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谱系大观

陕西泾阳县康氏初探

浏览: 次 日期:2013-01-29

     笔者有幸参与庆阳《康氏家谱》续编工作,初修谱载:“先祖康调元,意志轩昂,才华出众,清康熙年间官居山西大同总兵之职,后拜朝庭大夫之位。”为了研究康氏家族历史,以名人为突破口,查找资料,研究庆阳康氏家族播迁脉络,本人曾专门撰《先祖康调元略考》一文,对先祖生平进行了考证,这里不再赘述。因收集到的资料有限,本文仅对先祖迁居陕西泾阳的相关情况做一初步探索,期待更多族人参与研究。把两地康氏的播迁繁衍等相关问题探讨清楚。

一、甘肃庆阳与陕西泾阳康氏关联研究

据清乾隆年代赵本植修撰的《庆阳府志》记载:“康调元,安化(庆阳县古称安化县)人,形貌雄伟,膂力过人,从军得功。康熙年间由行伍历升山西大同府总兵。致仕归后,客游泾阳,因寄居焉。”此载说明先祖告老还乡后迁居陕西泾阳。

据清宣統时劉懋官修撰的《重修泾阳县志》人物篇载:“康调元:字鼎臣,本庆阳卫人,入籍泾阳,初以将才随征,干伟七尺,勇冠三军。平定云南,授永昌副将,历任温州等四镇总兵。从圣祖平噶尔旦,纪功载入《方略》,归休,以副将终。”陵墓志载:“温州总兵康调元墓在宝峰寺东。”两志记载相互印证,说明先祖确实于康熙三十六年致仕后迁居陕西泾阳,卒后葬在陕西泾阳县北宝峰寺东。

再查《重修泾阳县志》,其选举篇载:康廷璧(康调元孙),曾任湖广荆州府知府;康绅(康调元曾孙,康廷璧子),例监,考注州同;另有康廷相,例监(从字派分析似为康调元另一孙,有待再考)。上述三人均载乾隆十二年知县唐秉刚修撰的县志上,距先祖迁居泾阳大约在五十年左右。根据以上记载分析:先祖数代人均载入泾阳县志,特别是有关先祖的玄孙康绅记载的发现,充分证明他们已经定居泾阳。但时间过去了三百多年,庆阳、泾阳两地的康氏究竟什么时候失去了联系不得而知。虽然相距不到三百公里,但始终不知道泾阳是个什么样子!那里是否还居住有先祖康调元的后裔?寻访之路是漫长的,但我们会不懈地探寻。

二、查访陕西泾阳康氏及交流情况

为了查访先祖迁居泾阳支系的繁衍情况,笔者于2010年7月16日曾在中华康氏网、百度泾阳吧发寻亲贴数则。2011年4月8日,与罗堡村康金锁取得了联系。他是一位做电缆业务的企业家,很热情,向我大致介绍了泾阳康氏的情况:陕西泾阳县中张镇罗堡村、康家堡和三渠乡的三徐村均有大量康氏族人。中张镇罗堡村与康家村的族人属同宗,与三渠乡三徐村的族人是同姓不同宗。他们于民国初年修了家谱,但他手头没有家谱,始祖和祖源地暂时说不清楚,但可以确定不是由河南迁来的。据他记忆,家谱历史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传说祖上读书人和武举人很多,原来居住在泾阳县城内,是名门望族,曾出过道台等官员,但是后来有人因抽鸦片而家道中落,变卖了城里的房产,迁居罗堡村。他所知道的字辈是:锡、印、世等,现有五辈人,具体情况他也说不清楚,但他表示抽时间调查清楚后再联系。我很清楚由于他工作很忙,调查陷于停顿之中。但我也相信泾阳族人一定能把自己的宗亲根源弄明白。

三、探访泾阳县中张镇石塔庄村康家堡组

2012年8月13日,笔者因事路过泾阳,利用下午3个小时的空闲时间,访问了中张镇石塔庄村康家组。康家组在泾阳县城西3公里左右,一条柏油路直通村中,到村口一打听,公路南边就有康家人。我敲开了一家大门,出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她是康家的媳妇,我说明了来意,她把我领到族人康振荣家。康振荣老人今年80岁,中等个子,头发花白,脸庞清瘦,精神矍铄,是一位农业科技人员,曾任本村的会计、村长、村支书等职,他很健谈,也很热情。

据他介绍,泾阳康氏族人分居在中张镇石塔庄村康家堡组和中张镇罗堡子村,罗堡子村康氏是从康家堡迁出去的,他们是同宗,康家堡原来四周都有城墙、城门。两村总共有40多户,其中康家堡组有14户,罗堡子村大约有26户。他们原本有家谱,但都在文革期间被毁了,非常可惜!对家族历史和谱系情况他们知之甚少,只记住堂号称“乐福堂”。他还谈到,前些年曾有河南省巩县的族人祖孙三代一行三人来访过,说泾阳康姓为明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至河南省巩县,清初又移居陕西泾阳,并从家谱查到迁居泾阳的祖先为兄弟二人,长康应崇,次康应宗。但他们现在也说不清楚这两位先祖和他们的关系,因为他们没有统一的字派排列。他伯父的名字叫康孝智,父亲康渭昌,叔父康愚科,他们的儿子全都是两个字,康利、康运、康刚,而罗堡子的同辈有康永财、康永茂等。泾阳康氏家族清代曾出过道台、大学士(曾给皇帝当过老师),但却说不出他们的名字。过去康家的老坟很大,碑石林立,颇为壮观,文革期间都被平掉了,但有些残碑还在,他打算抽时间去搜集一下。康振荣老人养育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子康利在陕西省水利局工作,次子康运在县农业局工作,小女儿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洛阳某部副师级干部,康孝智的玄孙康伍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工作,家族也是人兴业旺。

康振荣老人还不顾年迈,踏着泥泞,带我在一片玉米地找到了竖立在那里的一块墓碑,碑额题“皇清”,正中竖写:“邑文学廷需康公之墓”,右题“赐进士出身江南松江府上海县事兼理通省海关印务加三级年家眷弟傅之诠顿首拜题”,落款“乾隆五年三月清明之吉,孝孙:师蘧叩立”。这块墓碑十分珍贵,它也许能成为我们打开泾阳康氏源流之门的一把钥匙。

亲人相聚,谈兴很浓,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叙不完的家常。看到老人在玉米地内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走,几次险些摔下地埂,敬重之情油然而生……,我嘱付老人联系一些年轻人,多做一些调查了解,寻访一下邻近的康氏族人,如有消息,立即联系,老人欣然应允。不觉过了三个多小时,我只得向老人告辞,他坚持留我吃饭,我谢绝了他的美意,因为是集体行动,迟了就会掉队。他又说天下雨,执意送我一把伞用。素昧平生,临行赠伞,康氏亲情,感受颇深!

由于原始资料缺乏,到底庆阳、泾阳两地康氏是否同宗,目前仍无法弄清。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继续探寻,这个问题一定能求得满意的答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