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山东齐鲁康氏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2013年6月12日端午节,山东省齐鲁康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专程到青岛康有为故居进行拜祭,研究会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首先向中华康氏先辈、中国近代旷世奇才、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画家、学者和孔教会会长康有为深深三鞠躬,然后先后到其生平史迹展馆、世界之路展馆、书房、卧室、客厅复原陈列馆及梁启超爱国教育馆进行瞻仰参观。
青岛康有为故居,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旧称“天游园”,德式建筑。始建于1899年,选址在汇泉湾畔、小鱼山麓,原为1899至1902年任德国胶澳总督副官的弗赖海尔·利利恩可龙的住宅。1923年康有为先生开始入住其中,1924年康有为购入此房作为寓所,并在此居住直至1927年3月病逝。这里承载着晚年康有为的丰富内涵,由此也亮开百年青岛的一盏人文之灯。2000年由青岛市政府投资全面修缮,迁出其中的住户,并作为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康有为纪念馆建筑面积1128平方米,百年名园焕发出新的生机,现设有书房、卧室、客厅复原陈列,“康有为生平史迹”及“康有为的世界之路” 图片展、墨宝展室、藏品展室等,在此追思一代人文先驱波澜壮阔的一生,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景,别有一番意义。
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领袖康有为长期流亡海外,直至辛亥革命后才得以回国。1917年,康有为参与张勋复辟失败后来青岛避难,在给友人的信中赞誉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车可舟,中国第一”,并萌生了在此居住的意愿。此处原为1923年他第二次来青岛时市政当局安排的下榻之处,康有为对此居所十分满意,称“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此屋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次年出资购入后题名为“天游园”,悬宣统帝所题的“天游堂”于正厅,并对各居室作了精心布置,其中内部的家具陈设多为溥伟移居时所赠。在此居住期间,康有为曾多次会见文化名人,并潜心研究书艺。
建筑为砖木结构,包括地下室共三层,修复后的建筑面积为1128平方米,周边为庭院,南侧设宽大的石阶,由此进入一楼正厅,其中安放有一座康有为塑像,门上悬挂的“康有为故居”匾额为刘海粟题写。陈列展室设于一楼和二楼,其中客厅、书房和卧室为复原陈列,其他房间设“康有为生平史迹展”、“康有为的世界之路” 图片展及墨宝展、藏品展等。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是青岛目前唯一正式开放并辟建为专业博物馆的文化名人故居,隐含着近现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思想与艺术情感,深藏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符码。集展览、收藏、科研为一体,以与康有为相关的历史文物的收藏、展示与研究为主旨,业务范围涉及:康有为与近现代文化研究;康有为与“戊戌变法”资料的征集、保护、整理;青岛历史文化名人的宣传与研究;文化咨询、文博培训与文化传播;文物鉴定与修复;文物、字画、艺术品、工艺品、图书资料、文物复制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经营等。
历经百余年风雨,康有为故居成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座重要的人文殿堂,对认识中国近代史和百年青岛之人文内涵具有特殊意义,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康有为是19世纪末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行世界之路最长的思想者。1898年至1913年的16年间,他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后游历美、英、法、意、加拿大、希腊、埃及、巴西、墨西哥、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对这些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风俗进行考察之余,还展开了跨文化对话,创见颇多,缘此而形成的文化史观博大精深,对今天仍然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价值。”“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康有为是有史可考进入北极的中国第一人。”1908年,康有为与北极光有过一次梦幻般的邂逅。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遭遇的奇景:“夜半十一时,泊舟登山,十二时至顶,如日正午。顶有亭,饮三边酒,视日稍低如暮,旋即上升,实不夜也,光景奇绝。”如非亲眼目睹,一个封闭国度之人难以如此生动地描述“午夜时分,却日如正午”的极光美景。
1904年,康有为还在瑞典买下了一个小岛,并在岛上搭建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北海草堂”。据广东省社科院的赵立人研究员考证,康有为花了2.8万克朗买下,又花了7999克朗进行修缮。“房屋虽非广大,但约可供十人居住,而且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时至今日,当年草堂遗迹已荡然无存,这个小岛也早已被瑞典人收回。但当地的华侨仍习惯性地称这个小岛为“康有为岛”。
康氏文化研究会和青岛市康有为纪念馆工作人员经过坦诚交流和协商,决定在下一步的文化探讨、研究和交流工作中加强合作,共同挖掘康有为思想文化的历史传统文化精华,为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