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务礼仪

百岁老人话“礼孝”

浏览: 次 日期:2015-05-30

    笔者吃过早饭,忙中偷闲,到百岁老人康启唤家门口与老人闲聊。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起他自懂事时起,已经前前后后经历过几个朝代,历朝历代高度重视礼孝教育,把关于礼孝的文化教育都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清朝的启蒙教育、科举教育到民国时的新式教育,一直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都离不开道德教育。过去旧时代从一开始入学,《三字经》、劝学文、忠孝礼仁义的礼教行规人人都晓得,妇孺皆知。如果学不熟、记不住,先生要打板子。当时社会把天地君亲师位、忠孝礼义仁奉为至上的位置,以不孝不义为耻。大家都认为有忠孝礼义仁之行,才会有国泰民安之日,所以任何朝代都有“礼孝”的文化道德教育。

    话说回来,古时虽礼教严明,惩罚多样,各氏族的惩罚方式各异,但是也有横行霸道、不仁不义之人。

    其例一,为人子不孝。清朝康熙年间(1711年),民生疾苦。黄氏先祖黄秀才(父早亡),取妻杨氏,生有一子黄生其,秀才早亡,留下杨氏母子,时子生其刚3岁。后因杨氏对其子溺爱,娇生惯养,孩子长到十岁还要大人喂饭,走短路要抱,走长路要背。此举导致黄生其性情乖张,随心所欲,上要星星,下要龙角。该子生其成年后游手好闲,对其母打骂不断,时常棍棒相向,拳脚相加。族人忍无可忍,怒而将该子用绳捆住押往宗族祠堂内一顿暴打。然后再削去其发,换上道袍,赶出寨子。生其拆屋后迁到油麻岭包谷地居住,众人供养其母。仁母死后,生其每日超度念佛,终生不娶,无脸见人。40有余病于床上,腐烂而死。宗族人抬其尸于旧时拆屋之处,下埋园内,名曰“和尚园”,黄生其最终也得到不孝而无埋身之板的悲凉下场。

    其例二,为人媳不孝。民国十三年,我康氏兴富之妻姓黄,名三儿,生性泼辣,心狠手毒,无后。其家境贫寒,公公早死,男人40岁又去,留下婆媳二人艰难度日。黄氏对婆婆不管不理,自己吃剩下的饭菜放馊后再送给婆婆吃,自己穿烂了之后的衣服再送给婆婆穿,婆婆经常吃馊饭喝馊水,热天蚊子叮,冬天寒袭身,旁人劝说黄氏反而被她骂的难听。婆婆被其折磨死后,黄氏和四周近邻无法相容,恰逢辛酉年大旱,连年虫灾,她也穷得讨饭度日,无脸向同族之人乞怜求讨,结果饿死在讨饭的路上,无人怜惜。

 

    (老人康启唤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