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农历乙未年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小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北马村新修《康氏族谱》告成,并于当日下午在凯旋大酒店举行简洁而庄重的请谱仪式。部分家族代表老少四代30余人,藁城区康姓大村——张名府的宗亲代表9人以及正在藁城区参加人代会的人大代表康西彬、康清岗二人,专程赶来参加请谱仪式。一起见证、记录下了这一神圣庄严的时刻。
北马村康氏家族从何时何地迁来居住,没有文字记载,自然也就没有家谱、族谱可言了,实为一件憾事。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了却几代人的心愿,改变有家无谱的现状,给后人留下值得珍重和自豪的信息资源,多次参加过中华康氏宗亲联谊会的康英良、康清发等人,萌生了编修北马村康氏族谱的想法,经过长期的酝酿和谋划,2015年春节期间启动。首先在族人中发出倡议,族人们纷纷响应,分别表示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车出车,随叫随到、指那打那。族人们的态度更加坚定了他们编修族谱的决心和信心。随后,他们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定计划、定方案、定内容、定任务、定时间,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力求编出的族谱不留死角、不漏一人、不留遗憾。
通过采访年长者、档案馆查找资料、给外地族人打电话、发微信、发邮件、寄快递等形式,召开十数次碰头会,白天没时间晚上开,终于征集到了族谱所需内容的相关资料。首先,弄清了来自山西洪洞县移民的说法。经查阅藁城县志和地名文化等史书,山西洪洞县迁来藁城的康氏移民有三次,分别是:明朝永乐初年(1403)在尚庄落户,明朝永乐二年(1404)在朱家庄安家,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在康村扎根。但目前这三个村子没有一户康姓人。北马村康姓来自于上述哪个村没有记载,不得而
知。其次,根据年长者的回忆得出结论,来北马村的康氏是四兄弟,俗称“老四门”,其中两门无后,在此居住已200多年了,繁衍生息170人。经合理推测和实地考证,一致认为东门、西门无后,族谱就从“老四门”的南门、北门写起。其三,从搜集的资料来看,这个家族成员整体素质比较高,一是在外为党工作、为国效力的人多。如中共党员44名(其中康家女儿7名、康家媳妇儿5名);参过军服现役的19人(其中师级干部2人、团级干部2人、营级干部1人、士官3人);医护、教育工作者15人;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工作者13人。二是在村里为乡亲服务、为百姓办事的多,自1947年藁城解放至今,村干部一直有康家人,最多时7位村干部中有4人是康家人。
经过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以及全体族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历时八个月,第一版北马村《康氏族谱》终于与2015年年底大功告成,与族人见面了。
请谱仪式由藁城康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北马村支部书记康清发主持。首先,参加仪式的全体族人起立面向《康氏族谱》和康氏南门、北门谱帐三鞠躬。然后,藁城康文化研究会会长、《康氏族谱》主编、藁城教育局退休干部康英良详细介绍了整个编撰过程以及涌现的感人事迹。接着,家族理事会执行会长、目前辈分最高者康俊杰讲话。张名府宗亲代表康丽敏也发言祝贺。最后,由康俊杰宗长郑重地向各家请谱人授谱。宗亲们按不同辈分,由长至幼依次上前,毕恭毕敬地双手从康俊杰手中接过族谱。整个仪式肃穆庄重、严谨认真、严密无隙、严丝合缝。康新明代表河北省康氏文化研究会到会祝贺并讲话。
请谱仪式结束后,大家共进晚餐,频频举杯道喜,互致新年问候,共祝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