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他山之石可攻玉博取众家布展经——康献堂会长一行三天十馆参观学习随记

浏览: 次 日期:2024-07-31

古卫国康氏文化苑主体建筑已全部完成,布展的脚步越来越近。淇县领导关心,康氏宗亲关注,献堂会长更是念兹在兹。他不仅多次与研究会相关人员就布展设计内容深入探讨、反复琢磨,而且在参观过周边多家省市博物馆之后,近日又联系、咨询了陕西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专业人士,请他们有针对性地推荐几家博物馆供参观学习,以利从中汲取各自所长,取他山之石攻玉,做好文化苑布展。感谢陕西朋友的真诚和热心,他们很快联系好几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与献堂会长商定了参观时间和日程,促成会长一行6人三天十馆紧张有序的参观学习,为做好文化苑布展开拓了视野和思路,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628日上午10时,献堂会长处理完公司事宜,即带领研究会有关人员和当地电视台记者,一行6人驱车驶入高速道路,向洛阳、三门峡行进。会长合理安排此行路线,他欲先到洛阳参观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感受三彩艺术,以期获得启发,再到三门峡,后赴三秦地,逐一参观陕西友人推荐的博物馆。为了不误时间,提高此行效率,途中会长电话联系了现在洛阳工作的康百万后人康爱青宗亲,让她先与三彩艺术博物馆联系。热情的爱青一听“大哥”带队前来,马上推掉中午的应酬,不容商量地回应会长:“好,好!我告诉博物馆,中午咱在方方酒店用餐后,我带你们去参观。”随之发来位置链接。会长无法推却宗亲的诚意,让司机依位置行车,下高速,进闹市,驶入方方酒店停车场。我们六人刚在房间坐下,爱青宗亲夫妇也赶到了,活泼开朗的爱青幽默地向大家介绍丈夫“王总”,干练沉稳睿智的王总与各位握手致意后,向会长深情表示:“我当年知青下乡到南阳邓州,后参军入伍,又转业回洛阳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自主创业。从夫人爱青那里了解到康百万四百年财富神话的经商之道,领悟其家族留余家风的真谛,诚实守信,留余发展,奉献社会,小有成就。早闻你慷慨捐献,倡导建设康氏文化苑,满怀敬祖热诚,一腔家国情怀,无愧康家‘大哥’,今日相见,作为康家的女婿,我必以实际行动表达内心的真诚感佩;一是尽我所能,向文化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二是以洛阳美酒酬亲人,与大家举杯畅饮!”言罢,他起身给大家一一满斟洛阳“茅台”,高兴地邀各位举杯共饮。会长近日又发口腔溃疡,本不宜沾酒,然酒逢知己,相见恨晚,也痛快地开怀饮了几杯。王总举止得体,谈吐文雅,难得的相会,随行的我们也都起身举杯,一一向他敬酒,午餐的气氛热烈温馨。席间,爱青宗亲遗憾地告诉会长,三彩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先生在外地,不能亲自向会长讲解,他特意安排了助手来介绍,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等他回来可以帮助解决。会长回道,此行重点是多参观几处博物馆,学习各家的布展经验,了解多样的布展特色,这次见不到郭大师的确遗憾,但能先看看他的三彩艺术博物馆,获得其布展的整体直观印象,了解其独特的布展构思,待下次再登门拜访,听大师赐教,并请大师为我们文化苑布展指点迷津。

2:40,爱青驾车夫妇二人在前引路,大家一起驶往三彩艺术博物馆。车子在古城巷道间穿梭,最后在一处绿树掩映的幽静院落里停下,沿途一座座负载时代印记的建筑,让我们感受到洛阳文化积淀的深厚和历史变迁的沧桑。下了车,观院内景象,让人顿生闹市取静之感,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全由造型别致各具特色的传统建筑物组成。郭大师的助手引领我们走进博物馆,她热情地介绍,该馆是郭爱和大师立足弘扬洛阳三彩艺术而打造创立的民营博物馆,馆内的近千件展品包括不同时期的“洛阳三彩”藏品和郭大师自己创作的在国内外获奖的代表性作品,勾勒了“洛阳三彩”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了郭大师对洛阳三彩艺术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执着探讨创新追求,凸显了“洛阳三彩”的永恒魅力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我们流连于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三彩殿堂,不时驻足细心品鉴,相互交流,传递沉浸其中的不同艺术感受。献堂会长对着一幅壁画凝神良久,对我说,咱们想一想,是否能把三彩艺术元素引入文化苑布展来,为文化苑增添些高雅的艺术色彩?会长用心良苦,我点头称是。4:10,结束参观,与博物馆人员握手致谢。告别爱青夫妇时,会长又一次嘱托她,待郭爱和大师回洛,一定转达敬佩之意,恳望其不吝赐教!

车上高速,已是四点半了,陕西友人打来电话,说他们三点已从西安赶到三门峡,并与虢国博物馆刘馆长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倪主任相约,等候会长一行5点前抵达时在博物馆相会。一问路程,等我们抵达时早过了5点闭馆的时间,于是发来“金镰酒店”位置图,让大家先在酒店相聚,晚餐时商定明天的参观安排。5:30,车子下高速,依位置导航,驶入三门峡市区,在金镰酒店停车场停下,与在此迎候的陕西友人相会。大家一起步入他们预订的房间,少许,刘馆长和倪主任来到,陕西友人向会长作介绍,各自坐定,会长便和刘馆长畅谈起来。刘馆长早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躬耕于此已30多年,先后主持三门峡市博物馆、虢国博物馆、庙底沟博物馆等五十多个陈列展览的设计制作,研究成果丰硕,是省内知名的文博专家。虢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长康叔一辈。虢仲、虢叔皆为文王卿士。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封两位叔叔为虢国国君:虢叔封在雍地,称作西虢,虢仲封在制地(今河南荥阳),称作东虢,分处王畿左右,成为王室藩屏。因此,献堂会长参观虢国博物馆向往已久,为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布展到此取经,选对了对象,也找到了合适的专家,可谓意义深远。听了会长对文化苑的简单介绍,刘馆长和倪主任都称赞会长的文化情怀和追求,肯定文化苑必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席间,刘馆长与会长约定,明天上午9点,博物馆一开门就先接待会长一行,他亲自全程讲解。

29日早8点,我们就用过早餐,抓紧时间驱车先到虢国公园感受这座新兴城市的优美环境和生活节奏,9点准时抵达虢国博物馆。陕西友人和倪主任在门口迎候,站在博物馆入口高台上的刘馆长向我们招手,引大家一起拾级而上步入展厅。馆内文物丰富,陈列井然,规模宏大。刘馆长介绍,该馆是建立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占地约10万平方米,是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等多项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布展的整体思路以“周风虢韵——虢国历史文化陈列”为主线,分虢旗猎猎、吉金灿灿、美玉灼灼、奇珍熠熠、车马辚辚、古墓秩秩六个部分展示。观赏一件件珍贵文物,聆听刘馆长的生动讲解,领略气势恢宏的虢君大墓,一睹真车真马陪葬的地下车马军阵,近两个小时的参观,让大家深感震撼,虢国墓地不负“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盛名!走出博物馆大门,刘馆长看了看手表,告诉会长:“接近11点了,抓紧时间,还可以去看一看庙底沟博物馆。”他和倪主任送我们上车,陕西友人前车引路,又向下一个目标赶去。车行中,献堂会长显然还沉浸于虢国墓葬的恢弘壮观景象里,他不禁叹道,可惜当年郭宝钧先生发掘浚县辛村卫国贵族墓地没赶上好时代呀,虽然也是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但很多珍贵文物流失,墓地更没得到有效保护,如果在新中国成立后发掘,也许辛村卫国墓地遗址上也能建造起一座卫国博物馆呢!会长时移世易的感叹中,流露的是他尽心尽力完美布展、力争尽早开放文化苑的文化情怀和时代责任!

几分钟的路程,车就驶抵庙底沟博物馆。庙底沟是最新发现的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博物馆位于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内,是由清华大学负责设计布展的,理念领先,手段现代,整体空间宏伟大气,色调以沙黄为主,寓意史前文明在豫西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走进馆内,扑面而来是“花开中国”的氛围,讲解员介绍,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庙底沟出土的大量彩陶的花纹,再次证明了中国史前文化的深厚底蕴。站在出土的精美花瓣纹彩陶盆旁,讲解员道,花瓣纹是庙底沟彩陶上的典型纹饰,有专家指出,这种花瓣纹可能与“华夏族”的得名有关。古代的“华”字就是花朵的意思,中华之“华”,华夏之“华”的源头,也许庙底沟出土的彩陶“花瓣纹”就是谜底。馆内的陈设颇多创新,对我们很有启发,会长特别指出,这里的幻影成像、可触摸式透明数字独立柜等设计,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他叮嘱随行的电视台记者,把馆中这些亮点都精细拍摄下来,康氏文化苑的布展也可以采用这些富有现代科技元素的布展手段,给观众营造一种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亦幻亦真的情感体验。参观结束时,会长还特意与讲解员交流,了解布展的过程和博物馆的运营情况。

走出庙底沟博物馆,时已过午,大家在就近的一家面馆用了午餐,便在陕西友人的引领下,驱车驶向下一个目标——陕西省潼关县杨震廉政博物馆。2:40,车抵潼关县东秦镇四知村的博物馆广场,烈阳普照的广场上,巍然矗立的杨震塑像更显一身凛然正气。杨震(公元59124),东汉弘农华阴人,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时人誉为“关西孔子”,后被大将军邓骘荐为秀才,后任刺史、太守,为政清廉,不谋私利,刚正不阿,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以律己。在东莱太守任上,曾因拒收其荐举为秀才的王密黄金贿礼,说出“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千古名言,升任太尉,也成为千古清廉名吏。今其故里“四知村”、博物馆之“四知堂”,皆缘于此。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们走进展馆,边听边看,感知“四知”文化、陶然清廉正气、寄托缅怀之情、体悟当代价值。会长不时与讲解员沟通,了解布展的细节,询问博物馆的运营模式,特别是政府将其融入大华山旅游建设,交由华山景区管委会管理、为其增添廉政教育旅游功能的创新模式,给他有益启示,为文化苑布展提供了新思路。

结束参观,3:40。会长告诉带路的陕西友人,既到潼关,不能错过潼关博物馆呀!陕西朋友理解会长此行用意,毫不犹豫驱车前行,带我们向潼关古城景区赶去。尚在修建中的潼关古城风景区北临黄河、南依秦岭,大片的仿古民居建筑闲置,道路蜿蜒,车行颠簸,赶到园区入门处,时已400,停止入园。经陕西友人与管理人员交涉,特意为我们提供方便,允许开车直达潼关博物馆。据讲解员介绍,潼关博物馆在陕西省县级博物馆中规模最大、文物最多,她矗立古城内的山坡上,为仿明清时期的城楼建筑,复原了当年的山河一览楼,站在楼上的观光平台,可北眺黄河浩瀚,南望秦岭巍峨,地势险要,引人顿发思古之幽情。博物馆内部分上下四层,依次以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社情民俗、经济发展为主题布展,系统展现了潼关得天独厚的山川自然之美、社会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博物馆大厅“铁马雄关”的大型雕塑大气磅礴,两侧墙壁上绘制的“潼关八景”山水画引人遐想。随讲解员移步,听讲解员诉说,我们依次参观了历史文明厅——古潼关地灵人杰、关隘文化厅——气吞山河铁马雄关、水运民俗厅——漕运商贸民俗工艺、美好金城厅——华夏金城富美潼关四个展厅。四厅内容纵横交织、相互呼应、详略有致,为我们绘出一幅“印象潼关”的恢宏画卷,借助文字、图片、实物、雕塑和CAVE空间技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前景无限的千古潼关!走出博物馆,时已600,讲解员又引领我们来到黄河岸边,站在搭建的木质观赏台上,领略了壮阔的夕照黄河美景。会长与讲解员握手致谢,作别潼关,仍由陕西友人引领,朝渭南蒲城县城进发。在车上,会长谈到,潼关博物馆四层四厅的布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如何把收集到的丰富内容在文化苑四堂八馆里合理展示,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车子再上高速,我们紧追陕西友人,朝渭南市蒲城县疾驰,到那里参观几处各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馆。7:30,车停蒲城县城一处秦家小吃店,陕西友人带我们品尝羊饽美味、羊肉泡馍。席间,会长与陕西友人商量蒲城的参观安排。陕西朋友一一介绍了蒲城六馆,让会长选择。会长打算明日返宛,途中还想顺道拐富平参观习仲勋故居和纪念馆,确定在蒲城参观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王鼎纪念馆、蒲城考院三处。考虑到第二天日程紧张,经陕西友人与杨虎城纪念馆联系,特意为我们晚上开放,用过晚餐,大家就不顾疲劳,8:30驱车前往参观。车子驶出闹市,十几分钟即抵达位于县城东槐院巷中段的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纪念馆是以杨虎城将军故居为依托建起的,是县、省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刚完成升级改造,辛苦的管理人员,带大家先走进这座传统的民居宅院,从门厅到后楼房,从外厢房到内厢房,看珍贵照片,睹破旧物件,体会将军朴实无华的品质和浩然崇高的气节,特别是注目“西安事变”前夕他与张学良互赠互勉的条幅“勿忘国耻”“为国努力”,引人油然穿越时空,沉思和崇尚二位谋定“西安事变”、改变中国历史的浩然正气和报国为民的坦荡胸怀!展区的另一侧,是刚修缮整理后开放的杨虎城将军当年捐资建造的“育民小学”,校园虽小,但寄寓将军教育救国之情怀。夜色里,我们参观了教室和教师办公室,会长对这里的场景再现和人物群像雕塑很感兴趣,他详细地向有关人员询问布展设计理念、实物征集、人物雕塑工艺及材料使用、造价等等,不时与我们交流值得学习借鉴之处。直到时过十点,大家才离开展区。回到县城,安排好住宿,将近午夜方入睡。这一天真累,但跨两省,看五馆,收获很多。

30日上午9时,陕西友人就带我们来到位于县城中心达仁巷54号的王鼎纪念馆。该馆始建于19976月,以迎接香港回归,纪念尸谏抗英、反对割让香港的清代明相王鼎逝世155年,馆址就在王鼎的五世孙女王丽捐献的家族旧宅上。后经升级改造,规模扩大,内容丰富,幽静典雅,2008年被渭南市纪委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走进博物馆大门,院正中是王鼎立姿塑像,神态逼真,凛然伟岸,跟随讲解员的引导,大家移步中厅侧室,通过大量文字、图片、实物和碑石、匾额,大致了解了王鼎的一生业绩。王鼎生于清乾隆23年(1768年),卒于道光22年(1842年),他出身贫寒,勤奋好学,嘉庆元年(1790年)中进士,从行走于翰林、历任多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到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正直,政声美传。鸦片战争中,坚定主战,反对投降,以林则徐为知己,极力反对割让香港,在向道光帝痛陈割让香港之弊,经廷谏、哭谏无果,选择以“尸谏回天听”于184268日晚,怀揣“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主和的穆彰阿)不可任,林(林则徐)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于圆明园。更难得的是,这座以家风传承为主旨的小规模展馆,给我们带来很多布展手段的启发。面对演示王鼎与林则徐交往的话剧屏幕,驻足研学动画和观后答题的触摸屏前,会长饶有兴趣地对我们说,这样的展示手段和互动方式,也值得咱们学习借鉴呀!

10时许,大家从王鼎博物馆来到相距不远的蒲城考院,此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时任县令张荣升与邑绅商议修建的,以解决每年科考都要搭考棚之不便,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童生考试场所,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建起蒲城考院博物馆。因为考院正在升级修整,诸多有关科举展品陈放在对面一处仿清民居建筑里。我们由陕西友人引领,依次参观。考院基本保持着旧时考场面貌,目前重点保护区有门厅、考舍、论秀堂、官厅、浴室院。考场院中甬道铺砖,两侧对称分布考试用的“号舍”各12间,“号舍”内有考生做题的塑像,门楣处挂着备用的午餐食物。驻足这里,遥想古代的科考场景,让人顿生对选贤任能古老制度的肃然敬慕和与时偕行创新发展中文化传承的沧桑感叹!走出考院大门,步入对面的科举文物展室,这里空间不大,但展示内容却让我们开了眼界。这里不仅用文字、图片介绍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有关知识,更有征集来的大量科举文物,诸如破旧泛黄的四书五经、蝇头小楷的试卷、考中喜报以及备考作弊的精细小抄,让人目不暇接。会长不禁感叹,这个展馆可是意外收获呀!为咱们文化苑里状元馆、进士馆的布展打开了思路。

11时,结束蒲城的参观,会长谢绝陕西友人的挽留,即带我们驱车返程。要司机导航富平,顺道参观习仲勋纪念馆。上高速,下高速,40来分钟后,车在富平县城怀德大街习仲勋纪念馆处停下。中午时分,参观的人流已散,我们一行先来到习仲勋陵园,拜谒了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表达我们的敬佩、缅怀之情。然后走进纪念馆,从一楼到二楼,细心观看了展示习仲勋“天天战斗,天天快乐;奋斗一生,快乐一生”的大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系统了解了他为国为民奋斗不止的光辉人生。走出纪念馆,已过午时,会长意欲瞻仰习仲勋故居。司机导航,还有20多里路程,去不去?既已至此,不留遗憾,我们也不顾吃午饭,驱车直奔位于淡村镇中和村的习仲勋故居。这里沃野平畴,生机勃勃,我们穿过片片硕果累累的桃林,缓步走进习仲勋故居,观看故居简朴的陈设,目睹镌刻岁月记忆的件件家什,再到展览室里细看珍贵的史料文献和照片、实物,再一次深切感受了习仲勋76年革命生涯中,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将近两点,我们才离开习仲勋故居。司机导出上高速的路线,我们就在淡村镇高速路口停车,找路边的小吃店,每人吃了碗肉泡馍,2:40,驶入高速,疾驰返程。绕过西安,车入沪陕高速时,黑云蔽天,暴雨如注,瞬间驱走倦意,给人以舒心的清凉。会长趁机为我们作此行总结,三天看十馆,虽累心里甜,每一处都给我们不同的启示,回去后好好讨论一下,该为文化苑布展出实招了!

(作者:康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