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康氏文化研究需要每位族人的热心奉献

浏览: 次 日期:2012-05-22

 

    康氏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其崇德尚善祈望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要义,就流淌于三千多年来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康姓人的血脉之中。因此,康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就成为普天下康姓人义不容辞的共同事业,是每个康叔子孙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需要每位族人的热心奉献。

    这种奉献,首先在精神层面表现为对康氏文化研究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康叔子孙世代繁衍播迁,遍及全国各地,有的还飘落海外。试问,哪一个康姓人不怀有寻根问祖,传承先人美德的愿望?谁也不愿做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中华康氏历史悠久,康氏文化意蕴厚重。我们唯有通过对卷帙浩繁的各支系谱牒的搜集、梳理、研究、修撰,通过对遍布各地的康氏宗祠的发掘、光大,通过对历代康姓名人的研究、弘扬,才能让康氏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展现独特魅力,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而要做好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全体康姓人的鼎力支持。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某一支系要修撰谱牒,少了哪一个族人的参与都会留下遗漏之憾;没有人甘于辛苦跋山涉水去走访族人,追根溯源续谱联谊就只是一句空话;敬宗法祖祭奠先人理当恭肃,哪一个族人不参加都将心怀愧疚;成立当地康氏文化研究会,没有各位宗亲的捧场,仅靠几位宗长的奔忙,就会失去成立研究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呼吁天下每一位康氏族人,都要满怀对先祖的真诚敬畏,积极参与康氏文化研究,为康氏文化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绽放光彩贡献力量!

    其次,对康氏文化研究的热心奉献,还应见诸物质层面的实际行动。大家都明白,文化建设不仅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而且还必然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来承传。因此,康氏文化研究还需要面向市场,响应党中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号召,推动康氏文化研究的产业化进程,使之与旅游、体育、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把康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神融入到相关产业之中,逐步打造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康氏文化研究新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依靠全体康姓人的倾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一方面,积极提供各自保存的承载丰厚康氏文化信息的宝贵文物和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合理运作,量力而行,为康氏文化产业化建设增砖添瓦,提供财力支持。最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由中办、国办印发,进一步为我们加快发展康氏文化产业指明方向,增添信心和勇气,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政策支持。因而,康姓人中的有志之士,尤其是那些卓有成就的企业家,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依靠广大族人的无私奉献,尽快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康氏文化产业项目,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实,在康氏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的历程上,已记载有甘于奉献的族人名字和业绩,他们是广大族人的榜样。康献堂会长为此所作的贡献,族人皆知,无不敬仰;康放心副会长不辞辛苦奔走于湘楚大地,甘为族务献余生的精神令人感动;康来善老人为编撰族谱遍访族人、自筹资金的举措,赢得宗亲的赞扬;江西省各地分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其中凝聚着康昆平副会长的心血与汗水;齐鲁康氏之所以行动快、效果好,族人们都感激康显荣的积极引领和慷慨奉献;广东汕头族人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广东分会副会长康辉宣的全力支持……只要广大族人都能像他们一样投入康氏文化研究,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捧出一腔真诚,献上一份心意,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美好春天里,彰显康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别样色彩!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