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山东的金乡县、莘县、巨野县、费县、平邑县、汶上县、陵县、惠民县、鄄城县、泰安、成武、莱芜、烟台、枣庄等县市,他们从不同时期开始在齐鲁大地繁衍生息,不断迁入或者迁出,有的世祖子孙字辈至今派到98代。目前,最具代表支系有平邑县、汶上县、陵县、莘县和金乡县康氏族人。
平邑县仲村镇康家寨村1313年 (元朝皇庆二年),邑人70代族人康辅之创建义学于狄家村(今康家寨),尔后,其子71代孙若泰扩建,易名“东山书院”。历元、明,至清初,计400余年而倒塌。康家寨村现在在康德明家中保存有6本族谱。康家寨村康家墓是明朝户部侍郎康若泰之墓,也是山东省重点保护文物。费县族人康军,传字辈,供职于费县商务局,是从现在的平邑县仲村镇康家寨村迁至平邑县地方镇康太庄的。按明朝71代孙康若泰推算,始祖应在东汉初年。这是我们目前发现较早的康氏族人繁衍变化记录之一。山东汶上县的康广海,家有完整的家谱,该县已经有第98代康氏族人。
汶上县康驿镇康庄、大堂阳,郭楼镇康村,白石乡金村等有康姓族人近2000人,目前最小字辈为98代,完全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这得益于第62代大理寺少卿康澄,他于天成4年(925年)奏请后唐明宗下诏钦赐所续字辈,第一代祖先辈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卫侯康叔。康驿镇康庄康氏家谱共三簿,代代有记载,世世有考证,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意义(康澄父亲曾任山东澄洲刺史,后来因石敬塘之乱,避难到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