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颍上分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2011年5月20日,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安徽省颍上分会成立大会暨康氏家族文化研讨会在颍上县城北新区法姬娜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
会议当天,天空格外晴朗,给参加会议的康氏族人带来了惊喜。酒店入口上端悬挂着电子会标:“热烈庆祝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安徽省颍上分会隆重召开”。会议由颍上康氏家族第十世孙康健和第十二世孙康法阳、康法堂发起,从各地赶回来的刘集、半岗、九里墩和桃花店四支颍上康氏后裔共98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常务副会长康法堂讲了成立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颍上分会的重大意义,他说家谱的编修不但是我们康姓族人的优良传统,更是康姓族人在长达6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为颍上地区的开凿和近代民族的发展,为颍上文化的形成,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创新,所做的巨大贡献。特别是颍上康氏祠堂的建设,既可藉此回顾历史,缅怀先祖,又是颍上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体现。副会长康法阳详细讲解了颍上康氏的溯源,使颍上康姓族人了解到我康姓族人是于明朝洪武七年从山东省枣连庄(今山东省潍坊市白沙岭)迁到颍上县定居的600多年的历史。
最后,会长康健作了《文化与友谊的展示、亲情与历史的回归》的主题报告,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几年的工作,回顾了自2009年以来康氏文化研究会成立至今,康氏文化研究事业努力进取的不平凡历程。同时,报告也确定了康氏文化研究事业发展的战略构思,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充分调动全体族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各家族人之间的联系,加强各家族人之间的关系,大力开展颍上康氏文化的研究,集中力量筹建颍上康氏祠堂,尽早为颍上康姓族人营造一座寻根问祖的心灵圣地。这就为我们颍上康氏族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奋力前进的方向。大会推选产生了颍上康氏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届理事会的产生,为颍上康氏文化研究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与会的康姓族人代表在感言中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和景仰,表示要在新世纪创造新的辉煌,充分显示出康氏家族的精诚团结和谐发展和发挥本族各类人才的优势,互帮互助、互利互惠的精神内涵。会上,还播放了总会会长康献堂专门为康姓族人填词的《中华康氏之歌》。
这次会议是颍上族人继1909年、2009年由老户长康福全和康殿科父子召集的家族聚会后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家族聚会。上百人聚集一堂,亲情融融。藉此,在中华大地寻根问祖的热潮中,又搭建了一个族人联络亲情的平台,搭建了一个历史文化研究的平台。会议得到康家长辈的热切关注。会议筹备期间,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多次致电和在中华康氏网上对颍上康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的同时,对颍上康氏文化研究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鼓励我们办好这次会议,在总会的领导下,做好研讨、总结家族文化的工作,还历史本来面目。会议期间,广东、四川、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区的康姓族人在得到颍上召开康氏文化研究会的消息后,都纷纷发来贺电,对颍上康氏文化研究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颍上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