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康献堂会长为精心布展再邀文化学者到文化苑考察

浏览: 次 日期:2022-10-08

整整一个八月,康献堂会长就一直与建筑工人们一道,冒着酷暑奋战在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工地上,施工进度大大加快。但会长着眼大局,他不仅安排多家彩绘工艺者提前入驻,及早开始彩绘施工,而且着手布展设计,再次邀请南阳文化著名学者白振国、张兼维为文化苑布展把脉问诊,在他们对研究会已整理出的文字、图片细心审阅后,亲自到文化苑现场,结合各堂(祠)馆的具体位置和空间结构,提出布展的具体建议。8月29日下午,遵照会长的安排,我陪同白、张二位,从南阳出发,驱车前往文化苑工地。

白振国原任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现任南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南阳的文化名人,他还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张兼维是南阳的文化大家,担任南阳市医圣祠博物馆书记,他集诗书乐画于一身,潜心创作与研究,著述颇多,其书法、篆刻、诗文作品多次获奖,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特别是近期由他主编、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祖庭》一书,更是好评如潮,获得广泛赞誉。

满腔文化情怀的献堂会长,与两位学者交往已久,深知他们也一直关心着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建设。2020年7月9日至11日,献堂会长邀请多名文博专家前往文化苑工地及卫国相关遗址考察时,二位因正承担研究任务而未能成行,后听前往考察的同行介绍,更对献堂会长的建苑举措和文化苑丰厚的文化内涵深表赞叹,也想着能尽早亲临文化苑一睹其风采。金秋时节,暑气已退,两位学者的研究也告一段落,恰好献堂会长正在工地,三人约定,由我陪同,一起到文化苑工地考察,会长希望两位学者能为文化苑各堂(祠)馆的布展提出指导意见。

大约3:20,车子驶入高速,司机小张谨慎驾驶,一路北驰。细雨蒙蒙,树绿草青,难得的清静,难遇的相聚,舒适的行程,成了我们交流的好时机。白主任谈到,他早在二十世纪末就与献堂会长相识,那时他担任卧龙区安皋镇党委书记,在辖区一所村小学校舍濒危时,遇到南阳知名企业家康献堂慷慨捐资重建,两人自此结识,成为知己。后来白主任屡履新职,岗位多迁,但对文化的敬畏和热爱,使二人心心相印,交流不断。他在西峡纪委书记任上致力打造中国重阳文化、获得中国民协正式授予“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称号,在方城常务副县长任上,倾心岩石文探寻研究、打造曾氏根源地,特别是在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任上,强力推进黄山遗址考古发掘和王子朝奔楚研究等众多文化举措,献堂会长都从媒体报道及时了解、持续关注,并与他时有电话交流。张兼维说,自己不慕名利,一直潜心文化研究,无暇社会交往,但对南阳知名企业家康献堂早有了解。不但知道他热心社会公益,多年资助贫困大学生,更敬佩他一腔文化情怀,多年开展康氏文化研究,带领康姓人集腋成裘,同心协力建设古卫国康氏文化苑。也是文化结缘,两年前献堂会长邀请南阳文博专家前往文化苑考察指导时,两人相识,开始交往,相互了解不断加深,乐于为古卫国康氏文化苑的布展设计出谋献策。两位学者最关心的还是古卫国康氏文化苑,他们让我详细介绍献堂会长倡议、发起并带头认建古卫国康氏文化苑的过程。我依据十余年参与康氏文化研究的深切体会,出自对献堂会长的深入了解和由衷敬佩,向二位介绍了献堂会长自2007年发起成立康氏文化研究会以来,致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以寻根溯源为主线,深入发掘康氏世代传承的崇德尚善、爱国向治优良家风的精神基因,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转化,使其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以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凝聚康姓人爱国爱党奋发向上强大精神力量的执着追求,取得的诸多成果,进而决定集康氏家族力量在始祖治卫故地淇县建设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借此将多年研究成果陈列展览以广泛传播,经多方努力文化苑于2018年1月16日奠基,4月21日隆重开工,至今已4年多,现在主体建筑群落初成,文化苑恢宏壮观气势已现,很快就要全面布展。二位学者都看过研究会作出的文化苑各堂(祠)馆布展设计的文字材料,对康氏文化积淀之深厚、布展内容之丰富翔实,深表赞赏,因而更希望我能谈谈文化苑建设及布展设计文字背后的故事。我便向他们介绍了会长三赴陕西镇安,与文化苑施工设计师就图纸反复琢磨、几经修改的精益求精,讲了康姓人集腋成裘众志成城的建苑义举和奠基仪式、开工大典上感天动地的神奇景象,谈了会长下江南、上东北选购松木大材,驱车山东购斗拱用材老榆木,奔河南神、山西阳城选定供瓦厂家,一直讲到会长顶着疫情干扰、经济下滑、市场浮动、暴雨山洪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攻坚克难,亲力亲为,以自己娴熟的工匠手艺带动大家,以贴心的温暖与慰问感动工人,充分调动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的积极主动性,合理调度、强力推进施工进程,终使文化苑主建筑群的17座建筑物拔地而起,巍然屹立朝阳山东麓。听罢我的介绍,两位学者发出同样的感叹:像献堂会长这样有如此文化情怀的企业家不多见啊!实在精神可嘉,令人敬佩!两人特别感佩的是,开展康氏文化研究和建设古卫国康氏文化苑,不仅需要他巨额财力付出,更需要无法计算的精力投入,没有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和人生价值的高尚追求,断然做不出这样的选择!我明白,两位文化学者对献堂会长的评价是发自心底的由衷表达!

一路畅谈,主题集中,我们全然沉浸其间,不觉已过四个小时。车子驶至淇县高速口,减速慢行,才知雨早就下大了。献堂会长可能就在算着车程,这时打来电话,告诉小张师傅,山上雨大,不便到文化苑工地去,让直接开到饭店。车子穿过几条灯光璀璨的街道,在“信阳甲鱼村”餐馆前停下。我们一行四人走进餐馆,上了二楼,在此等候的献堂会长和淇县政协主席张相超、根亲办主任王德明及政协另两位领导,都起座迎接。在会长的介绍下,大家相互握手寒暄,落座交谈。张主席明确告诉白主任:“我们刚才商量好了。今天雨大,明天上午也不便到文化苑工地,由政协安排,文化旅游局、文管所的同志陪同,带你们看一看淇县有代表性的几处文化旅游景点。了解一下朝歌历史文化,既有益于开拓对古卫国历史的把握,也想请你们对淇县旅游文化发展提出指导意见。”献堂会长也附和道:“就听主席的安排吧!文化苑地上积水,咱们等下午再上山看。”盛情难却,白主任满口应允,大家愉悦用餐,临别约定,明日上午八点同行,先游卫国故城遗址。

30日晨,我们刚用过早餐,根亲办王主任一行就赶到了我们住的酒店。王主任的车在前带路,我们紧随其后,先到卫国故城遗址公园参观。雨后的卫国故城遗址公园一尘不染,走进园区,树绿水清,景色怡人,游人如织,尽情享受惬意的美好生活。大家在园区入口处刻写“卫国故城遗址公园”的天然巨石旁驻足观赏,具有精湛书法、篆刻修养的张兼维慧眼独具,竟从巨石的纹路、色彩中看到了龙腾虎跃的奇妙构图。大家依照他的视角和指引,也都依稀看出了栩栩如生的龙虎身姿,皆连声称奇。淇县根亲办王主任和文物管理所王小运所长介绍,当初他们跑了好多地方才寻到这样一块巨石,花了15万元购来,立于此处,游人都说为故城遗址增辉,今听张老师这样解读,我们更感欣慰!白主任进一步引申,龙腾虎跃,寓淇县的发展势头大好,卫国故城遗址公园的开发得民心、顺天意,现在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15万了。并对献堂会长讲,将来古卫国康氏文化苑也想法寻到类似的巨石竖立其间,与卫国故城遗址遥相呼应、交相生辉!大家沿甬道移步,见小桥流水,观故城残垣,了解了卫国故城的规模和历史沧桑。卫国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420万平方米,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城址之大是不多见的。卫国在朝歌建都达383年,历14世18君,至卫懿公因好鹤失国身亡。而后,卫又先后迁都漕邑、楚丘、帝丘、野王,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君角,卫绝祀”,前后存834年,比周王朝还长了12年,成为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因此,卫国故城遗址也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现存的四段城墙边,都立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国都城”标识。

当日天气多云,空气湿润,不见太阳当头,时有南风送爽,大家游兴勃勃。走出卫国故城遗址公园,王主任招呼大家上车,前往朝歌遗址公园。这里正进行改造升级,暂不对外开放。我们一下车,王主任提前安排的一位讲解员就迎上前来,她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彬彬有礼地带领我们进园参观,依次讲解了殷朝六七圣贤故都碑、扯淡碑、忠烈坊、摘星台等文化遗存。在讲解员热情介绍淇县是卫国故地,这里是林、康、石、凌等众多中华姓氏起源地时,会长幽默地对她说:“姑娘,我给你纠正一下。淇县不是康姓的根源地,康姓始祖是康叔,他于公元前1045年被武王封于康城,前1042年因平定‘三监之乱’有功被周公徙封于卫,成为卫国第一代君。因此,康姓的根在禹州康城,卫国是康姓始祖康叔建功立业之地。”闻此,姑娘愕然,问:“您怎么这样清楚这段历史?”根亲办王主任笑道:“他对卫国历史研究很深入呀!他是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康献堂,朝阳山上的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就是在他的倡导带领下建设的。”姑娘歉意地对会长讲:“不好意思啊!我记住改过来,以后讲解时按照您说的意思介绍!”

走出朝歌遗址大门,时已10点,王主任催道:“上车吧!去云梦山。”云梦山是淇县著名旅游景点,距离县城约15公里。景区以景色壮美、文化内涵丰富著称,有“青岩仙境”之称,又因鬼谷子曾在此教学,故又得“中华第一古军校”美誉。车入景区,蜿蜒盘旋,直抵五里鬼谷。一下车,早有安排好的景区讲解员迎上前来,带领大家浏览了这山、泉、洞、谷浑然天成的魅力佳境,领略了当年孙膑、庞涓、张仪、苏秦求学于此的动人故事。返回县城,走进饭店,时过12:30,政协张主席、赵副主席在此等候。2:00,用过午餐,张主席等要参加会议,离开时告诉会长:“下午你们专心办此行的正事、大事,五点后王主任再与你们联系,安排晚饭和明天的游览。”真诚的热情,让我们感动。

图片1.jpg


献堂会长(左二)与白振国主任(左一)、张兼维老师(左三)等在彰德门下合影


2:40,我们驱车赶往文化苑工地。行至太行大道,过铁路涵洞,跨南水北调渠大桥,望朝阳山连绵起伏,很快,层次分明的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建筑群落即映人眼帘。车子右转,驶上省道,会长指着文化苑工地告诉白、张两位:“那就是咱的工地!”两位文化学者异口同声赞道:“文化苑气势恢弘,蔚为壮观。会长老兄真是好眼力、大手笔呀!”车子驶入工地大门,就见一直奋战在文化苑工地的福建宗亲康民军在此迎候,车停稳,一下车,二位就催着会长领他们上山观看。会长先指着路边竖立的“古卫国康氏文化苑鸟瞰图”巨大标识牌,向二位介绍了文化苑整体布局:“现在正建的一期工程是文化苑主体部分,占地150亩。二期工程是广场及附属构筑物,大约占地60亩,马上就要开工。咱今天先看主体部分的17座建筑物。”移步登高,大家先进彰德门,看了门口雕镂精巧的龙柱和湖北彩绘组试做的样板,两位文化学者都称赞献堂会长用心精细、追求卓越,精美的龙柱让游人入门就生神圣感,椽头彩绘康氏图腾特色鲜明,给人印象深刻。往西走,正面和集堂屋顶正挑脊,南侧名人馆正苫瓦,北侧康克清纪念馆屋面灰背作业已毕,静待苫瓦。站在这里,会长介绍,和集堂前设计有三层瀑布水系,并简单说明了这三个堂、馆的各自功能和布展设想。并指着民军说,彰德门及两侧的景区办公房、和集堂都是福建宗亲康德成认建的,开工以来,民军受其重托一直奋战在工地上,舍小家为大家,辛苦坚守于此三年多了,是个好兄弟。沿和集堂南侧便道向上,大家看了忙碌的木工作业车间,来到二进院里。卫君堂前雏形已现的高阶差月台,让两位文化学者惊叹不已!会长正在向他们介绍这一院落三座建筑物时,福建宗亲康民军把车子开了上来,待会长讲完,他招呼大家乘车而上,盘旋呼啸着依次开到第三进院、第四进院,看完后,车子开上文化苑最高处,在康叔祠后南侧停下。下了车,会长引领大家面西看群山起伏,山腰蜿蜒连绵的道路像一条飘带,装点着巍峨耸立的文化苑建筑群落,然后绕到康叔祠前,站在月台上东眺,文化苑建筑物鳞次栉比,朝歌大地尽收眼底,县城、村庄、道路、渠水、沃野,尽在朝阳山怀抱之中。感此壮观美景,白主任不禁叹道:“文化苑竣工之后,此处定能给淇县带来不可估量的旅游效益。有浓厚的卫国文化滋润,有旖旎的山水景色作伴,老兄作为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在此办公,也可颐养天年,修道成仙!”会长笑答:“从不敢有建苑竣工个人享受的奢望,只有一腔虔诚敬祖之意,但愿文化苑能把卫国834年历史和始祖康叔功德及康氏文化精神广泛传播、世代传承!”张兼维老师十分感慨:“卫国历史值得深入研究,康氏优良家风应该大力弘扬。咱要下功夫做好文化苑布展这篇文章!”正说间,淇县根亲办王主任一行也开车上来了,他热心传达张主席的诚意邀请,会长和白主任婉言谢绝:“明天人大有活动,我们马上就得返回南阳!”

图片2.jpg


康叔祠前合影留念


6:00,大家在康叔祠前合影后一起下山,车子驶进县城,我们在一合适路口停下来,与王主任等告别。当晚,我们就在路边一个烧烤店就餐,惬意品尝中,会长也与两位就文化苑布展设计作了进一步交流。

31日早7:30,用过早餐,我们就启程返回。现场观感,让两位文化学者对会长的建苑初衷和卫国历史、康氏文化的丰厚积淀有了更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如何布展,还是一路的谈话题目。张老师对会长讲:“常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卫国历史和康氏文化内容这么丰富,怎样展示出来,传播开去,让游人来了就有收获,这就需要‘巧妇’之功。下一步就得在‘巧’上下功夫!”二位给出了布展的指导思想:突出主题、明确主线、画好点睛之笔!途中,白主任果然接到电话,下午三点有会!行车匆匆,收获多多,大家都说此行不虚。


    (作者:康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