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本会要闻

初雪兆祥瑞敬祖意虔诚——参加山西黎城康氏宗祠竣工庆典暨祭祖仪式纪实

浏览: 次 日期:2023-12-04

我受长兄献堂会长委托,偕同研究会人员一行三人,于2023年11月10日午后,从公司驱车出发,前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山西黎城,参加当地宗亲将11日举行的康氏宗祠竣工庆典暨祭祖仪式。

此行会长本欲亲往,因为这是他此前与黎城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润芳宗亲在文化苑工地上的约定。日前,润芳宗亲一行五人前往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实地感受康姓人精神圣地的恢弘壮观景象、瞻仰正精心雕琢中的康叔塑像、向文化苑建设郑重捐款的同时,欣喜地向献堂会长发出邀请,说黎城康氏宗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顺利竣工,择吉日农历9月28(公元2023年11月11日)举行竣工庆典暨祭祖仪式,望会长届时光临,长兄欣然应允。然计划赶不上变化,11月9日,韩国信川康氏大宗会组团来访,要参观文化苑并向建苑捐款,长兄要接待,无法抽身赴晋,才指使我代其前往。当日,会长告诉我润芳宗亲的电话,我向润芳说明情况,他给我发来地理位置和有关资料,嘱咐我保持联系,适时告知行车情况,以便安排人迎候。我查看了当日天气预报,安排同行人员做好保暖及此行相关准备,10日上午抓紧时间处理完公司急办事务,匆匆吃过午饭,便乘车出发。

午后这个时段,市区的车流也明显稀疏,车子很快就驶入高速快道。雾蒙蒙的阴天,冷飕飕的北风,集聚着今冬初雪欲来的力量,二广高速上的行车也不多。车子匀速前行,穿梭于群山之中,望着车窗外不断变换的层峦叠嶂,我静心回忆梳理着大哥给我讲的黎城宗亲的故事:黎城县,古称黎侯国,位于山西东南部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一片具有丰厚历史文化积淀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尚书》“西伯戡黎”的故事、“黎民百姓”一词皆出于此;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重要军政机关长期转战并驻扎这里,同时建起八路军兵工厂、制药厂、被服厂、酒厂……成为八路军的后勤保障基地,黎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是始终保持共产党领导的唯一、完整、持续执政的政权,日军一直未能在黎城建立日伪政权或维持组织,未能在黎城站得住脚,国民党政府也未能在黎城复辟,曾有太行山上“小延安”的美誉。这片红色土地上,也曾洒下过康姓人的鲜血,跃动着康姓儿女奋勇杀敌的身影。黎城康氏的聚居地在县城北不远的庄头村,2020年8月大哥曾到此联谊,看望这里的宗亲,听他们讲黎城康氏的播迁繁衍,讲这里走出的康姓儿女的革命故事。庄头村北依三皇脑(山名),山上有相传隋唐时建造的三皇庙和兴真观,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的刘邓徐首长曾在这里多次召开会议,时为抗大学员的齐心也曾在兴真观住过。庄头村的康姓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保护八路军藏在山洞里的枪支弹药,康老虎献出了宝贵生命;康软枝、康晚兰为八路军缝衣做被、救护伤员,提供后勤服务;儿童团员康贺龙、康本珍、康爱生站岗放哨认真负责。黎城县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康森奇也是庄头村人,他1926年入党,1938年任县抗日武装队伍牺盟游击总队副总队长,带领游击队多次配合八路军对日作战,曾光荣负伤,受其影响弟弟康武岐和侄儿康闺女也都投身抗日武装斗争。上党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河南焦作解放,晋冀豫解放区连成一片,康森奇受命担任焦作市副市长,本当大展宏图之际,却不幸在赴任途中突发急病逝世,被追认烈士……听大哥说,润芳宗亲告诉他,解放战争时期,庄头村多位康姓人跟随刘邓大军转战南北,后来落脚外地,他们的后人不忘祖籍,也都为建祠积极捐款,并要回故里参加宗祠竣工庆典。

“下雪啦!”司机小张师傅的呼叫,把我从沉思中唤醒。看着外边飘飘洒洒的雪花,明显感觉天色暗了下来。此时4:30,刚入晋界不远,行车顺利,也还得两个小时才能到达黎城。我叮嘱司机,雪天路滑,谨慎驾驶,不用赶急。雪越下越大,道路上留下条条清晰的车辙。五点多点儿,车过高平,漫天飞舞的雪花给黄昏披上轻纱,为大地裹上银装,天地间白茫茫连成一片。司机打开车灯,全神贯注地瞄着前行车辆的辙痕驱车疾行,我们也都屏着呼吸紧盯着如练绵延的前方。就在这时,润芳打来了电话:“到哪了?天气真不巧啊,预报说有小雪,没想到下这么大。你们谨慎开车,不要急,一个小时后我到高速路口接你们!”“不用,不用,你就在酒店等候吧!”下这么大雪,咋能让宗亲冒雪去接呢?我连声谢绝,并安慰他,“我们遇上今年第一场雪,这是吉祥兆头。尘埃尽涤,一片洁白,明天的庆典和祭祖会更有仪式感!你就等着吧,我们按照你发的位置开到酒店。”漫天大雪里,只能依稀看见路两侧的护栏,小张凝视前方,听着导航的提示,把控着方向盘,车子在寂静的雪道上平稳疾驰。6时后的雪天夜幕中,人的视线模糊了,路标上的字也不能清晰远望,不觉间“黎城”出口路标一闪而过,待我们反应过来,车已驶出数百米,无奈只得继续前行。“麻木”的导航欺骗了我们,小张歉意道:“导航指示在下一个出口。”润芳肯定计算着我们的行程,这时又打来电话问下了高速没有?我说明情况,他告知下个出口是“西井”,高速入口已封闭,让我们下了高速走国道。7时许,下来高速,洁白的大地更显得空寂,再调导航,继续前行。满目雪白,不见边际,心中悠然涌出唐人笔下“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辽阔与豪迈。国道上的车辆多了起来,但雪地路滑,不时遇到打滑的小轿车抛锚路边。好则我们开的是一台越野车,身高体重力又大,不停地超越一辆辆小车前行。老天大概有意让我们加深此行的记忆,7:30,车堵在一段长坡半道上,望不见前面排队等待的车辆尽头,朦朦胧胧可看到最高处有迎面而来的大型载重车堵在那里。幸好有交警赶来疏通,半个小时后,我们的越野车还是率先爬上了高坡,8点多抵达黎侯酒店,雪也停了。在此等候已久的润芳、黎平、苏龙、先奇热情迎接我们,安排好住宿,抓紧时间用过晚餐,就回到房间细谈次日的活动安排。

润芳介绍,黎平宗亲是下午冒雪从太原赶回来的,他父亲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离开庄头村,解放后曾任山西省农业厅厅长,黎平退休以后,一直追寻父亲的踪迹,撰写追忆父辈革命经历的文章,热心家族文化研究,与老家宗亲保持密切联系。闻此,我起身再与黎平握手致意,加了微信,留下各自电话,希望加强联系。黎平宗亲满腔敬宗睦族情义,连声对我讲,你大哥献堂会长真的了不起,他倡导并带头建设古卫国康氏文化苑的家族壮举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深为感动,也激励我继续追踪父辈足迹,把父辈人和庄头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都记录下来,传播开去!有感于黎平浓厚的家族文化情结,我真诚鼓励他说,庄头村康家人的红色往事是家族的一笔宝贵财富,你不辞辛苦的奔波寻访,最终成果还可以在文化苑里展出。说话间,润芳接到从郑州赶回来参加庆典的宏伟宗亲电话,说他们一家四口已到酒店。润芳起身前去迎接,安排好房间,很快带着宏伟回到我们房间。大家握手寒暄后落坐,听宏伟介绍此行情况。他是70年代出生的,爷爷当年走出庄头村,随军南下,后落户郑州,作为革命干部后代,他经历过军营磨炼,复员回郑州工作,积极支持家族修谱建祠,今天上午处理完工作,下午与父亲及妻儿一起驱车赶回故里。相同的军人经历,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宏伟还说他几乎每年都要到南阳看望战友,而他这位战友也是我的老朋友,让我顿生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俩也加了微信,表示以后多多联系,厚植家族情谊,共为家族建苑盛事作贡献。宗亲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直到11时,大家才各回房间休息。

11日上午8:20,我们用过早餐,便在黎平的引导下驱车前往庄头村。他要趁庆典开始之前,带我们先到村后山波上追寻那远去的红色遗迹。薄云遮不住阳光,昨日的雪已经融化,通往庄头村方向的宽阔大道展示出新时代的别样风貌。车行20来分钟,黎平让司机在一处依山的新建筑物旁停车,然后带我们拾阶而上,指着高处的仿古建筑物说:“这是白岩山上的白岩寺,此处是黎城八景之一的‘白岩晓烟’,登高可见山上一片白岩。该寺建于唐武德二年,相传是唐高祖遣尉迟敬德监工建造的皇家寺院,然时代已远,盗损破坏,旧貌不存。现在看到的是10年前修复的。与白岩山相连,三皇脑上原有一座相传建于隋唐的三皇庙,规模比白岩寺大,抗战时期129师的一个旅部就驻那里,刘邓首长多次在那召开军事会议,后来日寇扫荡,庙宇也遭毁坏。此后长时间未得修复,一直荒废着,我儿时还与小伙伴们一起到那里玩耍,文革年代被拆掉,砖瓦和木料移作他用。哎,不知三皇庙何时能得以修复,再现曾经的‘三皇远眺’美景!”今天游人稀少,站在高处回望县城,视野十分开阔。黎平意在让我们了解这里的文化积淀,引我们下来,驱车转回通往庄头村的旧路,穿过村庄,在村北曲折的山路上盘旋一段后停下,凭记忆中的位置,他带我们踏雪前往兴真观参观。沿着依稀可辨的田埂小路,踩着吱吱作响的积雪,我们在半山坡上走了大约500米,他指着前方露出的一处青瓦房顶说,那就是前几年修复的兴真观。1940年夏,时任抗大总校校部总务科文书的齐心就在此住过,齐家与黎城有缘,齐心的父亲齐厚之曾于1936年任黎城县长,而后赴任长治,留下美好政声。黎平不常住庄头,显然不了解近年的变化,望着不远处的道观,眼前的悬崖阻断了我们的脚步,无法走近一睹容颜。黎平仰望高处如带环绕的盘山柏油路,遗憾地说,走错路了,车走上面的大道,应该能开到兴真观的。但时间来不及了,润芳打来电话,说庆典即将开始,我们只得瞄着雪地上的脚印原路返回,上车回村。车过村北半坡处的一条深沟,黎平感慨地告诉我们:“当年日本攻打三皇脑时,杀害了这里的一批八路军伤病员。日寇退后,村民们就把他们的尸体掩埋在这里。直到抗战胜利,政府才将烈士遗骸分别处理。我1969年作为下乡知青回老家几年,每每与村民们谈及此事,大家都不禁肃然长叹,也平添我对家乡故土的眷恋!”

车子在庄头村文化广场停下,下了车,环顾四周,我对这个沉积红色记忆的小山村有了更深的印象。地势起伏、沟壑交错的村落,破旧的土坯房,修复的窑洞屋,还保留她过往的陈迹;广场东北“红色庄头记忆烈士”碑亭,诉说着永不泯灭的英雄故事。广场东侧是一座大棚式舞台,舞台两侧张贴一副对联:“宗祠落成族人喜大戏开锣乐庆典,勿忘祖先功与德忠孝立身世代传。”朴实的语言传达了黎城宗亲虔诚敬祖的真挚情意和承传家风的美好愿望。一群村民正忙着布置舞台,黎平告诉我们,宗亲们请来黎城县黎明剧团,下午和晚上要唱大戏庆祝宗祠落成!黎平带我们绕过舞台,来到位于东边低洼处的康氏宗祠。宗祠坐落处比文化广场低了很多,她坐北朝南,依势而建,呈一簸箕状小院,其后坡房檐几乎与地面相接,大门外有一小片平地,再向前就是一条横贯的深沟。宗祠小院大门的楹联“三皇脑下建宗祠尊祖敬宗,龙王庙旁颂祖德子孝孙贤”,铭记建宗祠的位置,阐释建宗祠的意义。院内人头攒动,宗亲们系着红丝带,个个兴高采烈,像欢度重要节日一样集聚在宗祠前,苏龙宗亲也给我系上红丝带,引我站在最前面的队列里。置身其间,面对宗祠,望着门楣上方悬挂的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向庆典赠送的“兰桂腾芳”金字牌匾,映衬着檐下“山西黎城康氏宗祠竣工庆典暨祭祖仪式”会标,和廊下吊着的“康”字大红灯笼,肃穆庄严之感油然而生。宗祠虽不算高大雄伟,但廊台础柱、雕梁画栋、勾檐翘角、彩绘鲜艳的建筑特色,亦尽显黎城宗亲的满腔虔诚敬祖深情。院里的小草坪上还覆盖着洁白的雪,请来的锣鼓乐队分列两侧,院外高地上簇拥着前来助兴观看的异姓人群,给庆典增添了欢乐与喜庆。

11时6分,随着主持人先奇洪亮的号令,庆典隆重开始,鞭炮齐鸣,鼓乐声声,一时间整个庄头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乐止,男女童依次将三牲祭品、果蔬菜肴抬进宗祠,陈放整齐,听先奇的统一口令,众宗亲向先祖行三跪九叩之礼。礼毕,润芳恭诵祭祖词。接着,我受会长所托,代表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向黎城康氏宗祠竣工庆典表示诚挚祝贺,向黎城宗亲同心协力、无私奉献的崇宗敬祖之举表示崇高的敬意!面对黎城宗亲,我从他们专注、沉毅的眼神中,可以读懂大家的虔诚敬祖情意,明白他们对集资建祠的真诚支持和赞赏,更能感受到大家对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的高度信任,对建设古卫国康氏文化苑这一家族壮举的充分肯定和由衷敬佩!我的现场感觉,在接下来多位宗亲登台发言的真情话语中得以印证,虔诚敬祖之常情,把彼此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热烈的庆典气氛,再次展示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黎城康姓人同心尚义、勇于担当的家族精神,也必然在庄头村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庆典结束,宗亲们在宗祠前合影留念,锣鼓队献上精彩表演。

12时,大家在村委大院聚餐。一手拿个馒头,一手端碗大锅菜,“康姓一家亲”温暖我心。润芳讲,馒头是几户宗亲各自蒸的,康家的养猪专业户贡献了一头大猪,青菜都是康家人自己种的,为了建好康氏宗祠,每一户康家人都以不同方式做出了自己的奉献。吃过午饭,我们便谢绝宗亲们挽留看戏的美意,告辞返程。

高速路上积雪融尽,路面如洗,群山素裹,赏心悦目。车子飞驰,我仰靠在座位上,回想黎城康氏宗祠的建设过程,不由触及一个问题:各地宗亲如何开展康氏文化研究,黎城不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吗?黎城并不富裕,庄头村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地理条件,宗亲的房屋和村容村貌,也证明他们脱贫致富路上的艰辛。但木本水源,人皆同心,修谱建祠之愿早已有之,却一直未能行动。2018年4月21日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开工典礼,黎城宗亲受邀派人参加,回来以后开始酝酿运筹,仍无实质进展。2020年8月4日献堂会长亲赴黎城,与润芳、宽烈、文中等宗亲座谈,就如何开展康氏文化研究,特别是发掘当地红色传统提出有益建议,对黎城宗亲触动很大。但“群龙无首,徒叹奈何”!直到2023年春节后召开宗亲代表座谈会,选出康三明为名誉会长、康润芳为会长的第二届黎城康氏文化研究会,建祠修谱的两件大事才得以推进。有他们的带头、发动,众宗亲热烈响应,444人踊跃捐款计56万余元,康本旺宗亲更是深明大义,献出自家的宅基地,终使建祠大事顺利展开。而且,润芳、俊红、苏虎、苏龙、林春等五位宗亲还自愿向古卫国康氏文化苑捐款,把黎城康氏宗亲的虔诚敬祖之意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想一下,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成立13年了,古卫国康氏文化苑开工5年多了,为什么各地康氏文化研究的进展和捐建文化苑的情况存在那么大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是那里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研究会班子,是否有甘于奉献的带头人。黎城宗亲的建祠修谱之路和宗祠竣工庆典暨祭祖仪式的成功举行,值得各地宗亲学习和借鉴。这也是我冒今冬初雪千里之行的最大收获,愿广大宗亲深思之。

(作者:康吉堂)