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福建惠安康氏宗亲清明祭扫明康朗公陵墓

浏览: 次 日期:2014-04-08

    4月6日早,天公一改前日阳光明媚脸孔,天虽有些阴沉,但丝毫没有减弱康氏宗亲祭扫康朗公陵墓的热情。

    早上8时许,众宗亲陆续驱车到惠安城南工业区康城工业园集中。总会副会长康文良带领永春县4位宗亲也一大早从永春县驱车几百公里特地赶来参加。

    9时许,康氏宗亲100多人30多辆小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从惠安出发,为互相辨认照应,要求每辆汽车都开着警示灯,场面蔚为壮观,沿途不断有康氏宗亲车辆加入。

    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车队终于到底目的地仙游县枫亭镇墓园。整个墓园坐拥于群山怀抱之中,庄严肃穆。100多名康氏宗亲各自带来供品鞭炮等,怀着对康氏先贤缅怀传承、追述祖风、弘扬祖德的心情,沿着墓园台阶,拾阶而上,缓缓的来到康朗公的陵墓前。大家在康朗公陵墓前掬一瓣心香、焚烧纸钱、燃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整个墓园的上空。

    明代,福建惠安康姓出现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康朗。康朗(1508-1574年),字用晦,号磐峰,惠安前康铺坑柄村人(今螺阳镇五音村),明嘉靖乙未进士,先授刑部主事,为官清正,执法无私,以“铁汉康夫子”声震朝右,其后授官至佥都御史,安抚河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以卓越的政治才干为国治边,平息了很多回汉争端,深得回民爱戴。后升副都御史,因不同严嵩及爪牙同流合污,终遭排挤,放归故里。康朗在坎坷不平的仕途中,“严正如包孝肃,忠诚如司马光”,不愧为一代名官。时人以康磐峰之号,同御史张岳净峰,尚书黄光升葵峰,并称为“明代三峰”。

    万历二年(1574年),康朗奉诏进京。是年十一月,于福州途中病逝。康朗病逝后,明皇赐国葬。墓葬在仙游县枫亭南岭下锦屏山,其墓地是他岳父薛户部赠送,(薛是枫亭镇下桥村人,也足见康朗公的清廉)。风水羊穴,墓前有两支石文笔,每支约一丈二尺高。两旁分立6只石雕的马、虎、羊。建国后,康朗公墓一度被毁坏殆尽。上世纪80年代,惠安康朗公后裔多方努力,筹集资金,重新修复古墓。1989年11月列为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后来由于高速公路从康朗公墓经过,经多方协调努力,从原来的地方迁至枫亭镇墓园区内。

    千百年来,康氏族人迁徙惠安以来,他们用自己的心力、才智和汗水谱写出历史的光辉篇章,留下了康氏文化的宝贵遗产,激励着后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创新的业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先贤的激励下,康氏族裔已涌现大批优秀人才。目前,惠安康姓人口18000多人,主要分布于小岞、净峰、螺阳、涂寨、黄塘、螺城、崇武等乡镇。每年清明节,惠安康氏后裔聚集到其祖坟扫墓,缅怀继承、弘扬广大这位先贤优良传统、高尚品德,启迪后昆。

    这次参加祭拜康朗公的100多名康氏宗亲,有企业家、政府公职人员,也有退休领导干部、乡村基层干部等;有年老的宗长,也有年轻的小朋友;有男的,也有女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祭扫完毕,大家在康朗公陵墓前合影留念。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祭扫完毕,大家在康朗公陵墓前合影留念。

    最后大家又折回到惠安东南大酒店用餐。在用餐前,开了一个短会,大家对总会副会长康文良等永春县康氏宗亲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会上,福建省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康跃金、惠安县康朗文化研究会长康跃华、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康文良先后在会上作了讲话。整个活动充满着敦亲睦族、和谐友爱的氛围。

 

   (作者系康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