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使用
毛南语,一般认为属于
汉藏语系侗台语族
侗水语支。传统上毛南族没有文字书写系统,而是用汉字音义拼记或以汉字为基础创造新字来记录毛南语的民歌和宗教诵本等,这些“土俗字”只有师公和少数学者认识。2010年后出现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毛南文字拼音方案。现流传于部分毛南族知识分子中。文字详情见“毛南网”。句法特点粗略来说属SVO类型(即主语+动词+宾语),如
Maenz(他/她)
bai(去)
her(集市)“他/她去赶集/赶墟”;中心语位于修饰语之前,如
mus(猪)
naem(黑)“黑色的猪”。
现代政治经济词汇多为
西南官话借词,而老的汉语借词多为平话借词。语音方面,一般认为有8个声调(实际只有6个能区别意义的调值);毛南语的
声母系统(80多个声母)比汉语(约20个声母)、壮语(约30个声母)等要复杂。毛南人多通壮语及汉语,受过学校教育者通汉文。毛南地区小学、中学采用汉语课本,用汉语普通话讲授,但小学老师讨论教案多使用毛南语。毛南族聚居的中心区--下南乡政府日常语言通常是毛南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官方语言是汉语西南官话。毛南族的另外一个分支(约占人口1/3)聚居于贵州南部的平塘、
独山等县,通用“扬黄话”,所以也叫“扬黄人”(见陆天桥著《毛南语语法》美国佛罗里达:环球出版社。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