过,清朝初、中期的“湖广填川”是巴中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

  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各地奉命招民垦田。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清廷颁行四川招民条例,命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可谓是清初“湖广填川”开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在四川实行招民垦荒,10年起科,就是移民开荒者,耕种满10年才征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廷又规定凡留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其地亩给为永业,后来人们称“插占为业”,就是垦荒者自己划占一片土地为自己垦殖的田业。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令各省编审人丁,将增加之数进行统计上报,另立清册,永不加赋;这一年湖广人民来四川垦荒者甚多,湖广人民来巴州垦荒者自此年开始,移民浪潮一直延续到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准各省入川人民每户酌分水田30亩,或旱田50亩。

  从清世祖顺治末年到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60多年间,入川移民达100多万,其中因湖广人民移居四川的占多数,所以“湖广填川”成了后代川人、包括巴中一带的人对移民的通用语。而且现今巴中一带很多人都说他们的祖先是来自湖北麻城、孝感。据考证,不一定都是来自那个地方,而是当时麻城、孝感是移民集中起程前往四川的出发地之一。由于一些移民文化程度低,或者人年轻,移居后对自己具体的出生地淡忘,而对移民的出发地印象深刻,所以大都说他们是来自麻城、孝感。

  一些史学家研究,秦灭巴蜀后,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四川大规模的移民有6次之多。

  第一次发生在秦灭巴蜀到灭六国之后。秦始皇迁六国富豪入蜀,如徙赵国卓氏,齐国程郑,秦国罪人吕不韦等入蜀。

  第二次发生在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东汉中原战乱,南阳、三辅居民数万家避乱入蜀,被益州牧刘焉收编为“东川兵”。三国时刘备带荆州兵万余人入川。西晋元康七年(297年),雍州、秦州大旱,次年略阳、天水、扶风、始平、武都、阳平等6郡流民数万家逃饥入蜀。

  第三次发生在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后,金兵南下,陕、豫、甘等地难民纷纷入四川避难。

  第四次发生在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后,近20年战乱。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湖北地区红巾军明玉珍部千人及随军乡民入川。明初,四川人口稀少,明王朝平定四川后,开始进行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主要是将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部分人口多的地方的人移往四川。这是第一次“湖广填川”。

  第五次发生在清初,就是前面所说的清初移民活动,也是四川巴中人民印象最深的“湖广填川”,应当说是第二次“湖广填川”。

  第六次发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东北、华北、华东大批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迁移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东部人口也随之内迁。 

  以上六次移民,唯清朝初期规模最大,在四川人民中影响最深。为什么会发生这次重大的移民活动?主要原因是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战乱、天灾、瘟疫接连不断,四川境内人口急剧减少。据通江县志载,清圣祖康熙四十年(1701年)清查丁口时,全县摊丁入亩数仅“九百七十三丁三分”,折合4867人。四川人烟稀少,大片田土荒芜,人口较多的湖广移民入川,成为历史的必然。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川”是否是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引起的?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是陕西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的农民,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率领米脂18寨农民起义,自称“八大王”,因身长面黄,人称“黄虎”,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他率领的农民军杀贪官污吏,诛土豪劣坤,所到之处,受到农民的欢迎。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对他十分痛恨,给他造了不少坏舆论,说什么“八大王”剿四川见人就杀,杀得鸡犬不留。张献忠为什么要剿四川?据说是因为张献忠儿时曾随父贩枣至四川内江,把驴子拴在一绅士的坊侧,粪尿污了石柱,绅士命仆人鞭打张献忠的父亲,张献忠怒目不敢争抗,临走时发誓说:“将来我再来时,要把尔等杀尽,方泄我恨。”又说,张献忠起义后,带兵从湖北进入四川时,在川、鄂边交界处的碚石扎营,第二天他在两省交界的地方大便,先在四川境内扯草揩擦,正好抓着藿麻 (即荨麻草——带毒刺的蝎子草,又名蛤蟆草),手背臀部都被刺痛。他又伸手到湖北境内扯草,但草并不刺手。张献忠就问湖北人,为什么四川的草刺人?回答说,这草叫藿麻。张献忠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说:“四川人真厉害,连草都这么凶!我就从这里杀起。”还谣传张献忠是“天煞星”下凡,并编出童谣唱道:“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使瘟疫在后头。”还有的说,张献忠好杀人,因为他有“神经病”。

  实事求是说,张献忠入川确实杀了一些人,杀的多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官军和反对起义军的人,但四川人口剧减,绝不是张献忠入川杀少了的,不能归咎于张献忠的农民起义。

  明末清初四川遭受长期的大规模战乱达数十年,张献忠亲率起义军两次入蜀先后只是5年短暂时间,而战乱最长的则是清军、地方武装对起义军的围剿和张献忠部反围剿的拉锯战;继而是南明军与清军的战争,以及南明军将领内部之间的相互争夺厮杀;其后是吴三桂反清,叛军与清军在四川的拉锯战,又称“三藩之战”。这些战乱,持续30余年,反反复复,四川人民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屠杀。正如郭沫若指出的那样:“‘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说法有些夸大,但在当时,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互相厮杀的数量一定不小”(引自《张献忠屠蜀辨》)。

  张献忠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从湖北谷城经陕西安康(兴安、平利)率军由渔渡溪第一次攻入四川,用“以走制胜”的战术拖垮敌人。但在太平即今万源县玛瑙山与明军左良玉相战而败,牺牲3500多人,3月,官军贺人龙、李国奇部又大败张献忠,起义军又牺牲1300多人。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率部转战川北、川东,在开县击破明军后入湖北。第一次入川在川东北部分地方活动仅两年时间。清世祖顺治元年至顺治三年(1644年—1646年)约3年时间,张献忠第二次攻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1646年8月,被官军逐出成都,赶到川北,是年11月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军豪格部突袭,张献忠不幸中箭牺牲。张献忠这两次入川只有5年时间,他根本不可能亲率其部把四川杀得鸡犬不留。

  1923年成书的《清代通史》所述:“献忠性嗜杀,屠戮之残,亘古无闻……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川中人迹殆尽。”可谓是离奇的夸大。明朝万历六年(1518年),四川人口仅310万,全国人口也才6069万,张献忠入川时,四川人口也不过三四百万,怎么能杀出6亿多人来?真是弥天大谎。

  那么屠杀四川人民的主要凶手究竟是谁?一是张献忠牺牲后,四川大部分地区为明军占有,他们变本加厉镇压农民起义,其内部互相攻伐,争权夺利,扩充地盘,拥兵自雄,给四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清初杨鸿基在《蜀难纪实》中说得具体:“(残明军)闻贼北去,相与倡言恢复……日以挞粮为名,日出抢掠,其难更酷于贼……每得一人,绑刺炮烙,必得财物而后已……故民虽免于刀刃,而死于拷掠者十常八九也……粮罄尽……已有人相食者,而诸兵搜劫无已,民不能出而求食,故不死于兵则死于饿。”

  再是张献忠牺牲后,清军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军,一方面与明军交锋,斗争十分残酷。《东华录》顺治七载,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突袭张献忠,“斩首数万计”;顺治四年(1647年)十一月,“清军将领梁一训驱残民数千北去,至绵州,又尽杀之,成都人殆尽”;顺治九年(1652年),清军在保宁“擒斩(王)复臣及伪将等二百余员、贼兵四万余级”。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才占领大部分四川。

  还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派王屏藩攻入四川,对四川的破坏也大。据《艳氵预 囊》卷五《王屏藩扰乱川陕》一文记:“所在地方,劫掠财贿,有不从者,即诬以罪,倾其身……广(元)、南(江)、通(江)、巴(州)、太平(万源)诸州县,宏(指王屏藩的北路将军谭宏)兵络绎不绝,勒索居民,十室九空,或涉深山穷谷人迹罕到之地,尚不得免。”

  以上三段时间,满人与汉人之间,地主与农民之间,汉人与汉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四川人民被大量杀戮。加之在这段时间里,四川天灾、瘟疫严重。《蜀碧》卷四记,顺治五年(1648年),四川“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睛,双目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肿如一,状似马蹄。三病中者不救”。又据新修《苍溪县志·大事记》载,顺治初年大旱、大饥、大疫席卷大半四川,川北苍溪、达县等地特重。顺治四年(1647年),“饥饿频仍,苍溪似洪荒之世。次年,又连遭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据一些地方传,当时四川一些地方还遭虎灾。川南泸州,岸上有数十虎鱼贯而行。富顺县境内,“数年断绝人烟,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城郭村圩之内……”在荣县,张懋尝主仆8人至荣县上任,城中四处无人,天尚未黑,群虎窜出,8人之中,5人葬身虎口。川北的南充县“群虎自山中出……”刘石溪在《蜀龟鉴》中述:“川南……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北……死于瘟虎者十一、二;川东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西……死于瘟虎者十一、二”(引自王纲《清代四川史》)。由此不难看出,战乱、天灾、瘟疫,是四川人丁剧减的直接原因。

  清初从湖广入川的移民,据说是走时自己带着本家前三代人的灵牌(死了的)或神位(没死的),作为到四川后敬奉祖宗的偶像,立在堂屋的神龛上,每逢佳节,必备香蜡纸帛和供品在神龛前跪拜。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间入籍巴州一带的湖广人,到了民国末年,已经是第9代、10代或11代人了。现在的巴中人(包括通江、南江、昌),在清代以前的土著居民是很少的,土著人仅存十之有二。巴州区《鼎山志·附录·考辨》中述道:“传说‘八大王’张献忠来鼎山,鼎山寨集张、梁、白、赵、董、谯、周、何、严、王这10姓人,在何老三的领导下,拒险自己获救……这10姓人就是后来鼎山的土著人口,其余则是湖广填川来的客家人。”访问不少老人,都承认这一说法。但经查阅这10姓人的家史、族谱、碑记,则不尽然,这10姓人的大多数,先祖还是湖广填川来的。就连何老三之弟何三禹的后裔,也说他先祖是湖广填川来的,有何应文的碑文可核。在巴州区鼎山一带,据说巩、康、刘三姓是土著人,因为刘姓祖婆朱氏与康姓结为夫妻,生二子,一姓康,一姓刘,所以后来每逢大的祭祀,刘姓敲锣打鼓去康家祠堂祭祖,且互不通婚。

  清初规模空前的南北各省客民入川垦殖,使四川在短短的数十年内,在战乱、灾荒、瘟疫的废墟上,恢复并发展了四川的经济社会。垦田数从康熙十年(1671年)的14810顷猛增到雍正六年(1728年)的431221顷,50余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29倍有奇。粮食、经济作物均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丝绸业、矿业、盐井、造纸、酿酒等手工业生产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移民入川,对四川的文化、习俗影响很大。最初移民入川在宗教、文化、方言、婚嫁、衣、食、住、行等方面均维持原籍方式,移民社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在四川遍布各地的客籍会馆、公所,就是保留下来的独特的移民异地文明。客籍会馆往往是入川各地客商集资建造,移民将其作为酬神演戏、联络同乡、款叙乡情的主要场所。所立会馆,两湖叫“禹王宫”,两粤叫“南华宫”,福建叫“天后宫”,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叫“万寿宫”。地方官叫“客长”,“设客民之长以约束之”,凡居民人等,小有牙角,即会客长、街保评议是非。在这种情况下,人多势众就强,就是一些土著居民,也依附和冒充入川最多的湖广省和麻城县籍人,以求得庇护和支持,于是就形成了“川地多楚民”了。

 福一房迁徙四川表录                                      

(纪文整理)

派名 支属 父名 何时徙何省县地名
光郁 甫荣 明书 康熙率妻子明达明凤徙四川
正六 甫祥 显宪 乾隆徙四川
正熙 甫祥 显滔 乾隆徙四川
兴彝 甫祥 仁谋 顺治率妻徙四川
光贞 甫祥 兴甸 康熙率妻子五人徙四川
光麟 甫祥 兴安 康熙率妻子明惠明远明智徙四川
光春 甫祥 兴孝 康熙徙四川
光正 甫祥 兴先 康熙偕弟光值光贤徙四川
光映 甫祥 兴纪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安岳县
光昊 甫祥 兴守 康熙率子明造等徙四川安岳县附郭乡
光修 甫祥 兴节 顺治偕弟光俗徙四川
光颀 甫祥 兴爵 康熙偕弟光颐侄伦生男彩生徙四川
光顺 甫祥 兴禄 康熙偕弟光硕等父子兄弟徙四川安岳县
光须 甫祥 兴彻 康熙率妻子明岱等徙四川榘县流江溪
明桃 甫祥 光莹 康熙徙四川
明瑞 甫祥 光进 康熙徙四川
明铎 甫祥 光涣 康熙徙四川
历乾 甫祥 明佐 乾隆偕弟历正历岱徙四川
历济 甫祥 明政 康熙率妻子历准历颢徙四川
历志 甫祥 明凤 康熙偕弟历荣历华历富徙四川
历豹 甫祥 光炯 康熙徙四川
历华 甫祥 明吉 康熙偕历商历周子代福侄林?(此字为一少在上,虫在下) 徙四川
历奇 甫祥 明姬 雍正偕侄爱喜徙四川
历福 甫祥 明显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
历诚 甫祥 明极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
历兴 甫祥 明胥 康熙率妻子徙四川安岳县政府
历作 甫祥 明道 康熙徙四川
历兴 甫祥 明杰 乾隆率妻子三喜晚喜徙四川
代淮 甫祥 历荣 康熙徙四川
代龙 甫祥 历裳 乾隆徙四川
代宇 甫祥 历讯 康熙偕弟代宙代定代宾代宜徙四川
代任 甫祥 历朝 乾隆徙四川
贵喜 甫祥 历清 乾隆徙四川
朝俊 甫祥 代乾 乾隆率妻子纲明徙四川
纪凤 甫祥 纲元 乾隆徙四川

福五房迁徙四川表录                                   

(纪文整理)

派名 支属 父名 何时徙何省县地名
世依 伯甫 国职 康熙率仁六六子徙四川永川县白石铺
兴邦 伯甫 仁山 乾隆率妻儿老小光谏徙四川
光韬 伯甫 兴泰 雍正偕弟光命徙四川
光达 伯甫 光宁 雍正徙四川
光禄 伯甫 兴和 康熙偕侄子徙四川
明凤 伯甫 光道 乾隆徙四川
历才 伯甫 明谱 咸丰徙四川
兴良 甫聪 仁嘉 乾隆率妻子光吉徙四川
仁绍 甫裕 世硕 康熙率妻子兴定兴正徙四川
兴泰 甫裕 仁弟 雍正率妻子光士光礼光仁徙四川

“湖广填川”说

       在巴中民间,广泛流传着“湖广填川”的故事。一些老人常在茶余饭后讲述着祖先们是怎样历尽艰辛、长途跋涉来到四川,是怎样反捆着手被押进四川的。他们说,而今四川人有两个习惯都与祖先被押着入川有关:

  一是人们散步或停留时,总爱把两手反扣在背后,据说这是祖先被反剪双手押入四川一路养成的习惯,遗留给了后人。

  二是把上厕所说成“解手”,也是因为祖先进川时被捆着手,在途中需要大小便时,就向押送的官兵请求解手,于是后人们便习以为常地把上厕所叫做“解手”了。

  “湖广填川”的人是否是被捆着押入四川的?无足够的史证。也许有官府强行移民的做法;也许有一家人移往四川时,年轻人不愿去,父辈担心他们半路逃离,押着一路前往。

  “湖广填川”是一个移民的大话题,在巴中,主要是说清朝初期的移民。湖广,是指今湖北、湖南两省。元朝设置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今湖南全境及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方。明朝的湖广布政使司,将今广东、广西辖地分出,只包括今湖北、湖南地,仍叫湖广。清朝初年,也称为湖广省,到雍正时,才分为湖北、湖南二省。但两湖总督仍有湖广总督之称。所谓“湖广填川”,就是指湖北、湖南两省人口迁居四川。

  其实清初迁入四川的外省人口,不只是湖北、湖南,还有其他一些省的人,如朱德元帅的祖先原籍是广东韶关,清康熙末年到川北,定居仪陇马鞍场大湾。而其中以两湖的人入川居多。

  据《巴中县志》载,巴中移民,不是起于“湖广填川”。早在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有李寿自贵州安顺一带引僚入蜀,次年诸僚至巴西渠州,汉昌一带始有僚人。其后蜀汉地区僚人居其半。古巴州乡间山野多有“蛮洞子”,据说这是僚人死后安葬的洞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僚人同当地土著人融合同化了。不过,清朝初、中期的“湖广填川”是巴中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

  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各地奉命招民垦田。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清廷颁行四川招民条例,命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可谓是清初“湖广填川”开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在四川实行招民垦荒,10年起科,就是移民开荒者,耕种满10年才征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廷又规定凡留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其地亩给为永业,后来人们称“插占为业”,就是垦荒者自己划占一片土地为自己垦殖的田业。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令各省编审人丁,将增加之数进行统计上报,另立清册,永不加赋;这一年湖广人民来四川垦荒者甚多,湖广人民来巴州垦荒者自此年开始,移民浪潮一直延续到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准各省入川人民每户酌分水田30亩,或旱田50亩。

  从清世祖顺治末年到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60多年间,入川移民达100多万,其中因湖广人民移居四川的占多数,所以“湖广填川”成了后代川人、包括巴中一带的人对移民的通用语。而且现今巴中一带很多人都说他们的祖先是来自湖北麻城、孝感。据考证,不一定都是来自那个地方,而是当时麻城、孝感是移民集中起程前往四川的出发地之一。由于一些移民文化程度低,或者人年轻,移居后对自己具体的出生地淡忘,而对移民的出发地印象深刻,所以大都说他们是来自麻城、孝感。

  一些史学家研究,秦灭巴蜀后,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四川大规模的移民有6次之多。

  第一次发生在秦灭巴蜀到灭六国之后。秦始皇迁六国富豪入蜀,如徙赵国卓氏,齐国程郑,秦国罪人吕不韦等入蜀。

  第二次发生在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东汉中原战乱,南阳、三辅居民数万家避乱入蜀,被益州牧刘焉收编为“东川兵”。三国时刘备带荆州兵万余人入川。西晋元康七年(297年),雍州、秦州大旱,次年略阳、天水、扶风、始平、武都、阳平等6郡流民数万家逃饥入蜀。

  第三次发生在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后,金兵南下,陕、豫、甘等地难民纷纷入四川避难。

  第四次发生在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后,近20年战乱。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湖北地区红巾军明玉珍部千人及随军乡民入川。明初,四川人口稀少,明王朝平定四川后,开始进行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主要是将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部分人口多的地方的人移往四川。这是第一次“湖广填川”。

  第五次发生在清初,就是前面所说的清初移民活动,也是四川巴中人民印象最深的“湖广填川”,应当说是第二次“湖广填川”。

  第六次发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东北、华北、华东大批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迁移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东部人口也随之内迁。 

  以上六次移民,唯清朝初期规模最大,在四川人民中影响最深。为什么会发生这次重大的移民活动?主要原因是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战乱、天灾、瘟疫接连不断,四川境内人口急剧减少。据通江县志载,清圣祖康熙四十年(1701年)清查丁口时,全县摊丁入亩数仅“九百七十三丁三分”,折合4867人。四川人烟稀少,大片田土荒芜,人口较多的湖广移民入川,成为历史的必然。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川”是否是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引起的?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是陕西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的农民,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率领米脂18寨农民起义,自称“八大王”,因身长面黄,人称“黄虎”,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他率领的农民军杀贪官污吏,诛土豪劣坤,所到之处,受到农民的欢迎。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对他十分痛恨,给他造了不少坏舆论,说什么“八大王”剿四川见人就杀,杀得鸡犬不留。张献忠为什么要剿四川?据说是因为张献忠儿时曾随父贩枣至四川内江,把驴子拴在一绅士的坊侧,粪尿污了石柱,绅士命仆人鞭打张献忠的父亲,张献忠怒目不敢争抗,临走时发誓说:“将来我再来时,要把尔等杀尽,方泄我恨。”又说,张献忠起义后,带兵从湖北进入四川时,在川、鄂边交界处的碚石扎营,第二天他在两省交界的地方大便,先在四川境内扯草揩擦,正好抓着藿麻 (即荨麻草——带毒刺的蝎子草,又名蛤蟆草),手背臀部都被刺痛。他又伸手到湖北境内扯草,但草并不刺手。张献忠就问湖北人,为什么四川的草刺人?回答说,这草叫藿麻。张献忠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说:“四川人真厉害,连草都这么凶!我就从这里杀起。”还谣传张献忠是“天煞星”下凡,并编出童谣唱道:“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使瘟疫在后头。”还有的说,张献忠好杀人,因为他有“神经病”。

  实事求是说,张献忠入川确实杀了一些人,杀的多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官军和反对起义军的人,但四川人口剧减,绝不是张献忠入川杀少了的,不能归咎于张献忠的农民起义。

  明末清初四川遭受长期的大规模战乱达数十年,张献忠亲率起义军两次入蜀先后只是5年短暂时间,而战乱最长的则是清军、地方武装对起义军的围剿和张献忠部反围剿的拉锯战;继而是南明军与清军的战争,以及南明军将领内部之间的相互争夺厮杀;其后是吴三桂反清,叛军与清军在四川的拉锯战,又称“三藩之战”。这些战乱,持续30余年,反反复复,四川人民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屠杀。正如郭沫若指出的那样:“‘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说法有些夸大,但在当时,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互相厮杀的数量一定不小”(引自《张献忠屠蜀辨》)。

  张献忠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从湖北谷城经陕西安康(兴安、平利)率军由渔渡溪第一次攻入四川,用“以走制胜”的战术拖垮敌人。但在太平即今万源县玛瑙山与明军左良玉相战而败,牺牲3500多人,3月,官军贺人龙、李国奇部又大败张献忠,起义军又牺牲1300多人。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率部转战川北、川东,在开县击破明军后入湖北。第一次入川在川东北部分地方活动仅两年时间。清世祖顺治元年至顺治三年(1644年—1646年)约3年时间,张献忠第二次攻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1646年8月,被官军逐出成都,赶到川北,是年11月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军豪格部突袭,张献忠不幸中箭牺牲。张献忠这两次入川只有5年时间,他根本不可能亲率其部把四川杀得鸡犬不留。

  1923年成书的《清代通史》所述:“献忠性嗜杀,屠戮之残,亘古无闻……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川中人迹殆尽。”可谓是离奇的夸大。明朝万历六年(1518年),四川人口仅310万,全国人口也才6069万,张献忠入川时,四川人口也不过三四百万,怎么能杀出6亿多人来?真是弥天大谎。

  那么屠杀四川人民的主要凶手究竟是谁?一是张献忠牺牲后,四川大部分地区为明军占有,他们变本加厉镇压农民起义,其内部互相攻伐,争权夺利,扩充地盘,拥兵自雄,给四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清初杨鸿基在《蜀难纪实》中说得具体:“(残明军)闻贼北去,相与倡言恢复……日以挞粮为名,日出抢掠,其难更酷于贼……每得一人,绑刺炮烙,必得财物而后已……故民虽免于刀刃,而死于拷掠者十常八九也……粮罄尽……已有人相食者,而诸兵搜劫无已,民不能出而求食,故不死于兵则死于饿。”

  再是张献忠牺牲后,清军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军,一方面与明军交锋,斗争十分残酷。《东华录》顺治七载,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突袭张献忠,“斩首数万计”;顺治四年(1647年)十一月,“清军将领梁一训驱残民数千北去,至绵州,又尽杀之,成都人殆尽”;顺治九年(1652年),清军在保宁“擒斩(王)复臣及伪将等二百余员、贼兵四万余级”。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才占领大部分四川。

  还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派王屏藩攻入四川,对四川的破坏也大。据《艳氵预 囊》卷五《王屏藩扰乱川陕》一文记:“所在地方,劫掠财贿,有不从者,即诬以罪,倾其身……广(元)、南(江)、通(江)、巴(州)、太平(万源)诸州县,宏(指王屏藩的北路将军谭宏)兵络绎不绝,勒索居民,十室九空,或涉深山穷谷人迹罕到之地,尚不得免。”

  以上三段时间,满人与汉人之间,地主与农民之间,汉人与汉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四川人民被大量杀戮。加之在这段时间里,四川天灾、瘟疫严重。《蜀碧》卷四记,顺治五年(1648年),四川“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睛,双目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肿如一,状似马蹄。三病中者不救”。又据新修《苍溪县志·大事记》载,顺治初年大旱、大饥、大疫席卷大半四川,川北苍溪、达县等地特重。顺治四年(1647年),“饥饿频仍,苍溪似洪荒之世。次年,又连遭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据一些地方传,当时四川一些地方还遭虎灾。川南泸州,岸上有数十虎鱼贯而行。富顺县境内,“数年断绝人烟,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城郭村圩之内……”在荣县,张懋尝主仆8人至荣县上任,城中四处无人,天尚未黑,群虎窜出,8人之中,5人葬身虎口。川北的南充县“群虎自山中出……”刘石溪在《蜀龟鉴》中述:“川南……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北……死于瘟虎者十一、二;川东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西……死于瘟虎者十一、二”(引自王纲《清代四川史》)。由此不难看出,战乱、天灾、瘟疫,是四川人丁剧减的直接原因。

  清初从湖广入川的移民,据说是走时自己带着本家前三代人的灵牌(死了的)或神位(没死的),作为到四川后敬奉祖宗的偶像,立在堂屋的神龛上,每逢佳节,必备香蜡纸帛和供品在神龛前跪拜。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间入籍巴州一带的湖广人,到了民国末年,已经是第9代、10代或11代人了。现在的巴中人(包括通江、南江、昌),在清代以前的土著居民是很少的,土著人仅存十之有二。巴州区《鼎山志·附录·考辨》中述道:“传说‘八大王’张献忠来鼎山,鼎山寨集张、梁、白、赵、董、谯、周、何、严、王这10姓人,在何老三的领导下,拒险自己获救……这10姓人就是后来鼎山的土著人口,其余则是湖广填川来的客家人。”访问不少老人,都承认这一说法。但经查阅这10姓人的家史、族谱、碑记,则不尽然,这10姓人的大多数,先祖还是湖广填川来的。就连何老三之弟何三禹的后裔,也说他先祖是湖广填川来的,有何应文的碑文可核。在巴州区鼎山一带,据说巩、康、刘三姓是土著人,因为刘姓祖婆朱氏与康姓结为夫妻,生二子,一姓康,一姓刘,所以后来每逢大的祭祀,刘姓敲锣打鼓去康家祠堂祭祖,且互不通婚。

  清初规模空前的南北各省客民入川垦殖,使四川在短短的数十年内,在战乱、灾荒、瘟疫的废墟上,恢复并发展了四川的经济社会。垦田数从康熙十年(1671年)的14810顷猛增到雍正六年(1728年)的431221顷,50余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29倍有奇。粮食、经济作物均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丝绸业、矿业、盐井、造纸、酿酒等手工业生产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移民入川,对四川的文化、习俗影响很大。最初移民入川在宗教、文化、方言、婚嫁、衣、食、住、行等方面均维持原籍方式,移民社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在四川遍布各地的客籍会馆、公所,就是保留下来的独特的移民异地文明。客籍会馆往往是入川各地客商集资建造,移民将其作为酬神演戏、联络同乡、款叙乡情的主要场所。所立会馆,两湖叫“禹王宫”,两粤叫“南华宫”,福建叫“天后宫”,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叫“万寿宫”。地方官叫“客长”,“设客民之长以约束之”,凡居民人等,小有牙角,即会客长、街保评议是非。在这种情况下,人多势众就强,就是一些土著居民,也依附和冒充入川最多的湖广省和麻城县籍人,以求得庇护和支持,于是就形成了“川地多楚民”了。(本文作者:康义军,摘自《湖南康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