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康氏族人:
千家百姓,你知道自己为何会姓康?茫茫史海,你的历代先祖都是谁?华夏沧桑,先祖历史上经历过哪些磨难和荣耀?方圆大地,你的根在何处,先祖为何辗转定居于此?你的辈分是多少,孰长孰幼?这些问题都要靠本姓族谱解读。
康氏家族繁衍兴旺已由3000多年历史,现已分布在全国各地,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0.28%,列当代百家大姓第75位。
云贵川三省族人,士吉祖人谱序载系山东济南府白马街柳树巷迁入南京应天府,明朝随军平南进入贵州威宁,后留镇威宁创业于城南康家海子(今小海镇),因历经较长历史时期,谱书被毁、祖籍不明,入黔始祖也不详,只知怀远将军墓碑在今威宁县小海镇前营龙塆,文革期间被损毁,虽经三省七县族人在1989年修缮,但难以恢复原貌,现难以考证核实。先祖益凤公五子,即:庄、寅、英、元、俊,在1737年(清雍正八年)自贵州威宁县城南康家海子迁云南鲁甸县康家院子开基落业;孟夏公支系(迁时无考)居巧家小河安帮、其后裔现相对集居小河、红山一带。
自乾隆五十三年士吉祖人撰写族谱225年以来,康氏族谱未再进行整体修编,现存族谱只有1962年、1963年手抄本、铅印本和1989年的翻印本,都是单支记载的,且老谱书面目全非,内容不尽详实。为此,决定续修族谱,明宗支、聚同姓,理清世系、集散为整,经三省十一县康氏族谱筹备会讨论决定,向族内外倡议如下:
一、康氏子孙要深刻领会续修族谱是追本溯源,弘扬先祖伟业,延续家族历史,发扬民族精神的这一重大意义和必要性,要广泛宣传、积极参与、乐于奉献,组织力量修撰好本支系分谱,为总会撰修统谱奠定基础;
二、族谱续修登记人员上门登记时,要热情接待、积极配合,主动把迁住外地或异地工作的族人登记入册,努力做到不漏支系、不漏户数、不漏人员;
三、因族人分散而居,支系脉络较多,诚请热心于续修族谱,并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贤能之士积极参与到修谱工作中;留存有古谱或可口头叙述始祖入黔、入滇前后有关资料的,敬请不吝提供,实现资源共享,待族谱续修完毕后定当归还给提供者;
四、续修族谱任务艰巨、耗费巨大,希望各位族人慷慨解囊、捐资赞助,数额不限。族中社会贤达、各界公职人员应以身垂范,带头奉献,积极捐资;殷实富裕家庭、企业老板、个体经营户应知恩图报,效仿先贤,大孝举义,重金赞助。凡捐款者一律载入谱册,未捐款又需要族谱的,需出工本费。
本支系统一使用的字谱老谱48个:学承有益人(亻)文,士嘉如金(釒)道德;远绍山东世守,永言云南祖烈。心(忄)同天上化阳(日),品若庭中玉树;大宗维水一(广)原,丕基木本万度。新谱48个,在此不再叙述。
联系人:康远富, 联系电话:13578009148 QQ:2357187517
康氏云南省鲁甸县筹备会
201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