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抗战时期的巩义市太平头村康家人
2017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一曲可歌可泣的慷慨赞歌。国难当头之际,无数甘于奉献,不惜献出生命的中华儿女以坚不可摧的意志劈开黑暗,迎接胜利曙光。在抗战中,有多少中华英雄儿女,用血肉去筑砌保家卫国的长城,用牺牲书写了抗战胜利的篇章!康姓人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为了让广大康氏族人重温抗战中先辈们可歌可泣的抗战事迹,感受英烈遗风,一直在搜集、追寻康姓人的抗战事迹。今年7月15日,又委派康明堂副秘书长率《华夏康氏》摄制组,奔赴河南省巩义市康店、涉村两镇,采访健在的康姓抗战老兵,挖掘当地康家人的抗战事迹。
巩义,位于嵩山北麓,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下午5时,我们一行到达康店镇。在镇上一家旅馆登记入住后,便随当地一位宗亲冒着酷暑,到镇西街去看望一位已故老兵的家属。老兵叫康定国,是一位远征缅甸的抗战老兵,前年已经去世。在他侄儿家里,我们用相机拍下老人的遗物:国家颁发的两枚“抗日战争纪念章”和一本《河南省抗战老兵纪念册》,以此来展示他一生的荣耀。
第二天清晨,匆匆用过早餐,我们驱车前往涉村镇的太平头村。公路盘山而上,路面上,随处可见雨后滑坡下来的土堆石块,司机一路小心驾驶,4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个多小时。
上午八时多,车子在半山腰的太平头村“康氏祠堂”旁停下来,村长康敬宾、村康氏理事会原会长康永亮、会长康跃民等宗亲把我们迎接进祠堂。趁记者录像采访之机,我在一旁同几位族人座谈,从中了解到:太平头村下辖南村、北村,现有康姓1600多人。抗战时期,全村人口约600人。1944年,日军发动河南战役,豫西几十个县被日军占领,鬼子到涉村后,烧杀奸掠,无恶不作;巩县国民党逃亡政府也躲进涉村,摊粮派钱、拉壮丁,当地百姓怒火中烧。同年10月,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皮定钧部)来到巩县,逐步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从此,涉村成为一片红色热土,从这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抗日军政干部和抗日勇士。仅太平头村,参加抗日的就有50多人。这些人,有的走出去牺牲在战场上,有的战后退伍安置它乡,有的解放后回乡。
虽然岁月流逝,但这些人的名字和事迹并没有被当地人遗忘,他们像一块块嵩山上的石头,永远保留在涉村这片红土地上。
在太平头村的《康氏家谱》里,记载着他们的名字:
康松占(1904-1982),北庄村人。幼年不幸,六岁丧母。解放前,他扛长工、打短工、逃荒要饭。他秉性刚正、嫉恶如仇。抗战时期,他在村公所怒打日本兵,大长了康家人和国人的志气。
康孝星(1911-1995),太平头人,自小给地主扛长工,后跟随皮定钧部闹革命,在芝罗任农会主席等职,为抗日救国积极工作。1946年,被国民党抓捕,曾遭受敌人往鼻孔灌辣椒水等严刑拷讯。
康作林(1922-1999),抗战时期系皮定钧基干队队员,作战英勇,出生入死,解放后回家务农。
在国家民政部的《革命烈士英名录》上,同样记载着太平头村康家人的名字:
康老永(1917-1945),巩县涉村镇太平头村人。豫西抗日支队战士,在禹县作战中牺牲。
康占光(1920-1945),巩县涉村镇太平头村人。皮定钧部战士,1945年在大别山区作战牺牲。
康喜生(1912-1952),巩县涉村人。
而那些历经战争的幸存者,特别是仍健在的抗战老兵,更是这块红土地的见证者。
上午九时,我们在康敬宾等几位宗亲的陪同下,驱车来到偃师市缑氏镇扒头村小汪庄,在村西一户农家,见到了抗战老兵康荣福。他离开开封疗养院,回到乡下,主要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心修改他的回忆录《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康荣福,又名田又生,巩义市涉村镇太平头人。这位92岁的高龄老人,看上去像六七十岁,高高的个子,满头白发,给人的感觉是威严而亲和。康敬宾向老人介绍了我们的身份和来意后,他一边热情地给我们让座,一边乐哈哈地说:“我了解一些康氏文化研究会的情况,在去年就听家乡人说你们要来采访我,今天终于见面了!”当我们代表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康献堂会长向老人赠送“南阳三宝”礼品及研究会为致敬康家抗战老兵特制的“独山玉牌”时,老人激动地说:“十分感谢献堂会长让你们给我送来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位曾经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只不过做了一些份内的事,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作为一个普通的康姓人,也没有给康氏家族做过什么事,你们也不应该把我当什么英雄来看待。”
老人说罢,把我们带进他那间开着空调的小卧室。拉着我的手,让我靠近他坐在床上,记者开始录像,他面色沉重地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康荣福,自幼家贫,八岁去康店镇给同姓的地主家当童工,因事同主人争辩、反抗,几年后被赶了出去。1940年,他被地下党安排到国民党38军教导队学习(实为中共地下党工委领导的教导队),后因政治形势恶化,1944年返回家乡开展抗日活动。同年10月,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进驻巩县,他又到八路军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他被任命为巩县抗日二区武委会主任,领导成立地方抗日政权、组织农会、发展民兵抗日武装,带领群众减租减息和“倒地”立功,同当地恶霸势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1945年2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3日,为了保护党的干部及老乡安全被国民党抓捕。在狱中,他受尽苦刑,肋骨被打断三根,双膝被木棒砸压致残。但是,他从未屈服,宁死也不说出豫西支队的去向和当地党员的名单。那年10月30日,敌人准备把他押解到坞罗村“下油锅”处死,他却在途中机智逃生。康荣福历经磨难,沿路乞讨,于1946年春节后到达延安,通过政审后,被党组织送到延安中学学习。
1946年4月6日,《解放日报》以《一席血泪话》为题,发表了康荣福虎口脱险的事迹。为此,组织上为他取名田又生。
1946年5月,康荣福在巩县伪政府正在到处搜捕他的情况下,毅然接受西北局习仲勋书记交给的任务:返回巩县,接应国民党38军副军长孔从周将军率领的55师起义部队。他秘密回到巩县,完成任务又回到延安后,被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联络员,以“前总”代表的身份,多次进入敌人内部进行策反工作。鉴于他对党的事业一片忠诚。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他“人民功臣”的光荣称号,并颁发奖章一枚。
1951年,康荣福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进军解放西藏。后历任西藏工委组织部中心干事、工委边防党委会统战部副部长等职。
五十年代直到“文革”期间,康荣福先后受到审查、批斗,降职等不公正待遇,共长达21年。
1972年,康荣福被调回巩义市,在河南省储备物资管理局431、671处工作,任副主任、副书记等职务。1983年离休后,他经常受到部队和学校的邀请,向部队官兵和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的报告被巩义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录制成光盘,发放到全市各个学校和有关单位;他出于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态度,为了康秀奇、焦水聚、李景春三位战友在抗战期间被人杀害而未追认为烈士的事情,自费去北京、郑州等地,寻找当年一起工作过的老领导和战友,出示翔实的证明材料,亲自送到巩义市民政局和寄发上级有关部门,最终使三位战友的烈士身份由河南省民政厅在1989年和1991年先后给予追认;他带头捐资,为贾谦益烈士树立了一座纪念碑,如今这块纪念碑已成为巩义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他找巩义市委,找有关单位,呼吁建立巩义市烈士纪念馆。如今,他的希望已经实现。
采访直到下午一时半才结束。老人手拄双拐,走出院子,把我们送到院子外,依依不舍。我们告别老人,离开小汪庄,来到镇上,受到太平头村康氏理事会的热情招待。
午饭期间,村长康敬宾接到电话,是新密市抗战老兵康明的儿子打来的。敬宾转告我们:“老兵康明病危,正在新密市人民医院抢救。”因此下午去新密的采访康明计划未能进行。
太平头村康姓抗战老兵,现在健在的只有三位老人:康荣福、康建平、康明。去年元月17日,我去河南省鹤壁市采访过95岁的康建平老人。如今,我们还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
午后,我们一行带着遗憾返回南阳。去年,我已经知道康明老人失去了语言能力,但心里总是想见他一面,为他拍一张照片,让他为康家人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可事不遂人愿,只能耐心等待,我们期盼老人早日康复。
7月18日下午,康敬宾给我发了一条消息,他说是康明的儿子康现朝发给他的,让他转发给我。信息内容如下:康明,男,中共党员。1923年出生于巩县涉村镇太平头村,曾任原中原军区某部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等职,现为新密市市直党工委离休干部。他1945年初加入皮定钧中将领导的豫西抗日游击队,在日军集结重兵正面围攻河南的战场上,曾多次参加战斗,协助八路军消灭日军。解放战争时期,康明参加了大别山游击战、桐柏战役、中原突围战役,从安徽转战江西。又参加了解放山东、西北临汾战役、解放太原、西安宝鸡战役和解放后的四川剿匪等战役。他历经战斗无数次,并获勋章20余枚。1951年,康明随军赴朝参战。1953年回国后转业到新密市工作。他几十年忠心耿耿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对自己的一生作这样总结:一生坎坷险事多,勇往直前均度过,历经艰难向前看,国泰民安老而乐。
7月16日,我在太平头村采访时,康有信告诉我:2010年清明,康明让弟弟明治带着儿子们回村祭奠先祖,还给北庄村的康家人每人赠送10斤大米,在北村开山洞引水工程中,康荣福向朋友借款为村里捐了15000元。这些大米和15000元,对于七年前的北庄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特别贵重。但族人们心里明白,两位老人心里一直惦记着老家这个“根”,情谊深厚。
7月18日傍晚,老兵康荣福也给我打来了电话。他告诉我:他现在叫田又生,我写材料时可以写他的原名康荣福。他又说:“我的儿子和孙子,现在都不姓田了,我已经给他们改回了康姓。”我说:“改得好!氏,乃木之根本。”太平头,也是他们生命的根。
在这块红土地上,那些抗日先烈和抗战勇士们的爱国壮举和精神,已凝聚成为一种红色基因流淌在康氏后人的血液里。从解放后到现在,太平头村康家人,还一直发扬着“送子参军,报效国家”的优良传统。南庄、北庄两个村子,复退和现役军人就有36人。这对于一个矿产资源丰富、挖块石头就挣钱的山区小村来说,它向人们展示的是康家人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怀!
(作者:康先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