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中华康氏2015年宗亲联谊会记实

浏览: 次 日期:2015-04-01

总结经验 明确方向 

号召海内外宗亲捐资建设康氏文化苑

——中华康氏2015年宗亲联谊会记实 

 

    2015年3月28日上午,南召县丹霞大酒店二楼会议室内,歌声、乐声阵阵,欢声笑语不断,亲情、族情交融,气氛隆重热烈。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2015年度宗亲联谊会议在这里召开,来自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加拿大等地的360位宗亲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康献堂,名誉会长康宪章,顾问康荣平、逵富太、康绍华、康德成,副会长康作法、康臣、康旭和、康文良、康放心、康昆平、康普华、康庆军、康万里、康先刚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康新学秘书长主持。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理事长康义胜、顾问康景文将军等宗亲代表,加拿大的康志芬、康志光宗亲及总会各位副秘书长、四川省分会会长康海林、陕西省分会筹委会主任康俊钦、黑龙江省分会筹委会主任康凯等在主席台上就坐。
    会议特邀抗战期间浴血奋战、保卫台儿庄负伤的副师长康法如将军的儿子康代周参加了会议。
    康作法副会长首先致欢迎词。
    台湾宗亲向总会赠送了金匾及礼品,匾上的题字是:同宗同族 继往开来。康献堂会长回赠了一个钧瓷瓶。
    会议开始,由康昆平副会长宣读了总会《关于表彰2014年度模范分会和模范宗亲的决定》。与会的正副会长向模范分会和模范宗亲颁了奖。
    康臣副会长宣读了《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关于捐建康氏文化苑的倡议》。
    康放心副会长宣读了《关于捐资建设康氏文化苑的方案》(草案)。
    倡议和草案将另文转发。
    在热烈的掌声中,康献堂会长就研究会去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年的工作安排做了发言。
    他指出:2014年度,按照总会上年提出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在各地分会和广大族人的积极参与、热情支持下,重点做了以下六点工作:
    一是开展宗亲联谊活动,促进康氏族人敬祖睦宗。去年,通过大力开展宗亲联谊活动,利用电话、网站、走访等多种联系方式,广泛联络各地宗亲族人,新成立了分会19个,使全国文化研究会总数升至237个。其中成立的广西横县、吉林九台市分会,填补了这两个省的空白。去年年初,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在台北市举行一周年庆祝大会,总会派人参加,并同北区、中区、南区的族人联谊。6月下旬,福建省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在福州召开,文良副会长同义胜理事长热情会面并进行了亲切交谈。7月上旬,放心副会长前往陕西,指导安康分会筹建和安康康氏宗祠的规划工作。回湘后又带人到双峰指导族务活动。9月中旬,新疆建设兵团原副司令员康克俭到总会访问,他挥笔题词:“追根溯源,发扬光大。”10月上旬,韩国信川康氏大宗会一行19人到河南康百万庄园寻根,同总会建立了联系。巩义康沟、福建惠安、河北行唐宗亲的祭祖活动开展得隆重热烈。
    二是加强文化研究,考阅族谱探讨专题。去年,我们共在杂志、网站上发表有价值的论述文章上百篇,指导了各地族人的编谱、续谱工作。如《子南氏传承了康家世系》一文,弄清了自康叔后裔、卫国第二十八代君卫灵公和南子夫人所生的庶子公子郢(字子南)分支延续情况,探究了自前534年至晋泰始七年(271年)姬署805年的历史,并且和江西泰和爵誉的康氏谱系相连接。对康氏南八公支系八个方面的研究已有初步结论,查明南八公后裔总人口约30万人左右,至今已繁衍发展到32代。去年底,渝贵川三省南八公宗支文化研讨座谈会在重庆大足召开,与会人员认可了这一研究成果,并对南八公与泰和谱系的连接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康百万嫡系传人康素婵,在《康氏文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系列性专题研讨文章,深刻地解读和倡导了康百万家族的良好家教传统、“诚信”、“留余”的创业经营理念和扶困济贫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
    三是研究文献资料,编写专著统谱。《中华康氏大统宗谱》(姓源卷)的修改、校对工作已经过半。对《尚书·周书》中西周与康氏有关的19篇章进行解读、注释、译文工作已基本完成。康氏古今名人搜集出1380多人,编辑发行了53万字的《中华康氏名人》一书。
    四是利用杂志、网站平台,扩大信息交流。杂志去年登载有影响的宗亲活动信息120余则,深度研究文章近40篇。《中华康氏网》去年共编发、转载各类文章、信息1203篇,收到留言1655条,IP浏览量达3.6万次,页面浏览量23.1万次,收集和解答寻根信息398条,视频板块持续更新。
    五是拍摄《华夏康氏》专题片,追溯先祖遗迹。继前期完成《寻根周原》、《探访五都》、《魂牵卫风》的拍摄制作后,去年底又到河南新郑,陕西彬县、武功和甘肃庆阳等地,追寻周祖足迹,拍摄了《周祖肇基》的专题片。
    六是多次去淇县考察,完成了“康氏文化苑”的选址。会长等人先后十多次到淇县,最终选中比较满意的300亩地,与淇县政府达成用地协议,土地报批工作已经完成。
    关于2015年度的工作,献堂会长提出了六条意见:
    一是继续开展宗亲联谊活动,扩大区域间的互通和联合。加快建立省级分会的步伐,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强化分会的责任意识,调动省级分会的积极性,今年在空白地区再建20个分会,使更多的族人参加到康氏文化研究中来。
    二是不断攻坚,开展文化研究活动。要研究黄帝与始祖康叔的绵延传续关系;研究康再遇、康保裔父子的事迹;研究韩国信川康氏如何流落到异国他乡;研究内地康氏与异域康氏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广东省分会为主,加强对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康有为的研究。以梅山分会为主,把南八公支系谱牒连接研究清楚。收集、整理、保护、利用散落于各地民间与康氏文化相关的物品,有的要充实、陈列于康氏文化苑中。对巩义的康百万庄园、山东高青县的卫灵公墓、广东的康有为故居、湖南的康家大院等,要妥善保护,拍成照片、录像片给总会。号召把文物样品捐献给康氏文化苑陈列。《华夏康氏》今年重点要到各地对祠堂文化进行挖掘、拍摄。
    三是汇集宗族信息,弘扬传统美德。今年,继续办好《康氏文化》杂志和《中华康氏网》,不断丰富栏目内容,增加康氏文化传播的信息量,提高其质量,用更丰富的内容更鲜活的形式去满足广大族人的文化需要。
    四是编写《中华康氏大统宗谱》,第一卷(姓源卷)争取完稿。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祖先负责的精神,准确把握,潜心工作,尽快完成第一卷的修改稿。继续挖掘史料,研究已收存的族谱,丰富各章节的内容。并开启第二部的编纂工作。
    五是编写专著,缅怀先祖报国心。今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许多康氏儿女投身到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之中,为救国图存洒热血,成为可歌可泣的英雄,留下了值得铭记的故事。要求各地宗亲在资料上给予大力协助和支持。《抗日烽火中的康家人》一书力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与广大族人见面。
    六是建设好康氏文化苑,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建设康氏文化苑,是
研究会开始就制定的总目标,从现在起乃至今后3—5年的时间里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要集康氏全族经济实力来完成这一历史性的标志性工程,以此来告慰先祖,供天下康姓后人到这里来寻根问祖、祭拜祖先。总会号召全球族人立即行动起来,做好捐款、捐物,做好领建、认建、自建的选择。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宗亲和台湾宗亲可以宗亲会的名义,做好领建工作。我将郑重承诺,兑现我过去的诺言,始祖殿由我本人全资认建,第一个开工建设。
    会后,宗亲们进行了合影留念。
    下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会发言。代表们纷纷表示说,献堂会长的讲话很全面、很鼓舞人心。我们将按照总会的安排部署,搞好寻根联谊、编谱续谱、建祠祭祖、投稿编书等各项工作。特别要积极响应总会的倡议,捐款捐物,做好康氏文化苑的认建、领建、自建、合建工作。会后要层层动员,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个人,踊跃争先,不甘落后于他人,量力而行,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争取在文化苑的功德簿、功德墙、功德碑、功德亭上看到自己响亮的名字,为建设康氏自家的圣地做出贡献。
    大会在群情激昂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