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三月的中原大地,春意盎然,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丹霞大酒店广场上,飘舞的气球将一幅幅迎接八方来宾的条幅悬挂空中—“血同源,祖同根,天下康姓一家亲”;“水有源,树有根,寻根问祖是天性。”等等字幅将广场氛围装点得热情洋溢,将寻根问祖共谋康氏大业的三百多名代表入了“家”的“怀抱”。其情其境,倍感亲切、幸福。丹霞大酒店内人声鼎沸,操东西南北口音的康姓宗亲们的问候声、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倍感温馨和喜悦。今天是2013年4月28日,是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2013年度工作会议报到的日子。 次日,4月29日早8:20,在众亲久违的期盼中,恢宏、庄重,让人心潮澎湃的《中华康氏之歌》响起,康作法副会长致欢迎词;康普华副会长就增补研究会新鲜血液作了说明,并公布了增补名单;康放心副会长宣读了优秀分会及先进个人名单并颁奖。优秀代表发言;康臣副会长就文化苑建设作了安排;以及中国最长寿家企408年兴盛探秘;大会贺信分念;最后全体代表以最热情的,最持久的,最响亮的雷鸣般的掌声迎接了献堂会长。献堂会长作了过去一年工作总结报告,重点阐释了今年工作中加紧族系资料收集,家谱编纂以及文化苑的建设意义,进展情况的说明和关于文化苑筹资的动员…… 娓娓道来,入情入理,入心入肺,我即感我们的会长作为的艰辛,更知付出的巨大。 五千年华夏,三千年康姓,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的先辈人才辈出,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修缮家谱,还是文化苑的建设,都是为弘扬祖德、彰显文明、告慰先灵、激励后生的千秋大业,既是家族继续繁荣昌盛的需要,更是如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正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样,康家就是社会的一大细胞。康氏的安宁、祥和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更何况在康氏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大量的丰富的人文理念,治家治国的精髓,我们如今对这一历史宝库的挖掘本身就是对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所以说我们的事业合乎潮流,正大光明。我们将在献堂会长带领下,将康氏的事业发扬光大,将康氏的后人们推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下午,与会宗亲进行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分组讨论,气氛紧张而又热烈。继后是献堂会长拉家常似的总结讲话。晚上大家观看了情意浓浓的文艺联欢演出。第三天,参观武侯祠和汉画馆…… 会议结束了,人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挥手告别时那样的艰难。离情别意告诉我们,一家人就是一家人,我们幸福,我们自豪,我们更是不虚此行。我们收获颇丰,感受颇多,体会颇深——康姓一家亲是我们最大的共鸣! 康姓明天会更好,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