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来信

江西省泰和县康来善的来信

浏览: 次 日期:2009-08-11

编辑部同志们:   

您们好! 收迄你们发给我所求卫世系资料,通过反复拜读消化,结合案头资料梳理,内容详实,价值珍贵,如获至宝,感激至极深表感谢! 值我修葺族谱之际,故里获总会开会通知,余受命赴会,通过大会报告启迪,小会座谈交流,会外资料采集,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增进了亲情,拓宽了渠道,密切了联系,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坚定了我改革族谱的决心。 研究会取得丰硕成果,均系我康氏贤达献堂君的德行善举所致。 参加联谊会前,余如井底之蛙耳目闭塞,仍遵旧例修葺谱牒,会后,我深受感触,我卫康后裔虽宗出一人,但系出多门,疏远亲近,自立世系,有湮祖忘本之虞。现我康氏子孙,知康叔始祖者寥寥无几,查谱世系不见,阅其序文难解,问其长者无答,谱牒改革,世系一统,势在必行。 为此,我决意屏弃旧例,大胆改革,将一世祖由国弼上升到卫康叔,改进族谱格式,增加发行量,加大宣传力度,使我族子孙咸知康氏始祖,惟卫康叔一人。 我谱金陵外谱人员关系根据我现在收集到的资料,同样是我泰和旧谱世系通过资料综合对比分析,发现我谱金陵外谱质疑甚多,例如:一世赐与二世遽的关系存在质疑,世纪实录与永新康家村族谱所记,遽均在赐与显之前,相距160多年,父子关系不能成立。又如,显与赐均系隋文帝期间官史,又同时是隋平陈时南迁到金陵乌衣巷,故祖孙关系不能成立。 康氏源流实录和永新康家族谱中根本没有赐此人,我族族谱世系纪虽有赐,但并非一脉相承,仅是半途补接。

                         2009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