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会: 康姓属于一姓多源的姓氏,除了姬姓卫康叔的汉族后裔及其他来源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支,即臣服于汉朝的西域康居国粟特族人。根据《汉书·西域传》和《旧唐书》的记载,康居国大致位于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这个地区在十九世纪中期前属于中国,从1860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后被沙俄强占,现属哈萨克斯坦领土。 据《梁书·康绚传》记载:“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望出京兆、东平、会稽。”即:这一支来自西域的康氏,出现于大约2100年以前大汉声威远播之时。当时丝绸之路开辟,西域康居国派遣其王子来到汉朝,表示对汉朝皇帝臣服的诚心。那位王子率众到达之后,就在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落脚待诏,并且定居河西,栖息繁衍,以国号为姓,立氏为康,日久逐渐被汉族同化,成为康氏的重要一支。 另外,根据《唐代墓志汇编》、《全唐文补遗》、《史记》、《汉书》、《晋书》、《周书》、《新唐书》、《通典》、《唐律疏义》等史籍记载证实,康居国康姓中有康叔的后代,他们根在中原,迁徙到康居国,不忘祖先康叔,仍为康姓,后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再回迁到内地,形成了当今康姓的一大支系。 为了深入开展康氏文化研究,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拟将康居国作为今年的专题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研究康居国的渊源、繁衍发展、播迁及分布等情况。但是总会现在还没有收集到康居国支脉的族谱及有关资料,使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为此,请各地分会和广大族人认真关注此事,高度重视并积极帮助,特别是康居国支脉的分会和族人,要向总会提供族谱、字辈、墓碑文及有关史料,以便于总会顺利开展工作,搞好对康居国的专题研究,为康居国支脉的广大族人寻根寻亲提供服务。 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 201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