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务礼仪

汉族服饰——汉族习俗(十五)

浏览: 次 日期:2013-11-11

    清朝末年及民国年间,境内汉族群众的衣着穿戴一般人衫裤多为土布手工缝制,以蓝黑色为佳,款式多为中式裤褂。外上衣称袄或褂子,有对襟式和大襟式两种,均为立领,纽扣为布条缝制的桃疙瘩,有的沿用旧时的铜结扣。外裤以不分前后的大档裤为多。裤带多为布质,每逢逢九年,系红腰带。冬寒时,富有者一般穿羊皮制作的皮袄裤,贫寒人穿棉裤用布带束裤腿,以御风寒。内衣一般均穿布制的衬衣衬裤,贴身穿布背心,俗称腰子,腰子有单、夹、棉之分。富豪之家多穿大襟长袍,外套马褂,衣料为绸缎。
    新中国建立后,汉族服饰有了显著变化,上衣逐渐变为学生服、干部服、军便服等款式。裤子式样逐步淘汰了大档裤,取而代之是西裤,马裤,军便裤等。女儿童及少女、少妇夏暑多穿各色裙子。
    “文化大革命”中,汉族服装简朴,色泽单调,佩带毛主席像章一时成风。在青年和学生中穿军衣,戴军帽,着军鞋,挎带印有“为人民服务”的黄书包成为时尚。
    在实行供应使用票证年代,以“一年一身新”为满足,棉衣经年不变,外罩冬夏皆用,布料追求耐久,如条绒、涤卡、劳动布等。80年代中期取销票证供应后,三合一,凡尔丁、涤沦、的确凉成为大众用料。衣料颜色由单一的灰、蓝、黄渐变为多色,由浅色变为艳色,款式亦有变化。90年代后,多数人按季节着装,冬夏皆有新衣,补丁衣服极为罕见,款式五花八门。既有宽大的蝙蝠衫,肥腿裤,也有显示形体曲线的紧身衣裤。夏季女同志穿长桶袜,冬季男女穿皮大衣或呢大衣,纯毛衣裤。近年以适用兼时髦为追求,各色西服领带配衬衣,T恤、套装、牛仔、超短裙、色彩繁多,厚、重、硬的服装逐渐由轻、薄、软所取代。九分裤、百褶裙、一步裙、羽绒服等成为时尚。款式、色泽、用料皆以个人爱好而定,多数家庭衣柜满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