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康驿镇隶属济宁市汶上县。自唐代始为重要驿站,史称康庄驿,清代乾隆、康熙皇帝曾在此过路小憩。据县志记载,该镇以驻地自然村而得名,因康姓较多改名康庄,此村曾被设为驿站,又改名为康庄驿,解放后简称康驿。
第七十代祖“枢”时逢宋末“金元蜂乱为元兵所拒 搜达鲁花赤摄管油醋盐法事至成宗大德二年戊戌迁葬平阳郡”。七十一代祖长枝“晔”、次枝“恭”均为元末进士,长枝“晔”生四子“成、明、保、泰”。由于此时康氏系朝廷命官,我祖主动响应明朝“大移民”策略,长子“成”于明太祖洪武13年自平阳府迁居北直广平府鸡泽县(鸡泽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邯郸市鸡泽,古代不是县名,而是个自然的沼泽地名),生三子“仁美、仁赞、仁聚”;次子“明”迁陕西昌府(未接续);“保”迁山东济南卫(本族同迁三支余不详载),即当今的泰安市及章丘市;“泰”迁居河南汝宁府上蔡县(未接续);第七十三代“仁美”(长枝)身为大明永乐年间南京兵部郎中(司长,位在尚书、寺郎之下),受命来山东济宁搞“军屯”并兼理运河航运(自1415年起,明朝规定漕运全部经由内河,停止海运,以三千艘支淮安粮运到济宁,以二千艘支济宁粮运赴通州,当时济宁被称为“运河之都”),后定居汶上县康驿镇。73代二枝三枝“仁赞、仁聚”下落不明。由于元末朝政荒废,“恭”“为 臣诤死墓葬山东费县”,其生三子若泰、若孟、若霖, 若泰由文学登第累官至礼部侍郎,若孟、若霖具以经学著东山书院(即现在的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康家集)。 据传很久以前在汶上城区有康姓人居住在现在县城的康阜路附近,现如今汶上县城内国税局附近就是当时的康氏墓地,由于文革及城市规划等原因,林地里牌坊全部被毁或下落不明。自济宁往北沿105国道至汶上约30多华里处即是康驿镇,现在镇上康南、康中、康北三村一共有几户康姓人。自康驿镇往北沿105国道至汶上约3华里处东侧有个康庄村,现人口约1200余人口,村里居住的基本都是康姓人。原来在这里有康氏的家庙,庙里曾供奉着佛像,并有几名和尚,但文化大革命时已遭破坏,后来这里成了康庄小学。如今在这记载里遗留的文化遗产已不多,最具考证价值的一通老祖碑由于中间部分残缺不全而给考古工作带来了困难和不便,但仅从残存的底部碑文及碑冒文字记载来看,此碑应该是大明其间的族人们为上十几代先辈们遗传脉络、播迁状况及歌功颂德所立,仅残存的碑文正反面就有数百字。奇怪的是正面碑冒图案不知为何是双凤图案,现仅能看出“大明”字样,背面是“康氏之图”字样,底部正反面碑文能够认出的人名好象家簿中都无记载。现在族人们正在着手找寻碑的中间部分,相信不久的将来康驿镇族人的遗传脉络即将大白于世。尽管如此,但康庄祖传的舞狮子、踩高翘、划旱船和二人斗等民间艺术经久不衰,不久前其又已经获得了济宁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另外康驿镇唯一一位百岁老人康德柱仍然在康庄村健在。 从康庄沿环乡道向东约十华里处有个大堂阳村,现在村里面居住着300多康氏族人,该地族人是第80代祖仲彪从康驿镇康庄迁来,在这里的康家最小字辈是第98代“明”字辈,在这边康家的林地里幸存着三统老祖的墓碑,其中一统墓碑上清晰地记载着第73代祖南京兵部郎中仁美公;另一统是89代祖清跋贡当时任河北定陶县候补知县的公。据老人们讲公告老还乡后被孔府请去讲学时,公将康氏家谱带到孔府让小圣人为康家续字时得病,返乡后不久便病逝了,致使康氏家谱遗留在了曲阜孔家,其属实与否有待考证。在这里过去康家是唯一的遇有重要节日及家族活动必定挂官灯的特殊传统待遇,只可惜现在官灯没有了,神主楼也残缺不全。 距离康驿镇西南约三华里有个高庄村,现在在村里现共生活着几十口康姓人。其是近年从康驿镇康庄迁居过来的。在郭楼镇的康村有130余康姓人,白石乡的金村有200余康姓人,其最近也已经和我们接续。 汶上这一带有康氏族谱共三簿,至笔者这一代已是第96代,目前最小字辈已经排到第98代,并且代代有记载,世世有考证,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意义。此乃是第62代祖天理少卿康澄于天成四年奏请后唐明宗下诏钦赐所续字辈。第一代祖先辈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卫侯康叔。族谱第一簿中记载了自始祖康叔至第72代祖成期间的繁衍生息状况。从该簿中可以看出,在这期间的康氏族人大多功德显赫,且遗传脉络清晰,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之前的簿续中只不过是只传载了长枝的繁衍生息状况,唯有在长枝乏续的情况下才转续次枝。 济宁市任城区朱营村有康姓人60多口,这一枝是89代祖保从康驿镇康庄迁居而来;济宁市长沟镇长沟村有康姓人170余口,这一枝是89代祖法举从康驿镇康庄迁居而来;泗水县柘沟镇北郭家庄康姓人有200余人口,这一枝由88代祖调运从康驿镇大堂阳迁居而来。临沂市费县、平邑、苍山县、郯城县及日照市的康姓人均是第70祖带次枝恭的传人,泰安市、章丘市康姓人族均是72代传人。 (山东 康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