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厦门市级文保——明康尔韫墓暨《奉宪》石刻

浏览: 次 日期:2013-11-22

 

    同安豪山明代进士康尔韫逝世后,皇赐国葬,墓葬在今厦门市集美区坂头水库后风光秀丽的苧溪内官寨的狮头崙纱帽山东北面山上,为明代官葬墓,墓体呈“凤字形”结构,外部为三合土桢墙墓围,坐未向丑兼丁癸;宽8.7米,深6.5米。冢前竖立一块厚实的长方形墓碑。碑高1.4米,宽1.03米;上镌楷书碑文:“明赐进士中宪大∕夫山东兖州府知∕府前户部云南浙∕江清吏司郎中我∕待康先生暨配累∕诰封恭人吕氏茔”共四十二字。竖分六行,由右向左、每行七字,每字约12公分;,碑前有石供桌,长2.3米,宽0.55米,高1米;

    一九九八年清明节同安豪山康氏后裔子孙清理祭拜明代进士康尔韫墓

 

    因该山坡极陡,故于墓前数米之处以条石垒砌成高墙护坡作为墓埕,墓体连墓埕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在墓葬正前方近百米处的山案上,据说原立有翁仲石马和石虎各一对,踞守两旁。后当地人传说石马半夜会偷袭村民麦苗;随着岁月的流逝,翁仲石马和石虎早已遗失。

    在墓葬右下方约30米处的山石崙下山腰处,还竖立有一块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墓葬封界碑石,碑石上以楷书竖镌:“大夫封茔之界”六个大字,其下方还竖镌:“分龙至此,周围不许,不孝子孙,盗葬冲伤”共十六字,分四行,每行四字,由右向左排列。显然是为墓葬风水分龙定界所为。

  此“大夫封墓之界石碑”在墓葬右下方约30米处的山石崙下山腰处

 

    明崇祯二年己巳,康尔韫墓择葬于此,其亲属和属下一行随迁择居于苧溪内,称官寨社,此地离纱帽山约300米,可以直接观望到进士墓葬。明末清初,迁居官寨的康姓与许庄卢姓同向叶姓购买山业,后引致山业纠纷、乾隆五年、卢銮、卢士诉至公堂,状告康沐、康诗

    等造契谋蠱,弊占其世管山地树木;至十五年,因双方皆无山契为证而历控未伸。乾隆十六年八月,卢又赴前任福建巡抚部院托籓某制宪鸣冤,后由福建分巡兴泉永道宪随奉吊案堂审:认定此山业为卢、康两造之公共物业,判对半分管;并将所判决的宪文《奉宪》文书镌刻在官寨与许庄两社之间的巨石之上,至今保存完好。<全文抄录于后>

    清光绪末,豪山康氏因烟祸打死扫毒的扫官,被厦门水师提督派兵围剿近达四个月之久;继之又流行鼠疫,豪山康氏人丁骤减、族气骤衰,时四千多族人仅剩四百多,官寨康氏族人因此回迁豪岭。久而久之,古墓无人看护;继之而来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幸存的康氏族人又面临着38年的战乱,自身难保;解放后,随着三反五反和文化大革命,大破四旧,所存族谱、世系等谱料,均被付之一炬,个别知情族老又没敢提说,以致康尔韫墓址因此失纪。

    一九九六年底,康尔韫墓被盗,据说时至半夜,盗者连续三天以炸药才炸开墓穴,村里人以为是猎兽的枪声,后发现是古墓被盗炸。据说被盗走一只约25公分的玉马及其它随葬之物,盗者一时得利、富甲一方。但如此之举,其好景可想而知!此后,消息传到豪山,康氏族人遂赶至官寨查找,方知是豪山明代进士——康尔韫墓。

 

 

    一九九八年四月六日颜立水、洪文章、林水碧、康焕荣四人到实地抄载《奉宪》石刻

 

    一九九七年清明节,族老康水锭和康福川、康金惠等带领族人前往墓地进行修整和祭扫。 此后,余于策划重建慈云岩大雄宝殿的同时,得到县文化局长颜立水、县文管会主任洪文章和好友林水碧等人的大力支持,连续几天查阅《同安县志》有关记载,并几次驱车前往墓地进行考察,抄载《奉宪》石刻篇文,后绘图撰文,呈文申保,得到市长洪永世和市文管处领导以及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康尔韫古墓终于一九九八年六月公布定为厦门市级文保;当年十二月镌刻文保碑,一九九九年二月二日,厦门市文管处陈可强处长一行亲临墓地为康尔韫墓竖碑立保,市文物鉴定处处长江林宣先生和文物鉴定专家郑东先生还亲手为文物碑揭碑仪式揭碑,并监督立碑工作至完成;

    厦门市文物鉴定处长江林宣先生和文物鉴定专家郑东先生两人为康尔韫进士墓文保碑揭碑

 

 

   

    在揭碑大会上,江林宣先生代表市文管处发表文保讲话,接着由康氏族长康水锭代表族人讲了话,最后由康焕荣对进士生前事迹和简历作了总结和汇报。康尔韫墓市级文物保护碑安立在墓葬右前方的山脚处,文保碑的正面署名“明康尔韫墓,一九九八年六月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元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日。”其背面镌刻着“康尔韫(公元一五九一 —— 一六二九年),又名我待,厦门市同安豪山人,明万历进士,历任户部郎中,山东兖州府知府等职,为官清正廉洁,勤于政务,因积劳成疾而早逝。该墓始建规模较大,现仅存之墓体保存较好。保护范围:墓葬本体。”由于康尔韫墓葬地处厦门市集美区,故由集美区文管会负责文保管理。

    康尔韫进士墓荣获市级文保,是厦门市政府和市文保工作者对保护国家文物工作的认真负责和高度重视,也是我们豪山康氏家族的荣幸和骄傲!它将给坂头水库森林游览区增添一个人文景观;作为进士

    康尔韫的康氏后裔,我们有责任保护好该文保墓葬。对于那些肆意破坏该文保的不法行为和现象,我们将依照国家的文物保护法律和法规,给于坚强有力的打击! 

     <附> 、苧溪内今许庄小学校门口清乾隆断案宪文石刻

 

 

    苧溪内许庄小学门口巨石之上的《奉宪》石刻宪文

 

《 奉   憲 》

 

    本憲康沐、康詩等,造契謀蠹,弊占盧鑾、盧士等世管山地樹木。

    乾隆五年至十五年歴控未伸,越十六年八月內、赴前任福建巡抚

    部院藩□制憲鳴冤,奉發福建分巡興泉永道憲。白□查訊,隨奉吊案,提犯於十七年八月初三日,堂審:山地樹木,奉斷對半分管,縣承張達掌嘴,當堂立讞:查康,盧兩姓所繳山契,均屬年久無征,但兩家各繳葉姓原契為據,則此山為康、盧公共之物業。盧契已抹銷,康契亦抹銷。著原卷協同該地保鄉老、及兩造族長到山周圍,丈明所存樹木,逐一查明勻配:近盧墳者歸盧,近康墳者歸康,山地照現在葬墳處所,不拘斜直,只要及近、均勻各半分管。插立界石,書明丈尺,造具清冊二本,各畫押報繳蓋印,以杜日後爭端。縣承張達另候發落。

   憲差黃名登、地保劉秉義、鄉老劉日淑、兩造族長盧月淑、康潔淑等尊憲,同到盧、康公山周围、踏明均分:以牛心石、官寨、客仔嶺至狗湖尾、中崙垂下、羊桐崙脊分水,琢書界石。南面一帶有康墳,亦有盧墳,其山地樹木分為康管;豬母運、釋迦堋、紗帽山內有康墳,

    亦有□墳,山地亦分為康管;又以狗湖尾、中崙垂下、羊桐崙脊分

    水起,至觀音崙及龍溪山一帶,系盧墳、盧姓住屋,山地樹木、分为盧管所有;樸船崙等處山地有盧墳,亦有培植松木,亦分盧管。登明冊內,造具二本繳報道憲親裁。現奉印發二比承領管業績,奉搬行。

   縣主太老爺明新,為賂蠹情確等事,奉前任巡撫部院潘 面發:該縣保民盧鑾等告康沐等爭山一案到道,業行該県檢送原卷,前來當堂鞠訊,查驗盧、康兩姓所繳山契、俱屬明季葉姓出賣,年遠無征,其中界址亦難遽定。後因該山栽插木槙長大,彼此互爭,曆控不休,則此山從前當為盧、康公共之物業。盧契已經抹銷,康契亦抹銷。附卷隨着原卷,協同该地保长、鄉老並兩造族長到山周圍,丈明所存樹木,逐一查明勻配:近盧墳者歸盧,近康墳者歸康;山地樹木,照現在葬墳處所,不拘斜直,只要及近,均勻各半分管,插立界石,書明丈尺,造具清冊二本,各畫花押,報繳蓋印,以杜日後爭端。去後續保長劉秉義,鄉老劉日淑、族長盧月淑、康潔淑等到山分界,造冊繳查,

    並報盧、康兩姓各具遵依。前案效此,餘將遵依。存卷造繳山冊,印發二比,各執為據外,所有吊查縣卷,並盧抹銷契單合就發回。為此牌仰,該縣官吏照依事理,即將發來原卷計一十六宗,並盧抹銷契單,推批與三帋遵查收存案,以杜兩姓日後爭端。縣承張達控改卷字,所即重責二十板發落,報查本案。

 

                     乾隆十九年三月  日著語  白  昌書

                           <豪山康氏第廿三世裔孙义兴重抄于戊寅年清明节前后>

======================================================================

【注】: 该【奉 宪】案卷文书镌刻在苧溪内官寨与许庄两社之间<即今许庄小学门口>的一巨石上,文书字幅高2.24米,宽1.45米,楷写,现状完好。巨石无字的另一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当地一里人凿开採石料,但因当即不几天内,妻、子具折,而弃之未续,留作史鉴。

《奉宪》石刻文书从清乾隆十九年岁次甲戌(1754年)保存至今,已有259年。它记载着清乾隆时期大清皇朝的官场法制和古同安县府审理案件的真实过程。是考溯清代府衙办案历史的宝贵材料,具有相当的历史研究价值。

以上资料,余在1998年初申保同时,已呈文到厦门市文管处保存。九八年初夏,厦门市市长洪永世先生在审批前,曾亲临此地对康尔韫墓葬和《奉宪》石刻进行仔细的审查和核对;今特将此资料发布于网上,让我们康氏族人共同赏读。

 

                                      —— 康焕荣 写于癸巳年 季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