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总会派员赴沁阳考察古卫国第五都野王遗址

浏览: 次 日期:2012-10-17

 

2012年10月15日,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顾问逵富太、副秘书长康明堂等一行三人受献堂会长委派,驱车赴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县级市)考察古卫国第五都野王城遗址。与沁阳相邻的博爱县分会会长康为军、康田叔侄俩专程驱车赶赴沁阳等候。午餐后为军叔侄俩一路打听,领着考察团顺利找到了野王古城遗址。

野王,古邑名,始建于西周,春秋晋地,战国属韩。公元前262年被秦国攻取,公元前241年秦王嬴政迁卫君角居此,至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为古卫国第五都即末都。北魏至清末,历为郡、州、路、府的署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重修。明、清两代均有增筑。城周长九里一百四十八步,高四丈,宽三丈三尺。护城河宽五丈,深二丈五尺。城墙外用砖砌,设四门楼,城墙上建角楼、炮台与垛隍。民国17年改四门额:东“朝曦”为“中山”,西“万成”为“自由”,南“朔南”为“平等”,北“拱极”为“共和”。解放后,城墙逐渐被毁。现残存的城西北与东北角城墙为元代重筑。东北角段从原城关镇塑料厂起,东南到杂免营,全长485米,宽2--14.8米不等。沁阳市人民政府1987年1月7日公布其为沁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物局2006年6月16日立碑纪念。2008年6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野王古城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考察团还参观了沁阳市博物馆,购买了部分文史资料,在参观馆中三圣塔时发现了康氏名人康基田在清乾隆34年重修覃怀书院的石碑,碑文大部分可以辨别;拜访了沁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与中心主任田中华、书记李利明进行了信息交流。

考察团还顺道看望了焦作市温县的康氏族人,受到了温县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明轩及其父亲康福安以及康小领、康成明等族人的热情接待。

苍凉颓败的古城墙留给考察团的印象是历史的无尽沧桑。野王古城是“千年古县”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沁阳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不仅对研究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且给总会撰写卫国文化史也提供了直接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