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始祖康叔治卫故地淇县建设卫国文化苑,无疑是康姓三千余年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件大事,也充分展示了当代康姓人不负时代的文化担当和满腔崇宗敬祖的家族情怀。如今,巍然矗立在朝阳山东麓那片红墙黛瓦的仿古建筑群落,已经以其鲜艳夺目的彩绘、古朴典雅的风格、恢宏壮观的气势,彰显出康姓人践诺守信、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的人格品质和坚定意志。但献堂会长十分清醒,建苑大业远未竟,布展任务更繁难,不敢稍有懈怠。他深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道理,苑区19座建筑物虽已筑就,但苑区内还有诸多细节需要雕琢点缀,布展虽未整体铺开,但胸有成竹的堂馆设计和可供参考的最新资料采集必须抓紧推进。因此,在2024年11月21日与来宛的西安远航展览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志锋一行谈妥有关布展事宜后,他就于25日(星期一)午时乘高铁前往文化苑工地,对下步工程建设进行现场策划与指导。
献堂会长一到鹤壁,就由常驻工地的康永坤开车接到了文化苑。他顾不得休息,立即与时工、李工一起直奔工地,先察看和集堂前地平测量和排水沟线路的确定,然后沿通道拾级而上来到始祖堂,细心察看布展施工进展。交谈中,当他闻到前几天张俊成主席曾由淇县纪委书记王文彬陪同,又一次前来文化苑考察时,立即拨通张主席电话,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期待之情。同时两人依照此前所约,商定次日下午3:30,大家一起前往“辛村墓地遗址”,请鹤壁市文物局局长焦志平亲临讲解。接着,会长就把电话打回南阳,让公司强总通知我和电视台魏刚、李嫚嫚、赵志高,带上摄录器材前往文化苑,并为我们预订了26日上午8:30的高铁票。当晚,会长又给我打电话,说明再赴“辛村墓地遗址”参观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特别强调要抓住焦局长亲临发掘现场的机会,把遗址中的诸多细节弄清楚,为文化苑布展提供宝贵资料。
11月26日早7:30,我们在恒康公司聚齐,一同乘车赶往南阳东站,登上G3494次车,8:30出发。是日,风和日丽,我倚靠座背,透过车窗望去,远山如黛,平畴旷野,碧绿的连片麦田,让人分外惬意。晴空暖阳,心情舒畅,我不由回想到文化苑建设进程的每一个节点,会长常说,关键时刻,总觉冥冥中有先祖护佑,遇事每每天遂人愿,逢难常有贵人相助。由此推想,布展大事也一定顺心如意,且不说遇上西安远航公司的真诚合作,单就被会长称为“康家恩人”、为文化苑建设与地方各级政府有过无数次及时协调沟通的张俊成主席而言,又在布展关键节点协调鹤壁文物局让我们实地参观“辛村墓地遗址”最新发掘现场,就肯定能为我们布展增添更加真实珍贵的资料、增强做好布展的底气和信心,更好地突出文化苑的独有特色。想到此,我便对魏刚主任说,10月2日,会长我们已经陪同西安远航公司的布展专业人员参观过一次“辛村墓地遗址”,但正逢国庆假日,鹤壁文物局焦志平局长没到现场,考古发掘的很多细节及有关文物的背后故事,我们都未获知,这一次参观,焦局长到现场,我们可以当面请教,定会收获满满。正交谈中,细心的强总打来电话,告知会长安排永坤开车接站,带我们到文化苑相聚。列车10:30抵达鹤壁,我们出站坐上永坤的车,11点多就到了朝阳山。
蓝天白云下,恢宏壮观的文化苑古建筑群落,阳光映照屋面,黛瓦明亮,熠熠闪耀,彩绘夺目,朱漆廊柱,红墙玉砌,无处不绽放着传统仿古建筑的现代绚烂色彩。面对这一片依山矗立的宏伟仿古建筑群,我回想献堂会长七年来为此付出的点点滴滴,联系近半年来为布展呕心沥血的方方面面,不由憧憬布展完成后凸显“德”文化特色的文化苑景象,坚信她一定能以其绝妙的传统古建筑形式承载卫国834年历史和康氏三千余载优良家风传承之丰富内容,成为当代康姓人响应党的号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成功探索。我们一行四人拾级而上,穿堂揽馆,和风拂面,铃声悦耳,墨香扑鼻,深切感受了曾经大兴土木轰轰烈烈的热闹场景之后的古朴、典雅、沉静、厚重。魏刚主任还是今年祭祖大典时来此,时隔7个月,他惊叹苑内又有大变化,叮嘱随行的摄影记者赵志高,要注意抓拍过去遗漏的细节,特别要跟随正在对月台栏柱、通道压顶精雕细琢的工人,留下他们施工的宝贵资料。
登上始祖堂前的月台,就看见献堂会长站在门前等候。他引我们走进始祖堂,现场介绍这里忙碌的门窗制作和布展设计情况。他说,为了今年祭祖大典如期举行,始祖堂的门窗和堂内供奉的始祖康叔等塑像,工艺都显得粗糙,过后心中总有一种难言的憋屈,一直觉得虔诚敬祖之心未能得到充分展示。所以,下定决心,推倒重来!聘请陕西的泥塑工艺师傅为康叔、南宫夫人、康伯懋及配享的八位卫贤卿重新塑像,因门宽做的不合格,要求制作门窗者拆掉重做。他走近摆靠在堂内立柱边新做的门窗样品告诉我们,这才符合当初从《营造法式》中选定的门窗样式:镂空花格窗、三交六碗四开门,安装后肯定既坚实又美观,不会像原来那样,风一吹就晃晃悠悠的。举目环视,堂内正中康叔、南宫夫人、康伯懋三尊高大塑像,虽然尚未打磨着彩,然双目炯炯,仪态神采尽显,两侧的八位配享贤卿,或执笏、或捧书、或仗剑、或挥手、或沉思 ……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紧贴南北两面墙的脚手架上,辛苦的画师正专心致志地精细绘制壁画,社祭大典长卷在一涂一抹中徐徐展开。可以想见,冬去春来,塑像披彩,绘画功成,宗亲们再进始祖堂,一定会有全新的震撼感觉。会长又指着前后墙上的空白处对我们讲,这些地方将采用壁画、文字展示始祖康叔不同时期的具体活动场景,以彰显其千古流传的劭功懿德。此时,天已过午,忙碌的师傅们都起身去用餐,会长拿过木工师傅的卷尺,与魏刚一起测量堂内窗、柱、塑像间的准确距离,选定安放滚动式介绍始祖堂展示内容的电子屏幕的大致位置及屏面规格。李嫚嫚悉心倾听,认真记录,信心十足地向会长表示,回去以后立即动手,先整理文字,再选取适当材料,尽快制出模板。
12:40,结束始祖堂布展设计探讨,我们随会长一起从南侧通道下行。道路护墙上红黄绿三色相映的琉璃瓦压顶在阳光下闪亮生辉,带给行人以温馨和舒畅,我们禁不住为此称赞喝彩。会长说,这一创意很费了他一番心思,既给阳城吴家窰场提供了压顶瓦制作模板,更为古建筑增添了一项新工艺,他告诉时工、李工,可以申请一项发明专利。行至卫君堂南侧,遇一中年男子正专注地举着手机拍照,他见我们一行从高处下来,礼貌地问道:“这么漂亮的建筑,是谁建起来的?将来是当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吗?”会长热情回应:“这是康家人建的!等着吧,很快就会对外开放的!”闻此,中年男子脱口称赞,康家人真有气派,拍下来让更多人欣赏,等哪天开放了一定来参观!我也和他搭话,知道他来自卫辉,车行至此被这一片宏伟建筑吸引,特意停车上来饶有兴致地观看、拍照。
走下通道,来到和集堂前。平整过的地面上,清晰的石灰线标出排水沟位置,时工、李工正在此等候会长,他们一起确定排水沟的准确位置、开挖标准和筑造使用材料。然后,大家走进彰德门,会长对魏刚、李嫚嫚讲,这儿是游人走进文化苑展区的第一馆,可以在两侧各设置一个大型沙盘:一侧是建苑前的荒山原貌景象,一侧是建成的文化苑全景展示,两相对比,引人遐思。转而告诉时工,可以先组织工人清理隔墙,让布展有宽敞的空间。步出彰德门,来到其北侧连接苑区办公室而设计新建的点缀式垂花门施工处,会长又向大家细解这带有装饰性的花样垂花门巧妙构想的缘由和具体施工细节。他告诉时工,彰德门两侧这两个造型别致的小门,是文化苑建筑群落的点睛之笔,虽费工不多,但做工精巧,必须有特色、引人注目,上边连接处采用什么造型,容我再思考一下,现已冬月,也不适宜这样精巧的小造型施工,就先放一放吧,等明年开春再接着干。跟随会长,我们站在彰德门前的台阶上,向东眺望,居高临下,心旷神怡!走下台阶,来到预留的广场空地上,回望文化苑建筑群,会长叹道,地势落差这么大,广场的建设也需要费一番心思和工夫啊!他手指开挖思德河、铸造孟侯台的大致位置告诉我们,等广场用地手续办妥,再统一测量、设计,依势而论,削高填低吧 ……他叮嘱永坤,下面田地里的秋作物马上就收割完毕,要关注和配合地方政府近期对广场用地的测量、划线,并要求他记住下午3点准时开车到鹤壁高铁站,接前来商谈有关文化苑布展事宜的湖南宗亲康放心。
直到午后1:30,会长才结束上午的工作,带我们四人驱车离开文化苑。大家在县城一饭店用过午餐,到怡程酒店安排了住宿,稍事休息,三点就下楼聚齐,魏刚主任驾车,一起向“辛村墓地遗址”驶去。
3:30,车到目的地。提前赶到的张俊成主席和焦志平局长已在大门口迎候,会长与他们一一握手致谢后,便在焦局长引领下一起走进钢架大棚笼罩的辛村卫国贵族墓地发掘现场。张主席高兴地对会长讲,焦局长是中午才从郑州开完会赶回鹤壁的,来不及休息,又匆忙赶到这里,要亲自为大家讲解,帮文化苑布展出谋献策,有哪些问题,都可以请焦局长这样的专家现场解答。焦局长介绍,“辛村墓地遗址”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的古墓葬群,方圆大约10平方公里,此处新发掘的两墓,有可能是卫国第八、第九代国君墓,发掘证明都曾遭遇过破坏性挖掘,墓中珍贵物品尽失,推测是当时狄人侵卫时洗劫式破坏所致。卫国历史地位重要,国祚绵长,这一大片卫国贵族墓地的发掘,有助于卫国史研究的深入,也能为天下康姓人带来崇宗敬祖的寻根慰藉。在简易布置的“卫国历史文化展”前,焦局长从“卫”字的产生和演变,讲西周初康叔徙封建卫,成“诸侯之长,君子之国”的辉煌历史;领大家重温《诗经》,品“淇水卫韵”;让我们观看“考古辛村,重现古国”视频,追踪辛村考古纪实,倾听他讲那远去的盗墓发掘和珍贵无比的康侯簋流落英国的痛心往事 ……看完展示的文物和文字、图片,焦局长带大家走近新发掘的墓坑边,手指那些沉寂已久的人体骨骸和车马陪葬物,以考古专业人员的视角,解读逝者的性别和大致年龄、西周卫国的葬俗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走出大棚,张主席感慨道,观看了展览和考古发掘现场,听了焦局长的生动讲解,更深刻地认识了“辛村墓地遗址”的考古价值和重要意义,也更进一步理解献堂会长带领天下康姓人同心勠力建设卫国文化苑的良苦用心和文化情怀。因此,他特意向会长建议,再举行宗亲联谊会时,可以组织大家分批到此观瞻,加深康姓人对先祖功德的缅怀和卫国故土的眷念。会长连声回应,好主意,好主意!焦局长也幽默而深情地对会长讲,请会长转告康氏宗亲,让康姓人放心,我们一定会继续做好辛村墓地遗址的发掘、考古、研究,守护好康姓先祖的安息地,全力支持康氏文化苑建设,为苑区布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5:40,结束参观。夜幕降临,华灯齐放,大家分别乘车,依张主席建议,驶向鹤壁市区,去参观鹤壁民营企业家李东顺创办的别具一格的博物馆——四季青文博园。车子在路灯映照的闹市里几经转道,停在霓虹灯闪耀的“四季青文博园”门前,工作人员带大家步入园内,迎候在门口的李东顺董事长,与各位寒暄致意后,就引领大家乘电梯上二楼展厅,依次观看了抗日战争纪念馆、上甘岭战役纪念馆、建党百年光辉历程馆、家风文化馆、老报纸馆、红旗渠精神馆。大家饶有兴趣地边听边看,一件件实物、一帧帧照片、一篇篇文字、一段段视频,生动讲述着远去的往事和深厚的意蕴,也透露出创办者的艰辛付出和价值追求。张主席向献堂会长介绍,李东顺是从林县走出来的一位有眼光、有追求的企业家,受鹤壁殷卫文化浸染,创业有成后转向文化产业投资,全力打造了这处文化景观,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会长闻此,心有戚焉,往事悠悠,经历同程,不禁感叹,看了这些展馆很有收益,得到不少启示啊!临别,他与李总紧紧握手,把充分的理解和真诚的感谢融入其中。
7:30,热情的“康家恩人”执意安排晚餐,大家继续欢聚,边吃边说,话题始终没离开康氏文化苑。握手告别之际,张主席语重心长地对会长和焦局长讲,你们俩今天相识了,一个是全身心投入卫国文化苑建造的康姓领头人,一个是学有专攻致力于卫国贵族墓群发掘研究的文物专家,携手共进,一定能把卫国文化苑的布展做得更快更好,使其早日向社会开放,为鹤壁增添一处新的文化景观!焦局长当即表示,请主席和会长放心,我定当尽己所能,为卫国文化苑布展增砖添瓦,并与会长约定,近期抽时间到文化苑现场考察,共商布展事宜。回到怡程酒店,已是10:30。因27日魏刚主任回南阳还有特殊业务,会长便让大家在酒店大堂座谈,梳理一天的活动要点,强调彰德门和始祖堂的布展设计,要求尽早实施。然后,他又让嫚嫚从电脑中找到“兴县康氏族谱”,用酒店打印机一页页打印出来,以便他晚上阅读,从中寻找宜于展示的内容,而且他还要和远道而来的湖南宗亲放心交谈,细议始祖堂的布展事宜。
27日一早,用过早餐,我们四人就与会长告别,永坤开车送我们往高铁站。临行,我问会长何时能返回,他回应,难定啊,工地上还有事得办,起码也得到周末吧!8:33列车启动,我们四人即开始讨论会长安排的布展任务,就彰德门和始祖堂初定的各布展要素一一进行推敲。自献堂会长作出在始祖治卫故地建设卫国文化苑那天起,我们都记不清多少次随他奔赴淇县,他亲力亲为的辛苦付出、精益求精的施工要求、审时度势的巧妙运筹、慷慨无私的真诚奉献,每每都给我们以直击心灵的感动,常叹自己在工程上无以助力,所以唯有竭尽所能,力求把会长交代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以回报。
中午,我们就回到了南阳。已入寒冬,会长还要在文化苑忙碌多久?肯定这一周是离不开的,因为淇县县委统战部付标部长一行要到文化苑调研,灵山街道办事处近日要实地测量文化苑广场用地 ,工程的多少细节处需琢磨……
(作者:康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