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寻根联谊

回首寻根路

浏览: 次 日期:2023-06-30
喜心缘起

当生命的诞生开始,身上就都背负着成长的印记,虽然每个人对生活的人事时地物,感受力不尽相同,但对于最敬爱的父母兄长乃至亲族,无论时空如何播迁演化,那份深深的情是永远感怀在心中的。
从小认得字后,对于康姓起源的疑问,常盘旋在脑海,每次问父母亲,答案都是他们也不知道;所以童年期只有藉由字典查询,原来康字有如此的美好意涵,于是也得到自我欢喜地满足,直到长大后,也很少遇到同姓的朋友,这件事就在不断搬迁的环境下,还有找寻经济出路的岁月中慢慢淡化了。
但是2008年因缘际会,因为志愿服务认识一些善知识,并受邀到厦门参访,当走进龙海村落的街道,却有一股很熟悉的感动,因为纯朴的建筑特色和童年记忆中的嘉义故居很相似,再看到重建好的陈氏宗祠庄严辉煌,真是很受震撼,因此心生一念,如果我们康氏也有这样的宗祠,该有多好啊!
康氏有春秋
虽然云天没有承诺,四季都会散发光热,但一念心的波动能量,却化为奇迹出现了;当从厦门回台后,特地回到娘家分享见闻,并再次询问父母有关康氏族谱等问题,结果虽然还是没有答案,但自己炽热的心,却让慈母想到有一件收藏久远的文件框,因为妈妈不识字,也不知道内容是什么,只是认为被框起来,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无论搬家多少次,还是包裹得好好的。
这也才知道原来我们嘉义县义竹乡过路村,有着将军爷的历史由来,而文件中特别标记着:「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拾柒都北洋堡洲山磘厦尾社」,哇!好惊讶!竟然年过半百,才知道原来祖先来自福建,从而再引发寻根的念头,可是寻根问祖事宜,通常所见都是家中男丁及达官显贵才有的行动,自己只是一介平凡家庭主妇,而且又是嫁出去的女儿,如何能成事呢?!
生命最灿烂时光
感谢网络的发明与发达,而自己也能善用社会资源,学会了使用计算机文书作业。既然起了念头,就决定先挑战自我,于是透过网络不断搜寻有关康姓等相关信息,没想到,经过不断的E信询问相关疑问,也大胆地的提笔写一封自我简介寻根信投书,给「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从此打开人生新视野新格局。
为缩短两岸距离,首先就在对岸成立QQ网志和部落格,展开宗亲联谊交流,并在台成立康氏家族FB+LINE+微信社群,方便联系各地康氏宗亲,感恩因缘成熟,透过彼此交换心得分享,经过2年努力,真的如愿找到民国64年版的台湾「康氏族谱」;翻阅记载,竟然有列入我们「恩公支派」的根源简单记录,族谱还有父亲和兄弟的名字,只可惜,没有登录自己的名字,果真见证那年代,女儿没入谱的不平等,想不到现在寻根却由自己来执行,只能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感恩经由「康氏宗亲网」真的帮忙找到祖籍地,原来经过时代的更佚,清朝年代的祖籍地已变更为「厦门海沧区东孚镇东磘村下尾社」。欢喜之余,终于约定2010年5月启程,原本只想一人独行,但因喜悦分享学友姊妹,引起金门媳妇关注,所以就多了一个伴前往,这也成为我们生命中,真正的第一次厦门自由行;同时感谢当年住在同安豪山的宗长亲自来接待。
原来海峡对岸,从小港搭机到金门小三通转船到厦门,只要半天就能成行,现在回想,还是可以感同身受,生活中听闻许多老兵回乡的故事,其中复杂心情,真的是近乡情怯在眼前呀!当驱车行到祖籍地时,远远地就看到许多宗亲列队在道路两旁,就为了迎接从台湾来寻根的本家,而且是一个妇女,当下善感的眼泪,竟然就不自觉的滴下来!!!
“宗祠”是华人世界立基根源价值所在,慎终追远在春节过后就是清明节,让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牵引更高涨,虽然古籍祖地,终于可以确认了,但是看到破旧的「霞文堂宗祠」,还是希望大家可以集合心力重建,欢喜祖地宗亲长接受建议,并且已于2015年2月完成修缮大典,很荣幸自己因寻根机缘,再次受邀参加见证祖地空前热闹的盛大场面。
为海内外媒介寻亲
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因为自己寻根的故事被传开,间接也因此穿针引线扮红娘,帮忙寻根牵线成功多件寻亲个案,其中利用E信促成菲律宾马尼拉华侨宗长圆满完成归乡认祖梦,是最令人动容的;毕竟能让海外失联100多年的同宗亲人再见面,重享天伦团圆,是多么不容易呀!
而这除了归功google,帮忙翻译英文信,才知道大概原意;原来这一张刻在父亲墓碑上的“厦门过水下尾溪社”照片,讯息是求助,而且就是令后代子孙渴望找寻根源的想望,也因为有这方向,才能请台湾同乡,以及马来西亚两位中生代有为青年宗亲,居间帮忙完整翻译,当确认全信文意,并透过厦门宗亲,如此积极密集的两岸三地联络,终于破解无法沟通的隔阂。
看着上世纪的亲情,能够延伸到21世纪来团聚,让这段寻亲故事圆融,其实又源自一个家庭,父亲有两段姻缘的后代,都心怀感恩与欢喜,才能顺利圆满成功,每每想到就觉得无比的感动!
或许祖灵感应相通,也许大家都有着共同寻根情怀,因此连动居间协寻,再次扮演桥梁媒合,让福建永春失联的叔姪,在睽违68年后;在宝岛喜相逢,当略尽棉薄之力,积极连线完成一件又一件感人的寻亲故事,从中领会海峡是无法阻隔亲情的呼唤的,人生有幸能亲眼见证,看到叔姪俩相见欢的亲情延续,真情溢于言表,实是温馨喜乐!
这样的感动和记录书写,其实都无法还原当年当下的那一幕,唯有恒抱祝福之心,分享康家人的喜讯是可以速速传达,并且不会因迁移变故,在世俗演化中消沉,因为懂得珍惜和感念者,生命四季都是快乐的好时光,感谢帮忙寻亲的故事,让自己体会感悟;把握当下的幸福是可以追求的,并且能持续封存在岁月成长中,成为人生试金石的丰富资粮!
祝福全球康氏和谐团结
生命中无心插柳,却因寻根祖地成功,成为推动两岸康氏宗亲实际往来文化交流的桥梁第一人,成为幕后红娘,也当起台湾康氏宗亲会的起草发起人之一,如今在所有宗亲努力耕耘下,迈向第十年,同时河南淇县康氏文化苑,也在全球康氏宗亲长合作,以及康氏大家长(康献堂)的慈心悲愿带领下,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虽然疫情短暂阻隔,但相信怀着坚定的信心,一定能无畏克服,更加串连且凝聚所有情缘在这世纪!
春雨纷飞,午夜梦回,偶尔还是会遥想着,当年先祖们是如何被迫离乡背井,从祖地到台湾开垦谋生,虽然家无恒产,但父母亲漂荡一生,还是以市井小生意糊口,养育我们四男一女长大,如今父母已先后往生,嘉义故乡也夷为平地,厦门祖地虽然已找到,可是接合祖先的事迹延续,却还是无法统合;还好对『始祖康叔』的德泽故事文史已了解,如今走过岁月一甲子,在整理回顾的过程,已不再觉得失落与缺憾,因为全然明白祖先『源』自何处,也深感荣幸身为康家女儿,能将【京兆堂号】擦得更明亮!
感恩中时举办第三届金沙书院海峡两岸散文奖征文,因着康氏情缘,因着两岸同脉,所以再次壮胆,写下概略心得,也愿藉着这机会,感谢厦门大学退休教授林剑清,2010年第一次厦门自由行,因为在南普陀五峰山的叉路差点迷路,刚好遇见询问,因有他的热诚导览和介绍,才更进一步认识厦门,并顺游植物园,只是林教授坚持不留下联系方式,但这一份挚诚,却铭记心中,如今12年过去,又知道厦门有金沙书院,等疫情消弭,再回祖地时,就是游学新方向,就此在新春先注记。
端视康氏人文历史,无论如何变迁,根源是永恒不变的核心,「回家」更是亲情人生最写实的剧情;愿将这份情感投影在两岸舞台大荧幕,深刻反射连结到康氏寻根的光阴故事,成为此生自我赞叹,引以自豪的缩影重现。
后记附录
入选散文优秀奖小笔记
金沙书院于2019年创办;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旨在鼓励书写生活,提振汉语文化,发掘优秀散文创作,促进海内外华文文学交流。
2022年春天,因媒介康景文中将接受中时山东人物志专访,间接得到主办单位主编告知,今年金沙书院第三届散文奖活动已开始举办,并且鼓励淳菁可以投稿,不限年龄,因为宗旨刚好涵盖两岸交流的议题,于是就真的鼓舞勇气;写下自己在12年前的寻根路回首心得投递。
经过春夏两季,心血来潮,上网查询一下,福至心灵,竟然刚好公布获选名单,在一大串的名字中浏览,当发现有自己的名字,真的是太惊讶,怎么可能,呵呵,这情节好像电影发榜的影像,在脑中环绕,欢喜能获得优选奖,这也是荣誉,感恩人生成绩单又多一页纪录。
据新闻报导,本届散文奖共征集,来自海峡两岸及海外的散文作品,共有1633篇,为历届篇幅最多;其中大陆作者投稿1388篇;台湾及其他地区作者投稿245篇,其中台湾得奖和入选有13篇。
金沙书院位于厦门市海沧区,创办于明嘉靖年间(1548年),至今有 470 余年历史,希望再往返厦门海沧祖地时;有机缘也能前往参观,游览 22 亩闽南华文学院,建筑艺术的新魅力。 

笔者金沙书院散文奖获奖奖状


(作者:康淳菁<台湾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