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2014年5月31日,贵州康虎跃、康如强、康贻祥、康凯一行从贵阳出发,经安顺往普定太平,考察调研后经马官返回,在安顺晚餐后返回贵阳。
在太平堡具有200年历史的康仲其老人古宅中,我们见到了有百年历史的“康氏家谱”,古谱分上下两册,用白纸折双,毛笔楷书,纸质已经发黄并残破不堪,翻动间纸屑纷飞。但除了破损的地方之外,其字迹内容清晰可见。
此谱由康大业在民国32年(公元1943)至33年(1944)所撰,内容包括姓氏考,志传纪略,节孝、训略、补遗等。
老人手上另有16开本200页码的康氏家谱,宋体三号字打印本。此本与上述家谱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增加世系及世系代纪分支系及后来编辑修谱人员名单等。此本是康仲其老人已经去世的长兄康仲和于1999年召集族人所编,内容全部照搬其父康大业遗稿,没有新的考证内容。
考略
太平村,俗称太平堡(音pu),隶属于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地处普定(古称定南)南部,坐落于马官镇西部。太平村有人口2000多人,其中康姓约400人。
马官镇马官村现有康姓不到20户,几十口,本村具有代表性的康家大院如今仅有3户,都是仪字辈家主。
太平堡康氏最早就是从马官康家大院迁出,而马官最早始祖据说又是从安顺市迁来。究其源头,有待进一步去安顺考察。再后来,还有部分子孙返迁回安顺,六盘水等地。另外,马官村附近村落玉官屯有康姓十余户,余官、号林等地也有零散康姓家庭。
据祖上家谱所载:“斯时先人以军功领兵入黔,遂散居安顺、普定、毕节各地,人口为之繁衍。” 历史上,朱元璋为拱卫云贵,敕令“调北征南”,派遣付友德大将军率30万大军直入滇黔。战后为保持入滇的驿道畅通并监管贵州少数民族,留下部分军队屯扎在安顺一带,形成了天龙镇独树一帜的屯堡文化。太平堡称“堡”,自今源袭。
家谱又载:“洪武元年,从大将军征定西役,平还军道,卒,追封蕲国公,谥武康,子铎,年十岁,龙袭蕲爵,入侍皇太子读书及长。辛酉十四年,从征南将军,傅友德征云南,趋贵州,克普定,降诸苗蛮,进攻曲靖,破革楚山诸砦寨,卒于军,年二十三,追赠蕲国公,谥忠愍。子渊,幼未袭爵,授散骑舍人,留于贵州。迨弘治末,追赠功臣,录茂才后为世袭千户侯,吾黔一支是为其裔。”此显然出于《明史·康茂才传》,其中“留于贵州”、“吾黔一支是为其裔”为先人补充,有待考证。家谱又补述:“自明迄今,朝嬗代演,已历四百余年”。
家谱中还重点强调:“识郡贯:康姓郡属京兆郡,原籍江西省,南昌市,四牌坊,菱角塘,石灰巷。始祖以军功入黔,留居安顺等地,子孙乃棣是籍。知祖宗:明辛酉十四年铎公为我康氏入黔始祖,据传籍考之,康姓为茂才之裔矣。”
按此说法,贵州一支为康渊之后,而《明史·康茂才传》最后的一句:“子渊幼未袭,授散骑舍人。已,坐事革冠服,勒居山西,遂不得嗣。”显然被家谱编撰者忽略。
这就出现了几个问题:
1.康茂才祖籍湖北蕲春,已有考证。康茂才子孙,甚至曾孙玄孙是否有留于江西、贵州繁衍的?
2.史记说康渊“勒居山西”又说“遂不得嗣”,何来子孙繁衍于江西和贵州呢?是史记不确吗?
3.如果康茂才祖籍非为江西,而家谱所记载一方面为“茂才之裔”,一方面又明确祖籍:“江西省,南昌市,四牌坊,菱角塘,石灰巷。”是否相互矛盾?
4.“辛酉十四年(1381年),从征南将军,傅友德征云南,趋贵州,克普定”这是史记唯一和本支贵州挂靠的记载。康铎“卒于军,年二十三” 当时行军作战中,能带家属带子女吗?或在当地找个女子繁衍后代吗?当时朱元璋定都南京,康铎“入侍皇太子读书及长”所以其子康渊要么留于南京,要么留于祖籍湖北蕲春,或者是“勒居山西”。史载:“明弘治末年(公元1505年),朝廷录康茂才后裔康永(为康铎的玄孙),荫袭千户之职。居应天府,即现在的南京。” 在贵州繁衍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安徽省铜陵市有康氏是“康茂才后代”,甚至有载“桧东的祖父叫康铎,……桧东的曾祖父叫康茂才。”另外安徽合肥的这支康氏也称是“康茂才后裔”,说“始迁祖康鸿照明末从江西婺源迁来,三百多年,在合肥周围发展到五千多人,堂号为明德堂。”
康茂才之弟康茂林也是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有子过继康茂林,但“明朝建国后,封康茂林在山东青州府为衡王,建衡王府。山东省有康茂林的后裔。”
以上几支康氏也没有迁来贵州的说法,就算后代百年后有来贵州的,也与“祖籍江西”不符。可见,贵州一支“康茂才后代”还有待考证。
家谱编写者大业公也说:“吾始祖捧檄入黔以来,朝代屡替,递嬗频仍,吾族世系随之繁衍,欲一览无遗,舍此图而何恃,且以宗之有图,用以表支系,知房分,别尊卑,非若饰词藻缀,舍实际而尚浮文。凭空结构,夸大尊崇,非吾所取,尤非吾族之所应有也。”
50年后(1999年),大业公之子续修家谱,也说“谱书虽存讹传谬误,再所难免,定难使人如意。虽然父子之间付出了一定代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后贤在以后的续修谱中更正,充实完善是为幸也。”
家谱所载之《康茂才传》也与《明史》如出一辙。可见,其资料来源非家族传承,而是来于史料。
不过在家谱中大业公又记载“传述可记载事实及见闻所得”希望后人“能亲往各地探溯本源中之本源,请谱以益此编补偏救弊”显然家族溯源有待进一步考证。
如果“康茂才之裔”难以确定,那么“江西省,南昌市,四牌坊,菱角塘,石灰巷。”的记载更为重要和值得考证,在此希望江西康氏文化研究会给以协助调查,提供参考资料。
另外,家谱中还有字派的重要线索:从最早始祖康周裔碑记上锁记子孙可以看出,显然有字派可循,字派排列为:
“……周应亨祖新……思子廷文德、大仲登朝仪……”
“思子廷文德、大仲登朝仪”是康大业编撰家谱前就有的,他只是在后面补充了“祖谟荣显庆/世福永宏兴/道生从本立/祥集自和来/卫国传先绪/云礽绍续昌/开元建伟基/群臣辅安定/表彰有功名/宪政清可贵/尚武多英俊/贤才绘良图/发家宜俭朴/乐享太平春”。
在康周裔、康周勉、康周翰的周字辈之前有康万明、康梅伯、康棠楹(没按字辈排),在新字辈之后的康琦、康纭、康珍、康元、康仁(也没按字辈排)。此后又按“思子廷文德”所排,这期间恐有断层待考。而“康万明、康梅伯、康棠楹”此辈之前接康茂才之后人康铎、康渊,显然也有问题。
附:太平康氏家谱-世系表
明代
铎渊
万明(万太君) 梅伯 棠楹
一世祖
周裔(潘太君) 周勉 周翰
二世祖
应元 应先 应举 应爵 应科 应达
三世祖
时亨 新亨 文亨 大亨 国亨 谋亨
四世祖
茂祖 显祖 盛祖 慰祖 耀祖
五世祖
维新(王太君) 晟新 宜新 时新 丙新 晨新 政新 岁新
六世祖
琦朱太君 纭 珍 元 仁
七世祖
思盂 思恒 思冲 思周 思陈氏 思尧 思舜 思达 思宽 思显 思和 思仁 思泰 思贵 思荣 思安 思相 思儒 思亿 思佰 思义 思美
八世
子荣 子发 子仲 子潘 子有 子芹 子兴 子美 子戊 子仪 子龙 子寿 子喜 子玉 子树 子惠 子富 子达 子连 子林 子超 子孝 子 子陛 子立 子渊 子禄 子高 子福 子鳌 子应 子正
注:此文仅录考察调研结果和管窥意见供族人参考,非结论,如得康氏族人论证指教,提供更详实例证,不胜感激之至。
(Tel:18984098323 成文于201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