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谱系大观

宁波康氏族谱研读(二)

浏览: 次 日期:2011-07-13

                        

                     宁波康氏族谱研读(二)            

                                                   ——宁波康氏源来及分支派情况        1、 现家谱中载入的序共有十四篇,其中清乾隆三十一年有三篇序文,分别出于不同人的笔下,这些序从古至今分别是:宋庆元二年十一月原序,宋嘉泰三年九月原序,明建文四年春原序,嘉靖源流记,康熙四十二年仲冬原序,乾隆三十一年仲秋原序,乾隆丙戌仲冬原序,乾隆丙戌菊月原序,嘉庆七年大吕月原序,咸丰壬子月原序,光绪丁亥原序,民国二年十月原序,民国二十八年原序,二OO四年十月重修序。需要解释的是菊月指农历九月,大吕月旧历中指十二月,夷则旧历指的是七月。所有序文中性嘉靖《源流记》最为详细,它将康氏来由及来明州定居的前因后果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将图示中的代代相传的主要人员作了罗列,民国时可能是因为政治环境的关系,序文极其简单,未涉及宗族中的具体内容,只载入了续谱之事。除二OO四年重修谱序外,其余序文都是文言文,读研起来非常吃力,再者由于北宋至今有的地名变化很多,本人又缺少对宋、清、民国等朝代社会文化节背景的研究,有的理解上或会有偏差也属难免。但无论如何,现今宁波康氏族谱历经千载,辛免于战乱、洪灾、火险、文化革命等天灾人祸,延续至今极不容易,从序文和谱中的图示来看没有很大的差错,可靠性极强。 2、 宁波康氏源来及分支情况。 (1)      康氏源来。宋时谱有述,康氏出自姬姓,以谥号为姓氏。姬氏历十五世后而出文王,其第九子康叔,即为武王的最小弟弟,因伐纣平殷之后建周朝,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余族分封给康叔为卫国,并改封康叔为卫国侯,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到周成王亲政时权高位重,死后谥号“康”,其后便以谥号为姓氏。后因列国纷争,支孙君角被秦国所并,,直到汉,伯瓒公拜为上都慰授大中大夫封纪善侯,袭银青光禄大夫,晚年谢疾养志,乐闲择居于扶沟(现河南扶沟县),其妻靳氏封贞德夫人,繁衍后代即为我宁波康氏的始祖。 (2)      宁波康氏源来及分支。宁波古称为明州。宁波康氏系纪善侯伯瓒公二十一世孙,单名叫经,字孝基,于北宋真宗登进士为太常博士奉训大夫,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明州不宁,真宗皇帝诏经公镇乱,因经公文武全才克平贼乱后任明州节度使(圣旨里为宪台,据鄞县通志考证为节度使),便定居于明州,死于任上,寿年九十,后其子裕和禄移居鄞县茅山,奉其父亲即经公孝基为明州始祖。二子禄也居茅山,为明州茅山派之祖。长子裕又育三个儿子,分别是维翰、益中、伯可,维翰是奉化溪口、万竹,湖州,余姚,上虞(谱上有载地名待考:车崎堰,荘家畈,据说是现余姚和上虞的交界处)等派的祖先。维翰又育三子,长子佾育子名细田为湖州、余姚、上虞的祖先;次子啓即为我们奉化连山派(万竹万二和社家畈等地)的祖先;三子敬即为溪口(茂林)片康氏的祖先。 (3)      奉化康氏居住地变迁情况。现在居于奉化的康氏主要是奉化溪口和万竹万二和社家畈等地。奉化溪口以康岭村为主,宋朝时便迁居于溪口,那时人口极少,没有一点儿交通条件,谱中有序记因战乱等原因散居于跸驻、桕坑、东岙、六诏及附近的余姚新昌嵊县等地均属溪口康岭一派康氏。现居于万竹万二和社家畈两村康氏是约在300年前有第十七世清道公时有现奉化城郊三溪村迁入上社家畈,其二子国烈公(为第十八世)迁到万竹居住,公又育四个儿子,其长子迁移到羊岙岗,所以现羊岙岗康氏应与万竹康氏为同房,上社家畈康氏国烈公二子殿英(十九世)为十七世清道公长子国助公之后,而羊岙岗和万竹的这二子国烈公之后。清道公原住于现奉化城郊三溪村,他实育有三子,小儿子名小金生,过继给堂兄弟,后从其母(清道公之妻)姓邬,至此,现今三溪已无康氏血脉。随着社会发展,连山派康氏也有部分迁移至里横山、楼岩等地居住,居于奉化城区北街村的康氏,到底是来于三溪,还是溪口尚未考定。   读谱后认为,古人之迁居,莫非出于三种原因。一是因政治动荡,按中国封建社会时法令涉大案要株连九族,在朝中为官者的宗族,一有风吹草动便会主动躲祸到深山冷岙中居住太有可能了,家谱中有载几位康氏祖先有一官半职,知南宋时的康伯可(康与之)与秦桧一案有牵连,虽没记有详细处理结果,这可能造成长期的影响。但大凡官宦后代读书为官者不会少,政治斗争极为剧烈的年代总多是非,为官者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二是战乱所致。由宋到元明清民国,九百年间战乱连连,为避战而保存家园和血脉而迁居到偏僻者也有可能。三是随祖坟迁徙而居。墓葬之地讲究风水是中国之传统,古时人口稀少,猜测墓地与居地一般较远,对德高望重的祖上,下代有守墓的职责。茅山康氏或因康经公之墓而居;谱中详记康经公之孙维翰(迪功郎---是大都护从九品武官)墓葬于溪口(茂林)康岭村,始有溪口康氏一族;连山派康氏最早是第四世墓葬于奉化三溪,后第十四世墓葬于方桥,十五世就又有把墓做于奉化三溪,十六世就住于三溪了,后又再迁入连山。万竹移居到羊岙岗的是第二十世启隆公墓葬于羊岙岗后,逐渐生衍繁茂,人丁兴旺。 3、 辈份排行情况。    2004年重修连山派家谱时,执事者曾与鄞县茅山和溪口康岭康氏联络,鄞县茅山的族谱已丢,但据有文化的人实证,辈份排行只字未改仍旧能一一对应,族谱中有载,嘉庆七年时与溪口康岭村同修谱后,康岭人自续,与连山派于咸丰壬子年间各自正式分派,辈份排行略有改变,但也能一一呼应。在新修谱中有附。  2004年重修连山派自第十四世起辈份排行是:永仕朝廷国 新开科第名 修身本齐家 治世先正心 立功传道义 鸿谟佑启成 茂嗣良挺秀 理学振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