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泌阳康氏发展史考

浏览: 次 日期:2008-06-06

据泌阳《康氏族谱》载,泌阳康氏始祖生于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省泌阳县羊册镇官田洼河东康庄。在此居住32  年。始祖长子康进科生于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次子康进朝生于万历四十五年 (1617年),三子康进国生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迁至泌阳县羊册镇官田洼东康庄时,三子年龄分别是十二岁、十岁、八岁。四子康进忠生卒年号待考。始祖世代为农,社会地位低微,南迁后希望儿子们努力进取,有朝一日能科举成名,入朝作官,为国尽忠,宦海荣升。因此给四个儿子取名康进科、康进朝、康进国、康进忠。

康进科养育四个儿子。大儿康景明,次子康景旺,三儿康景秀,四子康景州都先后生于官田洼东康庄。

康进朝长子康崇先,迁入官田洼东康庄十四年时出生,即明朝崇祯十四年 (1641年)。次子康崇福,迁入官田洼东康庄十六年时出生,即明朝崇祯十六年。三子康崇禄,顺治二年(1645年)出生于官田洼东康庄。

康进国支系由于没有家谱或家谱失传,又没有碑文详载,发展情况难考。

康进忠,因排行老四,在社旗县上下康碑楼载称之为“康四进忠”。

“官田洼”的得名。始祖从山西省南迁到河南省泌阳县羊册镇西北六里康庄,在此苦心经营,养六犋牛,村庄周围有六百亩沃田,西边是条河,即“木桥分手”那条河。后来发展到十八犋牛,开垦了河西岸现在的官田洼,一千多亩良田。官田洼是现在羊册镇的稻米之乡,有“稻米熟,羊册足”之美誉。“木桥分手”之后,这千亩沃田是弟兄四人共有财产,故称“官田洼”。老大老二老三分别迁走,老四留在康庄孝敬父母,守住“官田”。对康四进忠支系的归宿有争议,有待细考,今不详述。

“木桥分手”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官田洼的千亩良田,当时因水利条件差并不能旱涝保收,不是始祖理想的沃土。二是康进科、康进朝、康进国与康四进忠不是一母同胞。进科、进朝、进国之母在官田洼东康庄居住时去世,始祖又续娶,继母生康四进忠。对老大老二老三来说她是后娘。后娘对亲生儿子康进忠亲近,对其他儿子媳妇较疏远,因此引起了母子之间、婆媳之间的不和。为避免生气,需要寻找一片安定和谐的居地,因此这是“木桥分手”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三是迷信,在泌阳县羊册镇官田洼居住三十多年间,由于始祖父子苦心劳作,家大业旺,拥有十八犋牛,河东河西近二千亩地,拥有种地户上百。官田洼东康庄居住的还有姓朱的、姓马的等七姓八家的种地户,康氏坟茔座落在官田洼千亩良田北端,背靠高岗,南临沃田。后来姓朱的买了康氏坟茔背后的一块土地,也在这里扎了茔地,占了康氏的上风。使康氏人丁不旺,迷信说叫猪(朱)吃糠(康),姓康的和姓朱的直到现在不能住在一起就是这个原因。

“木桥分手”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官田洼的千亩良田,当时因水利条件差并不能旱涝保收,不是始祖理想的沃土。二是康进科、康进朝、康进国与康四进忠不是一母同胞。进科、进朝、进国之母在官田洼东康庄居住时去世,始祖又续娶,继母生康四进忠。对老大老二老三来说她是后娘。后娘对亲生儿子康进忠亲近,对其他儿子媳妇较疏远,因此引起了母子之间、婆媳之间的不和。为避免生气,需要寻找一片安定和谐的居地,因此这是“木桥分手”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三是迷信,在泌阳县羊册镇官田洼居住三十多年间,由于始祖父子苦心劳作,家大业旺,拥有十八犋牛,河东河西近二千亩地,拥有种地户上百。官田洼东康庄居住的还有姓朱的、姓马的等七姓八家的种地户,康氏坟茔座落在官田洼千亩良田北端,背靠高岗,南临沃田。后来姓朱的买了康氏坟茔背后的一块土地,也在这里扎了茔地,占了康氏的上风。使康氏人丁不旺,迷信说叫猪(朱)吃糠(康),姓康的和姓朱的直到现在不能住在一起就是这个原因。

“木桥分手”之后,大儿康进科在社旗县郝寨镇上下康居住。二儿康进朝迁至泌阳县太山乡林里村,时间是顺治十五年 (1658年),于康熙六年 (1667年)又迁至老康庄村。三儿康进国南迁至唐河县马振扶乡康河村。弟兄三人都找到了一方乐土,找到了理想家园。是不是理想家园,来看一下地理环境和座落位置。三个村庄的东南都是高岗,都是东西北三面环水,河流环村而过,河西岸是旱涝保丰收的沃土,旱能浇,涝能排。东南高岗建有山寨,洪水来了,土匪来了躲在寨里,能避灾难。这足以说明康氏始祖有战略眼光,有聪明才智。

泌阳县双庙街乡老康庄康氏自1667年从林里迁来至今(2008年)已三百三十一年,从二世祖康进朝至今已十七世。其间从老康庄外迁村庄三十多个,迁至外县的有确山县、内乡县、西峡县等。迁至外省的有甘肃省平凉市。据《康氏族谱》详载,泌阳老康庄支系人口已发展到二万多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着各自的贡献。            (作者:康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