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务礼仪

连襟的来历

浏览: 次 日期:2014-06-21

     本意是指二人之间彼此知心。生活中一般是指姊妹之夫的互称或合称。在我国民间,人们把姐妹们的丈夫俗称为"一担挑",而书面语言则雅称为"连襟"。

引证解释

1.谓彼此知心。襟,胸怀。 唐 骆宾王 《秋日与群公宴序》:“既而誓敦交道,俱忘白首之情;款尔连襟,共挹青田之酒。”

2.姊妹丈夫之互称或合称。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二:“《尔雅》曰:两壻相谓为亚。注云:今 江 东人呼同门为僚壻。《严助传》呼友壻, 江北人呼连袂,又呼连襟。”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六:“姊妹之夫曰连襟。” 沙汀 《呼嚎》:“乡长同主席是连襟,诨名 王水公爷 ,因为你一沾上他就会坏事。”

 

3基本含义

     老话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当然后半句的思想是错误的)。姊妹就是品牌相同的,同一块布料裁剪制作的两件衣裳。两个男子分别娶了一对姐妹,称为连襟就很容易理解了。

雅言书面语言作“连襟”,也有叫做:“连桥”。

而在我国民间各方言区,人们把姐妹们的丈夫俗称为"一担挑",西北地区民间又称"担子",还有的地方称为“挑担”、“一根棍”。

“连襟”据说最早是出现在唐朝大诗人杜甫笔下。他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李姓老头,序论起来,两家还是转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经过,有几句是:“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襟是衣襟,袂是衣袖.用以形容彼此关系像衣服的襟与袖一样密切。这只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还没有后来所称的姐妹们丈夫之间的那种关系。

把"连襟"一词移用姐妹丈夫间的称谓的人,是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容斋随笔》作者洪迈。他有个堂兄在泉州幕宾,不很得意,洪迈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写荐书推荐这位堂兄去京城供职。洪迈的堂兄很感激,托洪迈代写了一份谢启,里边便有几句是:“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而比洪迈还早一些的马永卿,在所著《懒真子》里提及:江北人呼友婿为“连袂”,也呼“连襟”。由此可见,宋朝时流行的称呼已经具有了今天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