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务礼仪

什么是尊号

浏览: 次 日期:2010-05-04

 

       所谓尊号,是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王绾、冯劫、李斯)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为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之语。《汉书·高祖纪下》云:“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又嗣位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尊号。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有死后追加的。而生前加尊号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加于在位之时。如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龙皇帝等。到玄宗时已成为制度。尊号之兴,盖本于开元之际。玄宗开元之后,宰相率百官上尊号,以为常制。生前尊号,玄宗一代先后曾加六次。先天二年(713年)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元年(742年)加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十二载(753年)复加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由最初四字加至十四字。二是皇帝逊位之后。为太上皇。由继位皇帝为之加尊号。死后加号者,尊号多有数次追加。如高祖李渊于贞观九年(635年),先有群臣上尊号为“大武皇帝”,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三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等。           唐代以降,帝后尊号字数有增无减。唐宋以后,经历元、明、清三代,帝后尊号愈加愈长。这与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及皇权日益膨胀联袂而行,息息相关。明清时期,集权专制登峰造极,皇帝尊号亦叠加成长长一串,大有将世间美好字眼尽收囊中之态势。令人每每观之,常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