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康叔祠主体大梁浇筑完成思源堂和卫君堂基础结构通过工程验收

浏览: 次 日期:2019-08-12

2019719日,酷暑伏天,烈日高照。上午十点钟,无时不牵挂着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工程建设的康献堂会长,处理完恒康大众汽车销售公司急办事项后,即与河南恒康建设有限公司经理康吉堂、施工监理单位工程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等一行五人,驱车向淇县赶去。他们要到古卫国康氏文化苑施工现场,参加思源堂和卫君堂基础结构工程验收,并查看康叔祠施工进展情况。

南阳到淇县,400公里的路程。他们驶入高速快道,一路疾驰,只在原阳服务区短暂停留,简单用过午饭,又继续赶路,于下午3点就抵达目的地。车子在朝阳山脚下的工地临时办公处停下,大家一下车,立刻就感到热浪蒸腾。但望见烈日下工人的繁忙劳作,听着铲车运转建筑材料的隆隆轰鸣,都顿时忘掉了长途乘车的疲惫和山脚旷野的酷热。在此等候的建筑单位负责人——淇县宏康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康贯堂,把大家引进简易会议室内,与乘高铁先一步到达的工程设计单位湖北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银华等人见面。献堂会长与余总热情握手致意后,两人就伏案对着图纸切磋起来,把近日来电话交流中针对施工具体问题的不同意见,都摆上桌面,逐一商讨。看着两人如此急切而专注的投入,众人都屏息斂气,静静地围坐会议桌旁观听,谁也不忍心打扰他们。趁这当儿,笔者才顾得环顾这简易会议室的布置:墙角的柜式空调为大家送来阵阵清凉,地板、墙壁和天花板协调统一的浅灰色调,给人带来清新感,长条形会议桌西端墙上的一块红色标牌“河南恒康建设有限公司”的金黄大字和公司徽志格外醒目,对应东端墙上的红色标牌上则书写着公司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目标”,正对着门的北侧墙壁上依次挂着书写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多副白底黑字标牌。尽管这是铁皮钢架结构的低矮简陋工地用房,但施工单位却以如此精心的布置彰显了公司的良好企业形象,谁第一次来到这里,都会顿生对公司的信任感!

四时整,淇县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王素珍及勘察单位技术人员一行三人如约准时赶到,贯堂把他们迎接进会议室落座,王站长环视一下,说道:“相关单位都到齐了,咱就抓紧时间先座谈一下吧!”思源堂和卫君堂基础结构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代表结合各自所承担的责任,依次介绍了工程基础结构建设各方面的具体情况,王站长等边听边记,还不时有针对性的提问。结束座谈环节,按照验收程序,王站长要求大家一起到工地现场考察。

走出会议室,在贯堂引领下,众人迎着西照的太阳,一起向山腰处前行。走到高处,才清楚看到工地四周设置的起伏连绵的蓝色铁皮围墙,发现施工现场被褐色盖土网罩着的一堆堆挖出的姜黄砂石,脚下填满坑洼的新土表面浇水凝结的硬壳,展示出施工湿法作业的规范操作。大家先来到卫君堂基础结构旁,两个工人正在捡拾散落地面的零星模板、抱箍、钢管,拆除模板脚手架后的工程基础结构,裸露身姿,挺起胸膛,自信地接受工程验收,头顶林林总总的钢筋,昭示着热切盼望主体施工的强烈愿望。站在此处,举目西望,中轴线上,从高到低,康叔祠、思源堂、卫君堂,栉次排列,基础皆成,容颜初露。王站长、献堂会长等一边仔细查看,一边就具体细节与贯堂交谈,还不时展开图纸,与实体测量相对照。察看完卫君堂基础,大家移步登高,来到思源堂基础结构处,又认真细致地对其进行了现场验收。蓝天白云,烈日斜照,登高爬低,一行人个个汗流浃背,为确保工程质量、为早日建成古卫国康氏文化苑,甘愿冒酷暑做奉献,谁也没叫一声累!

五点半时,两项基础工程验收结束,王站长对卫君堂和思源堂基础结构的材料选用、施工管理、工程效果作出满意表态,肯定施工完全符合设计、勘察要求。献堂会长等送别王站长一行,又回身来到工地最高处,查看正在施工中的康叔祠。康叔祠第一层的梁柱浇筑已经完成,四月份宗亲联谊会时大家目睹的雕刻精美的柱础石墩都已肩负重任,浇筑其中,浑圆立柱撑起纵横大梁,屹立在空旷的工地上,身姿显得格外挺拔雄壮。脚手架上,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地忙碌着。献堂会长一行人走上前去,向辛勤的施工人员问好致意后,就在现场居高临下,结合康叔祠第一层完成后的视觉效果和山势坡度,对施工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了统一认识,保证文化苑整体建筑效果令人满意,尽可能不留或少留遗憾,献堂会长又与负责设计的余银华总经理一起带着在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乘车来到朝阳山东纵贯南北的222省道上,在不同角度遥望文化苑工地,以康叔祠为参照点,再一次对各建筑物的具体布局设计进行观测、比较。达成最终的统一意见后,大家又回到会议室,再对着图纸逐项说明,一一作出标记,以供施工参考。

就在献堂会长和余银华总经理要收拾起图纸,结束一天的奔波操劳时,负责现场施工的康永坤突然推门进来,高兴地说:“新打的四百米深井钻透了!技术人员测得,一个小时可出水200立方,不能再往下钻了。”闻讯,大家几乎同声叫好!贯堂不禁感慨道:“又一个难题解决了!”这的确是个喜讯,不啻解决了当下施工需水,更重要的是找到充足的水源,文化苑建成后的用水供应就有了保障!俗言“上善若水”、“水到渠成”,朝阳山麓有此水源,何尝不是天赐康姓人建苑始祖建功之地的大孝之举的恩惠呢!

大家满怀喜悦地走出会议室,已是晚上八点了,朝阳山正送别最后一缕晚霞,康叔祠高耸的构架已隐约不清。献堂会长一行要赶回南阳,余总一行也要到郑州乘高铁赶回武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同样干事风格,让大家尽遂心愿,为赶时间,即刻南行,途中简单用餐。两辆车子穿过华灯齐放的淇县县城,驶上高速,一路南驰。献堂会长叮嘱司机:“谨慎驾驶,辛苦你了,今天又是一次往返800公里呀!”同车的建筑公司技术员小李接过话题:“咱们的司机也特别能战斗,已经习惯了!从开工典礼以来,贯堂经理已记不清多少次凌晨四点从南阳出发,车到淇县赶上机关上班,奔忙一整天,晚上十二点后才回到南阳。今天他凌晨三点多就出发了,先与王站长见面约好具体时间,又到高铁站接着余总一行。”献堂会长长舒一口气,感慨道:“我明白,文化苑开工以来,贯堂和吉堂都太劳累了!”听着年已古稀的会长深情的话语,望一眼他略显疲惫的神态,谁都能够理解他肩负的重担,要建好康氏文化苑,除了物质上的无私奉献外,还需要多么强大的精神支撑!是啊,“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工程浩大,需要全国康姓人同心协力,排难解忧,共创宏业。现在,卫君堂、思源堂基础结构已通过验收,认建该项目的宗亲也当整装上阵,力争尽早施工。

夜静车行,路还很远,每个人都在沉思 ……

 


    

 献堂会长与文化苑设计师余银华等实地查看文化苑施工情况  



  

思源堂和卫君堂基础工程验收座谈  




  思源堂和卫君堂基础工程验收现场  



文化苑施工现场   



文化苑施工现场   




献堂会长与文化苑设计师余银华在会议室切磋意见 


(作者:康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