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讯息

广东省兴宁市康氏宗亲泰和寻祖记

浏览: 次 日期:2016-04-07

 

在春寒料峭而又花开飘香的农历二月十七,由康崇带队的兴宁市康氏一行14人驾车来到泰和寻根问祖,受到泰和康氏文化研究会的热情接待。

那天下午5点半钟,康崇一行14人分乘三部小车到达泰和。泰和康氏文化研究会的永华会长、宽治副会长、昭训顾问和省会明珠副会长等人早早在办公大楼门口迎候。

康崇一行的三部小车车头上都用红纸写有“康氏”二字,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一看“康氏”二字,就显得格外亲切。他们一下车,我们就迎了上去,互致问候,互相握手,共同走进设在五楼的康氏文化办公室。

在办公室,双方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成员,大家再次点头、握手,再次相识。兴宁市的代表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办公室的布置和挂在墙上的奖牌与巨幅照片,啧啧称赞泰和分会的工作做得好,得到了总会的表扬。

大家坐定后,兴宁的宗亲打开2012年新修的《康氏族谱》,要我们帮他们寻找祖居地,从他们的族谱资料来看,可能是三将军的后代,他们也说是与五华县的康氏是共一个祖公传下来的。

五华县的祖公中乐公属江西永新县的那一支,永新县的祠堂叫京兆堂,挂有三将军子信公的画像。而兴宁的族谱说的是瑶公的后代,而我们泰和的瑶公属大将军的后代,曾任广东省茂名市的录事参军,他只生了一个儿子叫邦有。而兴宁的谱上记载瑶公有三个儿子(寿字辈)并且是第10世。

在这种情况下,康崇给萍乡的康焕贵、广东的康德超打过了多个电话,都说不出具体的东西。永华会长又与永新县的康氏打电话,永新的康仁祥刚刚去世,也无法联系。

虽然寻根暂时难以办到,可是大家还是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气氛十分祥和,热烈。

第二天,我们按照兴宁族谱提供的地址去寻他们的祖地,但新、旧、古、今地名,行政区划是有变动的,经多方打听,还是无法找到的。

人家兴宁市的宗亲千里迢迢来到泰和,我们总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于是,昭训老师赶制了一份“泰和康氏传承简表”交给康崇。表中介绍了泰和二大郡(京兆、晋阳)康氏的开基、传承情况。兴宁一行看了都很高兴。

还有永华会长与宽治副会长安排兴宁市的宗亲去爵誉参观,领略风俗民情和欣赏祠堂文化,特别是墙壁上的康氏世系衍会图与历代名人题词的手迹。

兴宁的宗亲见到了延孝公、左派国辅公、右派国弼公的画像都肃然起敬,他们点燃香烛之后十分恭敬地向三位祖像行大礼,并放了巨幅鞭炮。

敬祖之后,他们有的看族谱,有的欣赏名人题词,有的看康家历史,名人简介,有的看皇帝圣旨,有的看吊线图,并且纷纷举机拍照,永作纪念。

中餐在爵誉的孝德堂进行,共计三桌,作陪的有爵誉村的德九书记和村中的族长、理事们。大家举杯交盏,畅所欲言,气氛十分亲切。

下午二点半,大家在孝德堂门口照集体相留念,又一次融入了康氏一家亲的氛围之中。临走时,双方相互赠送了纪念品,兴宁的腐竹和泰和的乌鸡蛋都是各自的土特产。两地宗亲虽然天各一方,一根腐竹一个蛋,永远传承着康家人的情感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兴宁的宗亲们,只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寻根问祖的愿望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