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藏在深山久未识

浏览: 次 日期:2014-12-24

———记总会副会长康放心一行访问湘西康家大院

    岩门——大湘西泸溪县达岚镇境内一个小小的地方,那里一条弯弯的小溪环抱着一座有着六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康家大院,而外界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总会副会长康放心得知这一消息后,惊喜万分,旋急委托武陵分会副会长康祖望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当地宗亲康茂兰,找到了自家人。康放心便召集了涟源分会会长康向东、新化县文化局干部康解文、新化县公安局退休干部康降祥等一行四人,于10月23日一早,向东会长亲自驾车,经过10余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傍晚时分才抵达泸溪县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康茂兰、康启文等宗亲在“辛女酒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24日清晨,我们吃了早点后从县城出发,沿河而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岩门后,康启文等带领我们先登上一栋现代屋的四层楼顶俯观古堡全景,只见青瓦相叠,屋檐相连,翘角分明,错落有致。在深秋的阳光下,焕发出古老而又新奇的神采。进入古堡,“秀发京兆”四个大字庄重遒劲,康家人一见,格外亲切。古堡寨依山傍水,随高就低而建,以主院为中心,前后左右小院挨小院,后院有私塾学堂、绣花楼、粮仓、书屋等,巷道纵横交错,院院相连、户户相通。院墙高耸且有规则地布满了望孔,用于观察外面动静和抵抗侵略。从外表看,四周建筑围成一圈,拱卫着中心大院,构成一座古城堡,军事防卫目的显著,结构十分复杂。在内部建筑上,匠心独具的门、窗、栏杆、额枋、撑拱、花牙子等,通过浮雕、透雕、刻画等工艺精致玲珑、形象生动,体现出了当时建筑风格和工匠的高超技法。院内每个门道都有牌匾楹联,或石刻或木雕,可恨遭“文革”浩劫,只有“文星焕彩”、“寿考维新”、忠孝传家“等匾额略能辨认,且隐隐闪烁着岁月的沧桑与康氏家族的光华。
    岩门康家古堡寨,历史上曾出过状元、举人、国民革命军团长,现有泸溪县副县长康启全。寨内470多人全是康氏人,大多寿岁高,2010年去世的康家媳妇李桂英105岁,2012年去世的康启湘103岁。健在的康启唤,今年103岁,曾经抗日7年,是国民革命军的抗战老兵,现在还很精神。我们登门拜访时,他老正在吃饭,急忙放下饭碗起身相迎,老人很高兴,我们很敬仰。寨内现有90岁以上的老人18个,80岁以上的22个,70岁以上的21个,60岁以上的52个。区区堡寨,福寿康宁,人才辈出,是康氏大家的骄傲。
    这支宗亲,是明洪武年间,祖先从江西吉安府红安县老阳田水上沟迁徒而来,先至辰溪大湾锅子潭,建有康氏宗祠,后转泸溪浦市康家垅,再迁岩门梓木园,设“京兆堂”。始迁祖兄弟有五,岩门祖留守祖业,孝敬长辈,其余四祖分别迁合水毛坪、坨田坪、朱石冲、兴隆场、豆夹山等地。族谱在文革中全毁,口传相承辈分为:康志廷祖文兴启茂复,九字轮流转。
    现任村长康启文为保护古堡塞文化遗产,耗资费力,四处奔波,终于将康家古堡寨申报并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谓功德无量。放心副会长对此深感欣慰。当日下午,我们在古堡内的村办公室召开了座谈会,康放心副会长在会上首先转达了中华康氏总会献堂会长对泸溪康氏族人的亲切问候,  并代表献堂会长和 总会对康启文等宗长为康氏家族文化的保护所作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以挖掘康家古堡寨历史为重点,趁老者健在,全方位深入了解、采集口传故事和史话,翻箱倒柜式地寻找和搜集族谱及相关文史资料,要竭尽全力抢救这一文化瑰宝;二是以古堡寨宗亲为基础,尽快筹建沪溪县康氏分会,并建议由村长康启文任会长,康茂兰任秘书长,聘请启文的弟弟康启全副县长当顾问,抓紧与全县其他乡镇康氏宗亲的联络与联谊;三是以政府挂牌保护为契机,抓紧寻找、联络外迁宗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续谱、联谱,纂修家谱。同时,根据古堡寨的历史渊源和建筑特色还可以进一步申报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启文、茂兰等宗亲对放心宗长一行的到来很是感动,他们认为有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和全国众多的康氏分会,对于保护和挖掘古堡文化,找到了族人靠山。
    傍晚,在启文宗长的帮忙下,我们又联系上了沅陵县康氏宗亲,马不停蹄又急急赶赴沅陵县城,康家才女、作家、书法家、央企酉能电力公司旅游部主任康莉女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第二天清早,康莉又将沅陵县林业康云宗亲叫来与我们共进早餐,随后就沅陵康氏文化研究会筹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商量,同时对怀化地区和沅陵本地的族人联络进行了具体分工。他们对家族文化研究也信心百倍,决心尽力尽早把沅陵乃至怀化地区的康氏族人联络起来,开展康氏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