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专家学者为康氏文化苑布展出良策谋高招

浏览: 次 日期:2023-10-19

9月11日,康氏文化苑布展方案研讨会在淇县召开。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文化苑布展出良策谋高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宋镇豪,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张新斌,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白振国,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新州等国家省市知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淇县政协主席张相超、副主席刘文献出席会议。会议由县政协顾问燕昭安主持,刘文献致辞。

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康献堂首先向莅临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康献堂说,康氏文化苑自2018年开工建设以来,在康氏宗亲的齐心协力下,目前,文化苑主体建筑群落初成,恢宏壮观气势已现,马上就要进入到布展阶段,这也是文化苑建设的关键时刻。今天有幸邀请到各位专家、学者为文化苑布展把脉献智,出谋筹策,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提出高屋建瓴的意见和建议。

燕昭安在讲话中说,康氏文化苑从筹备到现在历经十多个年头。十多年来,全球康氏宗亲在康会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康献堂会长,十多年来到过全国乃至全世界很多地方,跑了很多腿、说了很多话、出了很多钱,为文化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精神令人感动,成果令人振奋。文化苑建设从开始立项、选址、设计再到施工,历尽千辛万苦,个中困难难以想象。现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康氏文化苑规模之大、档次之高远远超出想象,看后大为震撼并深受鼓舞。康氏文化苑的建成,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当前,在康氏文化苑建设的关键节点,希望各位专家为苑区布展贡献智慧,提出真知灼见。

在认真审听、审看工作人员关于康氏文化苑的建苑宗旨、设计宗旨、广场及配套建筑、主体建筑、八大展馆布展的详细介绍后,与会专家进行研讨。

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著名历史学家宋镇豪首先发言。他说,今天在康献堂会长陪同下参观了康氏文化苑,被文化苑内宏伟的建筑所震撼,也被康献堂会长求精严谨、坚守坚持、追求品质的精神所感动。听了布展介绍后,宋镇豪对康氏文化苑积淀之深厚、布展内容之丰富,深表赞赏。他说,康氏文化苑不仅建筑规模宏伟大气,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化苑在建造过程中,施工工艺依照《清式营造则例》,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建筑技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宋镇豪说,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古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符号、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等方面的元素,都是传统文化。可惜的是,现今很多仿古建筑缺少特色,建造者急功近利、斥巨资修建毫无价值的仿古建筑,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而康氏文化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工艺流程严格遵循古建筑规范和标准,而且康会长不顾自己年迈,亲力亲为,身先士卒,亲自示范,建苑的同时还成功培育了一批古建工匠,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整个文化苑设计大气、庄严,色调素雅、内敛,设计者独具眼光。目前,文化苑硬件已经做到了极致,现在需要增加文化内涵。要尽量收集、增加古卫国元素,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康氏本族书法家的楹联,体现康氏文化特色。

宋镇豪还建议进一步做好周边配套设施的规划,要巧妙设计,把文化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同时,要提高文化苑的定位,不仅仅是宗亲联谊、祭祀的地方,还要考虑文化旅游的功能,不仅仅吸引康姓人来,要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游览,所以定位尽量要多层次、多功能。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张新斌在发言中说,参观后非常震撼,康氏文化苑的建设规模、档次非常令人振奋,整个建筑气势磅礴,布局错落有致,把人文和周围山水融为一体,可以说无论从风水、人文、环境等来讲在全国都是顶尖的,对康献堂会长的精神和格局表示深深的敬意。听了苑内布展介绍后,张新斌感到内容丰富,设计大气,功能齐全,构思巧妙。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康氏文化苑的定位和功能,增加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布展内容上建议把古卫国834年历史完整展现出来,

关于文化苑的运营问题,张新斌提出,文化苑移交地方后,要和地方加强互动,持续办好康氏宗亲的各项活动,让康氏文化苑成为全省、全国姓氏文化的样板。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在发言中对文化苑的布展提出要“三精”:一是基本定位要精准。进一步提升文化苑的定位,布展内容不拘泥于“康氏文化”,要让更多游客通过在这里读懂夏商周文化,体味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文化情感;二是整体把握要精确。各个堂馆的整体布局要考虑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三是分工设计要精心。比如,每个堂馆的名字要有内涵,能从《诗经》《尚书》《史记》《四书五经》等古代典籍以及《康家家谱》中找到出处,彰显文化底蕴。

宫长为还提出布展内容要做到“一中两合”,“一中”即以卫国的历史文化为中心,“两合”,一个指与商周文化相结合,再个是指与地方文旅相融合。

宫长为还就堂馆名字的推敲以及堂馆排列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

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白振国在发言中说,他是第三次来到康氏文化苑,有三个感动。一是感动于文化苑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如宋镇豪委员为文化苑提词中写的“名垂宇内,功莫大焉”;二感动于淇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对文化苑项目的关心、关爱与支持,可以说是全程、全员、全心、全意为项目服务;三是感动于专家们不辞辛劳,高屋建瓴提出很多指导意见。

关于文化苑的布展,白振国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布展内容不仅弘扬康叔崇德尚善的丰功伟绩和卫国绵延834年的优良文化传统,还要展示周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礼乐、社会生活等,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二是要把康氏文化苑打造成为文化高地、圣地、福地、宝地,要考虑文旅融合,留出运营空间;三是要突出文化符号“德”。康叔治卫开创的“崇德尚善”精神,正是儒家人生价值追求的文化根源,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要发掘康叔治卫“能和集其民”的德政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新州在发言中说,康氏文化苑不仅展示的是以康氏为主线的家文化,通过展示卫国834年历史,把两周历史完完整整的展示出来,通过对秦汉以后历代康氏名人的展示,进而把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也展示出来,游客来了之后不仅能够了解古代历史文化,还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真正能够长知识、长见识,这样才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苑。

听了大家发言后,康献堂会长表示,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从不同角度对康氏文化苑的布展找准了定位,指明了方向,还有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听后受益匪浅,豁然开朗。下一步,我们将把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给每一位康氏宗亲,让大家达成共识,齐心协力,让建筑精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康氏文化苑早日落成。  

会前,与会专家一行先后参观了“康氏文化苑”“卫国故城遗址公园等地参观考察。

微信图片_20231011112118.jpg



微信图片_20231018171422.jpg


   (作者:康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