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谱系大观

由鲁入黔的乌撒卫康举宗支播迁及源流考证

浏览: 次 日期:2020-06-10

 

根据云南鲁甸康德鸿先生编写的《滇黔川部分县区学山公后裔及使用统一族谱直系康氏族谱》,我们发现,在明隆庆期间由山东徙迁贵州威宁,乾隆二年自威迁鲁(云南鲁甸),播散于云南昭通、鲁甸、巧家,又散播繁衍于滇黔川十二县的康氏支系,其祖源地在山东东平一带。那么,这支康氏始迁祖康举怎么落脚这里并传递承袭,又是怎么由遥远的东部来到西南边陲,并在这里扎根繁衍生生不息的,让我们跟随康德鸿先生所编族谱的内容及考证线索,探索一下始迁祖举公的来历和发展情况。 究其这支康氏宗支的始迁祖,我们先从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康吉人编写并作序的云南《鲁甸康氏族谱》说起。该谱集略序载云:“吉生三年,先祖负吉就馆授书。十六年为府学诸生,先祖召吉前而告之曰:‘尔今者身列庠序矣,亦知吾家世所由来乎?吾家山东济南人也,始祖公讳举,明隆庆中为贵州乌撒卫指挥,创业于城南康家海,卒于官,诰授怀远将军。继学山以下凡数世始及承宗,承宗生有成,有成为本州团练把总,有成先伯父益麟、益鸣及先考益凤。先考尝读书家贫,不能卒业。雍正八年,滇中乌蒙夷叛,既平,置昭通府。乾隆二年,自威迁鲁,诸兄相继偕来,始迎先考先妣合葬于此。呜呼!吾家自入黔以来,世鲜达人也,兼族谱放失,宗支莫辩,先人有知,能勿怆然饮恨哉?其详吾不知也,吾之告尔者,我所受前人之大略也,尔谨志之。’”其中“始祖公讳举,明隆庆中为贵州乌撒卫指挥,创业于城南康家海。”谱中宗派注释亦云:“始祖由山东发迹,为贵州乌撒卫指挥,为山东入黔之始。”其中“发迹”一词,《辞海》释义为“谓人由隐微而得志通显”,这就充分说明,举公志虑忠纯,上效朝廷,下抚黎民,艰难创业于蛮荒荆棘之地,垦植营田,务本业,事农耕。于动乱之秋,保靖绥边,代天牡守,平息夷患,确保一方安宁。亦多方营谋,使乌撒由乱臻治,政通民悦,百业渐兴,使百姓安居乐业,颇有政绩,深得万民敬仰推崇,朝廷因此嘉许褒勋。鲁甸谱云:“卒于官,诰授怀远将军”,由是可说,如果没有异政勋绩,朝廷怎么会封赠加谥,诰授“怀远”,敕命将军?可见举公在乌撒视事期间,确能善政济民,功业显赫,才会得到皇帝的追诰封赏。 举公善智多能,信誉著人,重生计营谋,于城南康家海子创业,创造家园,含辛茹苦,立家兴族。由是家族显旺壮大,人繁业兴,子孙昌茂,成为乌撒名门望族,故有“康家海子”之称。可推而知,举公入黔以前,断无康家海子之名,因举公任治乌撒,康氏一族艰辛经营,立而兴宗聚族而居城南,前临草海,后依青山,望出名门,荣达显贵,故而以姓名之,不然,何以其名?此外,还有校场坝,康家桥之名,有上马台,下马台,马草园之属,至今仍有遗址,足见康氏一宗在乌撒确是丰阜之家,簪缨之族。 自此,这支康氏家族薪继火传,宗固族茂,祠祀绵延,在此间繁衍生息,逾越二百余年,历近十代,宗派分支,渊薮群聚,丁口数百众。值至雍正乾隆年间,各支分析四散,播迁各地。源于黔之威宁,扩至三省(云、黔、川),水城、西沖、猴场、六枝、六盘水、赫章、双龙、昭通、鲁甸、巧家、会泽、彝良、普格、西昌、宁南、曲靖等十多个县区,均有怀远将军举公后世裔孙迁徙居住,故而威宁(乌撒)成为康氏一族的聚散地。 据《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鄂尔泰传》记载:贵州仲家苗为乱二十余年,巡抚石礼哈、提督马会伯用兵,上未即许,巡抚何世璂疏言仲家苗药箭铦利,地势险阻,用兵不易。上即命世璂招抚,久未定,诏咨鄂尔泰。(雍正)四年春,疏言:‘云贵大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制夷,必改土归流。’”自此朝廷采纳鄂尔泰疏议,实行改土归流,此举一直推行到乾隆年间。那么可以说在乌撒康氏各支的分析迁徙亦为改土归流其间完成的。据鲁甸族谱载:“雍正八年,滇中乌蒙夷叛,既平,置昭通府。乾隆二年,自威迁鲁(鲁甸)……”从这里亦说明这支康氏宗支也是改土归流期间入滇迁鲁的。 始迁祖举公膝下三子,学山、学湖、学海。据贵州《猴山族谱》载:三子均在山东出生,随举公迁至乌撒。学山公系举公之长子,生于山东,墓于康家海,娶妻胡氏,生四子:承宗、承华、承美、承连。学湖公系举公之二子,生于山东,娶妻牛氏,徙于云南松花铺(今云南曲靖沾益)。学海公系举公三子,生于山东,娶妻宁氏(一说牛氏)徙于江西。这一记载与鲁甸族谱相类,只是鲁甸谱仅有承宗,而无承华等三人。考察《猴场谱》,其序文也是世吉祖所撰的谱序。其也还有不同的文字载述,且记载了“承”字辈四人,“有”字辈十二人,这是鲁甸谱没有载入的。可推测在威宁原是有老谱的,只是早已佚失。猴场族谱在抄录时可能有人见过老谱,故在抄写时加进了一些内容,不然猴场族谱怎么会比鲁甸族谱记述详尽?可想而知,当时世吉祖撰写族谱是在“族谱放失,宗支莫辩”的情形下而为的,无法将“承”“有”字辈的其人其事载入谱中,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上所述,怀远将军举公由鲁入黔,创业乌撒,是这支康氏宗支的始迁祖。从举公由下传递承袭,发展到今天子孙数以万计,成为乌撒一脉康氏一大宗支。由是可以说,凡事从乌撒(贵州威宁)迁徙出去的分支,都是怀远将军举公之后裔,现已遍及云贵川三省十几个县区的地方,可谓族群远播,宗支兴旺。 从明隆庆期间由鲁入黔的乌撒卫康氏,在长达四百余年的播迁发展中遍及滇黔川诸省,成为怀远将军举公延续的一大宗支。按照世吉鲁甸族谱的记述,这支康氏宗派源流发祥地在山东。那么这支康氏的源流根由如何,举公之父名讳以及上溯宗派族源却疑而未决,加之仅存鲁甸谱对这些问题语焉不详,水城谱又混乱相左,查证祖源根系就显得尤为迫切必要。为了求证怀远将军举公以上祖派源流的史实,以佐证这支宗支山东祖籍之根源,2017年正月,怀远将军后裔新谱编委会组织人员到山东考察,前往济南寻根问祖。经过寻查走访,与山东历城族人康玉东,东平族人康云典、康庆芳等交流、访谈、探寻,查阅族谱,地理资料,地名志,考察碑文,终于在东平东村《康氏族谱》中查找到了可资考证的珍贵资料。该谱记载:“春禾,同久之六子,嘉靖年间幼时由丁泉村投亲到济南历城,更名为举,后投军,平乱出济南,后失联。”经族人云典、庆芳等多方搜集求证,查阅大量族谱资料,考查碑记,终于又找到了丁泉村老谱残本脱页,其上载云:“……九年出丁泉,定惠民,生意兴隆,铺店众多。同久公生六子,长次子随父居于丁泉。三子春雨正德九年出丁泉经泰安返迁青州。”四子春露正德九年出丁泉谋生意于东平州、中原一带。五子武(春田)正德五年出丁泉居东昌典当铺行北六十里置地庄园。六子(春禾)正德七年(注:年代可能有误,应为嘉靖年间)出丁泉村,随军济南府,官拜指挥使,……志之,……丁泉村龙泉圣水,风水宝地……”,又在高家庄找到《康氏族谱》,其谱上说高家庄立有康氏祖茔碑志(现已无存)其碑记有载,其文如下。 “大明洪武十九年,皇权肆虐,残害忠良,虫害赋税,农民起义,官兵杀人屠城,三次血洗青州,诸姓移民。吾祖功勋忠良惨遭迫害。洪武二十五年布衣耕种丁泉村,丁泉村圣地泉水,人杰地灵,风水之宝地,吾姓遇圣泉富贵而安康,历经始迁祖茂才之弟茂林公,二世祖鉴公,三世祖海平公,四世祖东方公,六世祖泰文公,八世祖运青公,近两个世纪繁衍生息,丁兴且过百户,富足而名乡里。洪武至万历年间出丁泉开铺经商无数,从官府从军之志者无数,失续。仅载吾族同久子春雨支经泰安返迁于青州。四子春露支迁至于东平州、济宁、菏泽、中原一带。五子春田(武)支正德至嘉靖年间,出丁泉迁至聊城一带。六子春禾(举)支嘉靖年间随军济南齐河一带,升指挥使,……志之。” 这一碑志资料所述更为详尽,证实了由春禾更名为举(一说另名为举),从军平乱出济南者,即入黔乌撒卫平叛者,也就是任乌撒卫指挥使诰授怀远将军的举公。这些发现的资料与云南鲁甸世吉谱的贵州乌撒卫指挥,创业于城南康家海,卒于官,诰授怀远将军。”两地资料所载有直接关联,十分相符。可以推知,春禾于明嘉靖年间(某年)时值年幼,更名投军。能投军者,年龄可在十多岁(古代投军尚幼亦可)。查阅历史可知,嘉靖帝在位44年(1522——1566)隆庆帝在位5年(1567——1572),按常规而言,春禾(举)投军后不可能即时就能受到朝廷的任命外调,应该是在军中数十年(因投军时间不详),身经百战,且卓有功勋者才能擢拔升迁,而在隆庆中入黔,按其年龄推算大约已届不惑或是天命之年,正所谓宿将者,方能外调派往一方任指挥使靖边镇守,正能切合古代朝廷铨选官员或武将的典制。云南鲁甸谱“宗派注释”中“远绍山东世守”之训释云:“始祖由山东发迹,为贵州乌撒卫指挥,由山东入黔之始。”“由山东发迹”可证明举公在山东时功业必有建树,且门庭显耀,崭露头角,才有“发迹”之说,遂为擢升外调镇守之命是实。另有贵州猴场族谱载:怀远将军生三子,学山、学海、学湖,均在山东出生,由此可证举公年已不惑或近天命,这和举公入黔平叛的时间也恰好契合。由是可证实春禾(举)即是举公,也就是该宗支始迁祖即怀远将军。 山东考察资料弥足珍贵,证实了举公之父的名讳为同久,由此可上溯举公祖系根源,乃系康茂才第十世孙。 至此,通过云贵和山东两地谱牒的考证查实,这支以康举为始迁祖的康氏宗支,其自东而西,从明隆庆年间就入黔就职乌撒卫指挥使,从此在滇黔川三省相交之地繁衍生息至今,历经四百余年而长盛不衰,苗裔昌达。其祖籍山东溯往,源远流长,祖功宗德,昭世济后,其后裔瓜瓞绵延,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