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跃新春,江南气象新。旧地今重访,族情格外深。2014年4月1日,我受江西省康氏文化研究会的邀请,与省、县两级分会的领导,陪同吉水、永丰两县的宗亲驱车前往我省于都县的康梁村、上排村、汾坑村进行宗亲联谊活动。
于都康氏宗亲的联谊活动,我早在公元1996年8月就到过那里。当时我是受三将军子信公瑞山房的委派前去联络修谱大事。因为从民国三十五年泰和左右两派合修的康氏族谱中我发现于都有数万姓康的人,并且大多数是三将军的子孙。
那时条件艰苦。我有时坐货车,有时骑脚车,有时步行;还要背一本谱序(很重)去,不然人家说我是骗子。
我们去的地方是于都县曲洋乡江背村,当时人家正在“双抢”,我发现一顶风车上写着“康定仁”三个字,派行与我们相同。于是我就与他的家属联系上了,晚餐也在他家吃。晚餐后,开了个座谈会,双方拿出新、老谱来核对;果然我们都是子信公的后代。
谈到联谱,于都先走了一步。他们1995年就修了新谱,并且不分左右两派;谁愿出钱就修谁。鉴于他们人口发展快,已到了“明”字辈(即第50世),所以又增加了二十个新字派。我们1996年修的族谱就将这二十个新字派列入了我们的谱中。
当时于都的倡修是昭祥、定仁等。主修人是昭淦(于都县长),编修人是昭光、思贤、南斗等。汾院、上排、南垇、康梁、仙下等都没有参与。
这次我去于都一是带路,二是联谊。于是我带了三件宝:一是当年的走访记录本;二是明朝万历丙子年的康氏大成谱序和民国35年的族谱资料;三是近年来我们泰和分会的研究成果。
这次去的三个地方我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在康梁村领略了赣南风俗文化——三月三接神、送神、拜神、求签,请福建戏班唱古装戏。在上排村瞻仰了气势辉宏的汾坑康氏总祠——容礼堂。它始建于清朝乾隆丁卯(1774年),几百年来破烂不堪,族人同心协力于2004年重建,比古代的质量好万倍。在汾坑村观瞻了“将军世家” ——五应堂。也是2010年重建的。以前不叫五应堂,是康沐(原于都水电局长)提出改的;建筑得也不错。功德碑、庆典牌匾琳琅满目。2012年列入了于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地重访,于都人听说我1996年就到那里修过谱都十分惊讶,看了我当年的记录更是啧啧称赞。尤其是省分会秘书长康良生每到一处都向大家介绍说我是康家的一本活字典。所以走到那里都是我坐头席,我既高兴又不好意思,因为我作的贡献少。
通过这次旧地重访我有如下感想:
一、世上只有千年家族,而没有千年亲戚。宗族是永存的。
二、只要你为家族作了贡献,族人是不会忘记你的。
三、康家的事业要后继有人,许多人反映现代的年轻人不愿参与宗族活动。我问你,老人死了以后怎么办?
四、向泰和的爵誉、于都的汾坑学习,成立祠堂理事会。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一个家族、一个村庄的族务工作要大家都来参与。出点子、想办法,事情就好办得多。外地联系也比较方便。
五、宗族、宗亲联谊要成为一种风尚、一个制度。隔多久举行一次什么活动;或者今年在甲村、明年在乙村,贵在坚持。特别是县际之间、祖系之间,不要等到几十年修谱时再联系,否则难以沟通。
六、大家可将本地的族务活动写成文章发往河南《康氏文化》编辑部或中华康氏网站进行交流。
七、各地很有必要培训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中华谱谍知识人才。这次走访中我发现许多人不懂谱牒知识。他们连自己的老祖宗、开基祖、发源地、字辈都不懂。就是有些老年人曾二次参加了当地的修谱工作,可是问他为什么上排康氏宗祠院门要写“人瑞及第”,汾坑康氏宗祠门首要写“将军世家”,他们不是摇头,就是答非所问。打开他们五修的老谱,我翻到“人瑞表”、“三将军传”逐句讲给他们听,他们才恍然大悟。加上老谱是文言,一行字很长,又没有标点符号,叫你怎么去断句,去理解文意,的确很难。还有文中牵涉到的人物、年号都是古代的事,就更增添了理解的难度。因此,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泰和县康氏文化研究分会顾问、通讯员康昭训
2014年4月6日 时年70岁 电话:1587965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