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康姓大多是清代由福建迁移而来,其中泉州同安县、晋江县、惠安县、安溪县和漳州漳浦县、尤溪县居多。目前,康氏为台湾第八十大姓。康氏人口有25830人。分布较多之县市是:台北市、台北县、台南县、彰化县、高雄县,分布较多之乡镇市区依次是:台南新化、台北板桥、彰化大城、宜兰头城、台北市松山区。
泉州府:一、同安县,乾隆初康曾坤娘率子安然,由福建同安积善里入垦今台北市龙山区。乾隆末年康奇入垦今嘉义义竹,后裔散居今台南、屏东;康前入垦今彰化大城。嘉庆年间,康熊、康碧桃入垦今彰化埔监;康敬伯入垦台北新庄。道光年间,康仪生入垦今台北淡水。咸丰、同治年间,康沙入垦今埔里;康寿入垦今大城;康文成入垦今新竹市;康丁入垦今台北市内湖区;康清芳入垦今淡水。二、,晋江县,嘉庆年间康锺灶入垦今嘉义朴子。三、惠安县,道光年间康永入垦今苗栗竹南。四、安溪县,咸丰年康文举入垦今淡水。
漳州府:一、漳浦县,乾隆末年康仕鸥入垦今苗栗通霄;康会入垦今桃园市,后裔散居今桃园芦竹及台北市。嘉庆年间康浪入垦今宜兰头城。道光年间康舜忠入垦今彰化市。咸丰年间康太阳、康荣辉、康眼入垦头城。二、龙溪县,嘉庆年间康四海(第十世康滕三子)先迁居今台北金山,后移垦宜兰礁溪。
嘉庆初年,汉人相率入台开拓。为人坚毅,忠厚朴实的第十一世祖四海公,亦慕名自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溪边社渡海来台,初居金包里增仔竂,(现台北县金山乡),此地山薄田狭近海,以捕鱼兼垦耕,生计无忧, “勤俭务正业”励嗣相传至今。后由于金包里非安居乐业之理想环境,举家迁居公埔头(现宜兰县礁溪乡白鹅村11邻)置产立业,四海公40岁生第12代青龙大公,44岁生青山二公,53生允求三公,59岁生清丰四公,61岁生青教五公,间又生三女,共养育五子三女,享受天伦。不料某年住屋遭土匪放火烧毁,而迁居茄苳林(今宜兰县壮园乡美福村邻)。道光乙未(1835年)八月,四海公別世。日后兄弟继承先志,合作竭力经营房地产业,康家龙、山、求、凤、教五兄弟,身名具泰,家产继富,光前欲后,建立康氏族人繁荣之大基础。光绪年间,鉴于大宗族家口众多,遂有分居之议,兄弟各分得近百甲田地。青龙公迁返公埔继营房地产业;允求、青凤公联袂迁往大埔(现宜兰县五结协和村六邻)经营房地产外,采购运销农产物兼营土龙间(碾米工厂),生意大展,兄弟同时盛名为殷实富有大商人;青教公迁居清水(现宜兰县五结乡季水村)经营房地产兼捕鱼,以富有仁慈闻望。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青凤公房屋被日军焚烧,至其后裔离乡背井,出外经商,各奔锦城。
——此谱系四海公世系谱 2008年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